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當年咬牙買下第一個付費 app、發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恐怖之後,就不再害怕下載付費app,可是夜路走多總會遇到鬼,即使 app store 裡頭的軟體都有截圖介紹,不免還是碰到「早知道就別下載了」的軟體,偏偏它又是付費版軟體,碰到這種情況就真的頗傷腦筋了。
右二的地方是我先前下的一個工具軟體,價格是2.99美金,勉強算是中等價位,從 app store 中的介紹和截圖看起來都挺不錯,可是用了才知道有不少明顯的設計瑕疵在裡頭,它沒有達到工具該有的輔助效果,反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當時沒想到要去申請退費,後來也沒再開啟過,過幾個月後偶然發現該開發商有新軟體上架,卻沒有針對它推出任何更新,想起自己花的2.99美金,現在想想,或許這應該才是最讓我無奈的地方吧。
其實以現在的娛樂性科技產品來說,手機app軟體可算是輕負擔型的商品,只有最開始砸錢買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比較辛苦,再來頂多每個月繳 3G 月租費,或者直接使用無線 WiFi 來享受各種APP的樂趣,在彷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軟體商店裡頭,我們下載東西從不手軟,反正不喜歡可以直接刪掉,除非遇到兩種情況才會停下來考慮,一是手機容量不夠用了,二是軟體需要付費,前者屬於先天體質問題,比較無解,而後者則受到許多人為因素考量,目前有許多紛爭,如果問我贊不贊成 APP 退費機制,只能說這種東西就像防狼噴霧器一樣,如果可以,我也不希望有用到的一天,但是如果真的遇到狀況,我會希望它可以達到該有的效果,以保障該屬於我的權益。
延伸閱讀:
5 則回應
這是我看過最中肯的一篇有關退費問題,
我之前就買過一個付費的軟體, 功能用起來還不錯, 但唯一的問題是, 三不五時就給我force Close, 已經force close 到不堪使用, 那個軟體也很常更新, 但問題還是持續發生...
之前北市府跟google App 戰爭, 基本上我是滿認同北市府, 因為軟體真的要使用個幾天, 才知道能不能用, 這跟音樂, 影片看過就沒用不一樣, 不需要混為一談
有退費機制, 才可讓軟體開發者, 做好品管的工作, 而不是只管UI漂亮, 功能強大, 但不管品質,
雖說買東西之前要做功課,可是每買一次APP就要這樣折騰一次,有時也是挺累人的
下次買APP之前就知道可以先注意它的更新頻率,還有付費項目的部份(←也中過招)
上次抓了一個像飛機射擊遊戲試玩版
當然試玩只有一關
裡面有3架飛機
不過只能選第一架
看另外兩架介紹好像很有趣
又看到特價0.99
所以就買下去了
買了才發現要玩另外兩架的話
一架要0.99
所以就寫信去退費了
這時回頭才看到AppStore有InAppPurchase項目
我以後買之前會仔細看付費項目的T_T
原來Annti隨身攜帶防狼噴霧......
通常, 我都會想辦法猜測他的更新頻率, 才決定是否下單.
要是最後一次更新是三個月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