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相機元件發展也該停止像素戰爭了吧?

2012.01.26 03:01PM
是富士 X-Pro1 稍晚在台上市,大家預期會賣多少呢?這篇文章的首圖

 雖然 Sony 在去年底接受日本相機刊物專訪時曾透露,即便消費等級相機畫素突破一億也不意外,不過以最近相機的發展趨勢,像素戰爭似乎也該到一個段落了。從 Canon 以及 Nikon 的兩款全片幅新機皇來看,兩者的畫素甚至不如 Sony 最新的 APS-C 片幅新機 NEX-7 與 A77 ,保守的壓在兩千萬畫素內。

筆者回憶數位單眼相機的發展,在千萬畫素時代開始後,許多早期底片相機的鏡頭解像力已經不足以在這些高密度的感光元件提供良好品質,就連 EOS 5D 跨入 EOS 5D MK2 後,原本搭配的 24~105 f4 L 鏡也因為像素密度的提昇被迫改款。以數位相機像素密度的發展速度,現在最大的問題反而變成在鏡頭品質上。

c469a010b9f2ecdc4504d00117a3f6f2

然而像素以及鏡頭是否有必要這樣無止盡追趕下去?筆者個人認為以一般消費者的使用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鏡頭的品質不佳,多半是由於 1:1 放大檢視才會明顯看得出問題,一般千萬畫素的照片日常使用也綽綽有餘,縱使高畫素是個市場議題,但已經有不少廠商把焦點聚焦在改善畫素以外的地方了。

對於拍照而言,扣除細節的解析力之外,恐怕最大的問題還是高 ISO ,在底片時代, ISO 代表感光顆粒的大小,但是在數位時代,感光元件的感光畫素點數量是固定的,較新的感光元件筆者比較不熟,但依稀記得 6MP 時代時,感光元件的真實 ISO 約莫是 ISO 200 ,以下採用數位補正,以上則是將多個感光點合併計算出的結果。

845ba603eb347e21952d29ee3fbc30f0

為何會往高 ISO 發展?主要還是為了惡劣環境的低光拍攝與高速拍攝需求,有一派的使用者會認為高 ISO 不是個可行的方法,因為過去高 ISO 會看到明顯的雜訊,畫面銳利度也不盡理想。但隨著像素密度提高,加上演算法邏輯提昇,過去的問題如今看來卻早已不是大問題,尤其對於部份高動態攝影需求,數位化的高 ISO 打破過去底片 ISO 的限制,反而是一大利多。

目前各廠商也不斷利用新的技術打破高 ISO 的瓶頸,除了感光元件架構設計之外,很重要的仍是成像引擎的調校,這部份各家的功力也是有落差的,同一片感光元件在不同廠商甚至同廠商不同機型下,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雖然各家對於高 ISO 演繹方式有所不同,不過 Nikon 的方法卻讓筆者印象深刻,它除了設法減少紅綠藍雜點之外,對於一些難以處理的雜點則施以黑白化的演繹方式,反而增添了一些類似底片的顆粒感。

以現在的日常使用,像素戰爭應該要告一個段落了,因為像素提高產生的新問題,包括鏡頭的解像能力,以及如何兼顧高 ISO 的可用性,恐怕才是該面臨的新難題。像是富士的新機 X-Pro 1 就針對感光元件特別提出全新的 X-Trans 排列技術,又像 Sigma 所掌握的 Foveon 三原色元件技術專利也即將到期,接下來的相機技術戰爭似乎該轉移到其它領域了。

4 則回應

  • 對於 CMOS Sensor 製造廠商來說,現在目標還是在提高更高的像素密度,不過戰場已經轉移到手機的這塊領域了,君不見OVT跟 Sony 已經劃下大餅,要在這兩三年間,將行動裝置的 CMOS Sensor畫素推向1200萬以上的境界, 當然對於計算機科學來說,更高的取樣率能提供更多的資訊作處理,不過目前檯面上看得到的技術,也有透過較高的取樣率來作提高ISO的工具,像是Sony去年的業務簡報或是目前已經上市的 Phase one IQ180(使用這個功能就不能用原生的8000萬畫素)都有類似的技術, 簡而言之,戰爭沒有結束..... P.S. 鏡頭解析度應該是 以每 mm有多少像素線為標準,不過這個並不是小弟專業,所以無法作任何評論。
    2012-01-30
  • 特別對於 "早期鏡頭解像力已經不足以為高畫素感光元件提供良好品質" 這點存有疑問 , 一個類比 , 一個數位 , 兩者間的轉換應該不能如此比較 , 請問是否有高人能提供說明呢? 謝謝!!!

    2012-01-29
  •  不過來龍去脈講得很清楚啊 :D

    長知識了。

    2012-01-26
  •  數位相機的ISO調整,是在A/D轉換的時候對全畫面的訊號做增益處理,再用演算法把雜點平衡回來的不是嘛…將多個感光點合併通常是特殊模式了。

    這篇文章感覺有些後知後覺啊…Canon畫素的頂點在2007/2008年(21MP),Nikon的頂點在2008年(24MP),真要說的話,只有Sony的A77/A65/NEX-7還在高畫素,但事實上也沒能超過2008/09年發表的A850/A900的畫素數,只是因為是APS-C,所以畫素密度比較高而已。也就是說,畫素戰爭早在2008年就已經結束,之後三年的發展,正如這篇文章的「預測」,是在於解決鏡頭的解像能力和高ISO的可用性方面。

    希望Chevelle能多注意最近相機界的發展喔!

    20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