你能接受在遊戲零售店買一排序號然後回家下載內容嗎?在數位下載越來越盛行的今日,任天堂在財報時發表了一個重要的決策,從 3DS 八月要推出的新超級瑪莉兄弟 2 ( New Super Mario Brothers )開始,以及即將在近期上市的 Wii U 的遊戲將開始導入數位版銷售的型態。這意味著未來在零售商店可以買到實體遊戲或是數位下載的序號兩種版本。
根據任天堂的說法,這是由於他們實驗線上商店時,發現消費者已經開始能接受這種數位下載的形式,但是仍有些消費者不習慣在線上使用信用卡購買軟體,可能礙於習慣或是對於線上購物的不信任感,他們比較喜歡到零售商店購買遊戲軟體;任天堂看到這批潛在的購買族群,決定實施以實體通路銷售數位版本的決策。
當然對於零售商,銷售數位版本也有優點,就是庫存管理。因為數位版本只有一排序號,包裝可以大量簡化,減少許多庫存遊戲軟體所需要的空間。而且另一方面,若在實體通路銷售數位版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走進零售商購買軟體,也能在任天堂自己經營線上商店與實體通路間維持友好關係。
以筆者個人買遊戲的習慣,其實並不排斥在線上商店購買遊戲,不用出門遊戲就可以送到家的感覺是相當方便的;但是也認識不少朋友喜歡親自跑一趟店家,順便跟店家閒聊,畢竟人與人互動有一種特殊的魔力,不是冷冰冰的網際網路能夠取代的。
不過任天堂的決策有一定程度的微妙之處,就是有多少人能接受跑一趟實體商店購買下載代碼,然後回到家以後再從遊戲機連網下載遊戲呢?畢竟到店家購買實體光碟,有時候就是不想等待數位下載的時間;如果能接受數位下載,那能接受線上刷卡購買的人應該也算是多數吧?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數位版能有價格上的誘因,否則如果與實體版定價策略相差無幾的話,應該很難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不過一向死守儲存媒介的任天堂會下此決定,恐怕股價壓力是相當重要的原因吧?根據財報,去年是任天堂自上市以來首度赤字...
5 則回應
1. EA很早就在把單機遊戲用數位方式販售.
藉由7-11等等台灣4千多家的便利商店 IBON等
分佈密集度比傳統書店遊戲店更廣泛.
便利店裡也有陳列遊戲光碟
2.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網路販售平台.ORIXXXX的
3.則是跟台灣兩大遊戲社群巴哈跟基地合作販售
這些都是實體跟數位並進的方式.
--我就買過IBON的數位板-紅色警戒系列.其實還算方便.
也有在便利店挑選軟體的習慣(重點是真的很容易很方便取得)要宅配也是可行.
<前提是要喜歡支持公司的正版軟體啦>
含血含淚吞便當都要收藏的粉絲
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零售商可以決定價格。
原先的數位下載方式由任天堂直接提供軟體給使用者,價格往往也是固定的;但是現在由零售商銷售,入貨價格就如同實體遊戲一樣是批發價,等於是零售商有調價空間,不但讓零售商有得賺,消費者也可以享受到店頭折扣或是集點服務等在任天堂線上購買沒有的優惠。
而且因為不是線上購買,等於是可以在店面使用現金,讓不信任網路購物,或是沒有辦法使用信用卡、手機結帳等功能的消費者也可以購買。特別是任天堂的許多消費者都是小朋友,這點相當重要。
對店家來說,當然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減低庫存壓力,甚至可以在消費成立時才進貨(啟用授權碼),所以不會有庫存,也不會有賣完的問題。
對任天堂來說,實體店面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宣傳點,但原先的數位下載方式讓店面無法參與,也讓軟體的可見度降低。提供實體店面銷售數位下載軟體,也算是一種雙贏策略。
原來, 這樣的傻事, 不是只有$ony會做而已.....。
如果你下載的遊戲一款只賣2、3百,我勉強會考慮吧。
如果是跑一趟店家購買+高速下載呢?(如果任天堂大手筆到每間小賣店都放一台專用電腦儲存遊戲,這樣的話上網只剩下認證的動作了,應該更快XD
如果是跑一趟店家購買+高速下載呢?(如果任天堂大手筆到每間小賣店都放一台專用電腦儲存遊戲,這樣的話上網只剩下認證的動作了,應該更快XD
之前老任在日本WII就有推出WARE下載版的軟體.
主打簡單方便+懷舊路線.
是該死的台灣博優.搞網路閹割...惹得台灣任天堂粉絲的不滿.
其實PS3跟X360在台灣網路推廣上跟中文化上都是很有誠意的.
一部分價格上.也算比較有特別針對台灣市場作部分折價
(雖然單機TVGAME整體還是比較不便宜.比起相對的電腦跟網路遊戲來說).
付費的手續其實照著兩大公司學都很容易 .甚至不用常出門.微軟是買點數卡就可.
看代理商要不要做平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