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 -
多數企業資料來自機器、網路應用程式、伺服器與運算程序。這類時間序列資料的形式多樣,且通常佔據龐大儲存空間,難以即時處理。Splunk 的最新專利,不但涵蓋相關的技術與設備,其軟體更具備支援時間戳印、索引、搜尋與分析結果呈現等功能。
Splunk 共同創辦人暨技術總監Erik Swan表示:「機器資料為巨量資料(Big Data)市場中最大且成長最快的其中一部分,駕馭這類資料是目前企業的關鍵任務,而不再只是錦上添花。Splunk 的創立目標,旨在協助IT人員與企業用戶簡單地處理過去及現在的機器資料。我們利用獨有的方式即時支援時間戳印、索引、搜尋、分析並呈現分析結果。」
Swan補充:「每個現代化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會產生巨量的機器資料。在Splunk軟體推出之前,企業無法有效管理此類資料。現在Splunk的客戶不但能輕鬆管理機器資料,更能進一步加入創新概念,透過這項優勢使其洞燭商業先機,更增加競爭優勢。」
Splunk這項技術已取得美國專利字號US 8,112,425 B2,為Splunk的第二項專利。在2011年,Splunk以利用「機器資料網 (machine data web)」來組織與分析機器資料的技術取得其第一項專利。Splunk 並將其應用在可蒐集、索引與管理機器資料的旗艦軟體-Splunk® Enterprise™ 4.3 開發。
Splunk® Inc.為數據™引擎供應商,其軟體用於收集、索引與管理大量由網站、應用程式、伺服器、網路和行動裝置產生的數據。Splunk軟體有助企業監控、搜尋、分析、視覺化,處理龐大的即時與歷史機器資料。全球75以上的國家,近3,300多家企業、服務供應商與政府組織,皆使用Splunk以提升服務水平、減少IT營運成本、降低安全風險並為資訊科技業界及企業促成新的洞察力。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splunk.com/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