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朋友的msn傳來的他的驚訝也驚訝到我了
對話:
BE 說 (下午 05:37):
有去看了海角七號了嗎
Ch 說 (下午 05:37):
sure
BE 說 (下午 05:37):
恩嗯
BE 說 (下午 05:37):
賣得太好了有點誇張
Ch說 (下午 05:38):
對阿 真的有那麼好喔?
BE 說 (下午 05:38):
8千萬了阿
Ch 說 (下午 05:41):
天阿 颱風天前才破5千 現在八千了喔
BE 說 (下午 05:45):
恩嗯
Ch說 (下午 05:46):
太誇張了!!
總之,賣得好是真的好事!! 國片加油!!
20 則回應
你知道的,女友難得有興趣,當然一定要去一下的。
-------------------以下是簽名檔----------------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沒想連死都不進電影院的yaeger都去看了海角,而且還了那麼一大篇心得真是不可思議~前天看「狐狸與我」是部很清新自然的影片,推薦大家(尤其是女生)去看看喔~
啊啊啊~~連Yeager都看過了…
科科電影院會不會只剩我一個人要看海角吶……><
~你今天冏冏了嗎?~
樓上居然沒看?真不像你
-------------------以下是簽名檔----------------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還沒看耶...
那個樂團男生除了警察老爸是原住民台的副台長
茂伯是北管的樂師
其他男生都有發行過專輯
大大是森林小學的學生(已畢業)
我也去看了海角七號
我並不是個常看電影的人,所以,國片也很少看,影評自然也更少看。海角七號應該是自長江七號(靠夭都是七號)以後,我所看的第一部電影。
我女友說還不夠好看,科科。
我倒是覺得相當不錯,至少,比長江七號好看多了。其實長江七號如果不是周星馳,我實在很難想像還剩下了什麼。當然,每部電影都有他的精神與元素,長紅七號也許有他的精神在,只是我覺得不該只是那樣。
海角七號,採用的是很傳統兩個路線並進的劇情,老實說,勉強算OK,畢竟還算有結合起來,不然最後的暖場音樂,也就不會是「海角七號」了。只是讀信的那條線太弱,從頭到尾就只有讀信,以及部分片段,而這些片段難以連結,又過於沉悶,到最後只會讓人有,啊這幾封信是要什麼時候結束的感覺。
不過劇情輕快倒是優點,沒什麼拖的感覺。我女友倒是說最後有拖到,而且那個音樂暖場也太誇張了,沒有彩排可以這樣高度串場(科科,劇戲嘛),幾乎完美的演出。
整部戲最厲害的,就是角色很多,但在短短的時間中,每個角色都很鮮明,也有一定的演出份量。其實我不太管什麼台灣本土意識啥的,我比較介意的是角色的表現。我還沒看電影的時候,就聽新聞說茂伯也紅了。難怪,茂伯是演員嗎?演技很不賴。
其實演員的不少細節是可以想一下的,像主角他老爸(繼父?)的設定真的很好。從一開始,就不管友子的管制,直接大喇喇走過去,粗俗無禮的形象,一開始就建立起來了。所以後來強力干預演唱會的排程,要求自己的兒子到郵局上班,都顯得相當正常。對外雖然囂張,但對內卻又沒辦法。
整場下來,有一些感想:
一、那個小女孩的角色,其實憂愁妹來演也很合適,科科,我女友也這麼認為。
二、我覺得有一個bug,主角為什麼看得懂日本信?幹,這麼深情的信,如果日文不是很好的人,是沒辦法看這麼順暢的,可能需要卡西歐的日華翻譯機才行。如果他和女主角的互動中,曾經來個一、兩句日文,我想會比較好一點。
三、誰說屏東沒人才,在海角七號中,從10歲到80歲,每個人都是音樂天才呀。修車的會打鼓,業務的會彈貝斯,小女孩可以彈聖樂,八十歲是國寶,連警察以及老爸,都有一定程度的水準。屏東根本是音樂之都吧,科科。
據說本電影很多是歌手,不過我都不認識就是了XD
-------------------以下是簽名檔----------------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不賣原聲帶的原因是版權沒喬好,沒辦法做「販賣」的動作,只能用買套票來送的方式操作,這也是一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效應囉~
