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產品的週邊,終究無法如 iOS 一般興盛

2012.04.11 02:26PM
是Android 產品的週邊,終究無法如 iOS 一般興盛這篇文章的首圖

 

昨天參加飛利浦的 Fun 音機記者會回來,稍微想了一些事情:為何 iOS 的週邊多到數不完,反觀這些 Android 手機、平板的週邊如果自己沒出,幾乎也不會有其他廠商出了。相較於蘋果,很多使用 Android 平台的廠商也不是手機界的新手,卻為何無法創造如蘋果一般的週邊風氣呢?

跳轉繼續:

對推出週邊設備的廠商裝置而言,蘋果最大的優點,就是通用的 30 Pin 插座,雖然支援這個插座要支付額外的認證,雖然支援這個插座必須購買特定的聯接器,但是這個插座的功能齊全、(多數)定義明確,只要照著規範做,無論喇叭、週邊連接、充電、影像輸出等功能都一應俱全。

為何蘋果能這麼做?畢竟這是自己開的自主規格,想怎定義插針功能都可以,而且它能把這個插座規格延續下去,並且在產品的設計能盡量讓插座維持在固定的位置。別小看這樣的舉動,光是這樣就能讓週邊產品設計變得容易許多:只要插針位置設計在產品放置處的中央,無論是舊的或是新的 iDevice 幾乎都不會遇上安裝的問題。

至於這些做手機的老字號廠商呢?說真的,要不是歐盟在通用充電規範方面先開了第一砲,強制手機必須使用 microUSB 作為標準充電與資料傳輸的介面,恐怕現在即便同一品牌,光是充電器的連接器就不知道多少種。

b536431cf36f4020c0a0bccc748e8a3f

其次在產品設計上,多數的廠商還是活在機海策略的思維,但是這些手機卻因為淘汰過快,手機廠商又習慣每一次推出新產品就修改產品外觀與連接埠配置設計,即便有第三方想推出除了保護殼以外的週邊也不太容易,像這次飛利浦 Fun 音機的 USB 連接埠設計還可旋轉以及左右調整位置,就是為了解決即便是同一家、同一時期產品, USB 介面也不會在相同位置的問題。

另外,雖然幾乎所有的非蘋果手機都導入 microUSB ,不過對於 microUSB 除了資料傳輸與充電之外,似乎也沒有統一的答案,例如影像輸出,就分為 miniHDMI 以及 MHL 兩派,而有些廠商的手機還能擴充其他 USB 裝置,光是這些分歧的情況,就讓週邊商夠無所適從的了。

雖然飛利浦 Fun 音機系列並非真正原生支援 Android Docking ,只是把充電跟藍牙喇叭整合成一個坊暗的產品,但是從飛利浦的作法,也能感受到並非週邊廠商不想針對 Android 推出週邊,而是沒有一家廠商願意花了大筆費用,推出一個僅適合少數產品、甚至搞不好產品週期只有一年不到的週邊阿。 

1 則回應

  •  雖然飛利浦 Fun 音機系列並非真正原生支援 Android Docking ,只是把充電跟藍牙喇叭整合成一個坊暗的產品,但是從飛利浦的作法,也能感受到並非週邊廠商不想針對 Android 推出週邊,而是沒有一家廠商願意花了大筆費用,推出一個僅適合少數產品、甚至搞不好產品週期只有一年不到的週邊阿。 

    作為生產商,只有做同一款/件產品的量夠大才能賺大發!

    如何能夠量大?只有兩條路:

    1.夠特破性做成瘋搶

    2.產品生命周期夠長,賣很久(做便宜貨多數是不能大賺的)

    為何蘋果手機能用兩年,等大換代才退下市場?因為用家首一年內為手機買的專用配件/付費軟件已經一大堆,款式厭了?換殼就有新鮮感了。那些配件和付費軟件也是幫助留住客戶的重要手段。更不要說買了貴價專用周邊的用家了,換手機等如換一大堆東西...大換代一到,用了兩三年的手機也跟不上水平了,又捨不下買了一大堆的軟件/貴價周邊,那還是會再用蘋果吧?

    由ipod一代到今天都在共用的插頭,買一台支援ipod的音響用五六年也可以的,這對用家的吸引力就大了!

     

    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