其實這跟一開始的行銷策略也有關係
因為這部電影不會出原聲帶
他是隨預購票一起發售
兩張預購票460送CD一張
那個預購票限首輪電影院方可兌換
聽說是版權問題范逸臣不能把歌曲放在自己的CD內
那幾天至少就賣掉3500套的預售票
然後就是大家的口耳相傳了
我在上映後五天就去看了,小眾電影、國片和好萊塢我都非常喜歡(我的2008電影列表),我六點五十看要買七點十分的電影票時,售票人員竟然更我說只剩前兩排的位置,讓我改買下一場的,這點我十分震驚,果然現在大開紅盤。
海角七號我覺的不錯的地方是,人物夠多,不同人物表達的故事與情感剛好會觸動你的心弦,像賣馬拉桑小米酒的客家硬頸精神就是我們新一代年輕人最怕嘗試的,這點我非常有感觸 ; 像恆春代表表面上粗魯無理,但卻懷抱著一顆愛恆春,以及氣憤這塊美麗的土地卻不是自己人經營的心 -- 這也到出現在人們另一種心態 -- 「縱使我被顯時屈服了,但內心裡那個懷抱理想和善良的小孩,可從來沒有消失過」
我覺的是這些因素,以及劇情流動夠暢快,喜感夠不悶,讓大家那麼喜歡這部電影呢~
換個癮科科的講法,如果 HTC 推出像 iPhone 那樣的手機,我相信癮科科們一定人手一隻阿!!
念信的就是那個日本歌手阿~抱歉拉~我已經忘了~也不想去查~
整部戲最讓我感動有三個點~但是對一般人來說應該很怪吧~
一個“水蛙“對他老闆娘不求回報的愛~就算他有三個小孩~而且還有一個沒用的丈夫~
一個是男主角他爸為了自己生長地方的愛~雖然他的願望很天殺~但是不失為一個辦法~
一個六十年後的這對戀人有勇氣為了愛情而不顧一切的在一起~比起六十年前那對戀人真的是勇敢很多~
留下來,或是我跟你走~這句話就證明~相隔六十年的兩對戀人之間的差別~“面對未來的決心“~(突然想到幸運女神了)
大家也分享一下觀後感吧~我真的很希望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看到的東西~
人家在日本可是有得獎的
一定是7封信太強的關係
[撰文:義大利蔬菜湯]
念信的真的很強
聽說也花了不少錢
話說我有在注意信的內容
因為我會看有沒有翻譯錯誤
的確,我也在想這樣的片,拿到日本或韓國票房會如何? 因為有太多台灣人才看得懂的橋段,
經Catz提醒,我也有同感,因為我的注意力都被幾位甘草演員給吸引,整部片溫馨感人,但是我完全忘了那些信...因為連結性很弱~所以結論一樣是編劇很厲害 噗噗
++ 陽光漸漸不憂愁 ++
哈哈~其實我從一上檔就準備要去看~
因為我不會放過任何跟音樂有關的電影~
我沒啥審美觀~畢竟唸書工作都是知性方面的~
但是海角七號編劇實在是太神奇了~過門(過場)短到無法相信~
常常剛被七封信感動到~下一秒就在搞笑了~
如果把這部電影拆成兩部分的話~我想我會更喜歡~而且兩部都會去看~
但是~哈哈哈~~~~這樣我相信一定不能兼顧票房的啦~畢竟票房才是王道~
我有類似Catz的隱憂和想法
寫在這:http://pdart.blogspot.com/2008/09/7.html
[撰文:義大利蔬菜湯]
說句狠毒的話~~其實並不很好看~我想是國片有加到分吧~並竟是用同一種語言的~
至於讓國外看這個片子~別傻了~有多少笑點是在地人才看得懂得阿~
難道所有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好看的那七封信嗎~???
那七封信很好~但是賺錢跟得獎是不一樣的~
我看完後覺得~編劇太厲害了~兩個完全扯不上邊的故事硬要擺在一起~
還要再加上本土味~~只能說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高手阿~
台灣的美學經濟差成這樣
國片賣8000萬就算是奇蹟
難道真的沒有人感到悲哀嗎 /_\
我也還沒看過
想去看但身邊的友人都看過了
看來等DVD好了...
呃…其實我沒概念,科科,國片賣多少算是到好的程度?
比較想要知道的是,有沒有機會讓國外看這種片,這樣才真正賣得好呀
但話說回來,我還沒去看orz
-------------------以下是簽名檔----------------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