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這次要介紹 Meizu MX 的介面設計。現今的智慧型手機,同級機款之間規格彼此不相伯仲,之所以能看出差異,或者再簡單點說,用家是否選擇一部手機的原因,就是在於使用體驗!而好的使用體驗,最能表達出來的就是介面。Meizu 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不遺餘力,Meizu MX 在介面上,筆者確實感受到好像有些人說與 iPhone 的介面十分相似,不過筆者覺得似乎更勝一籌,因為 iPhone 的介面未能像 Meizu MX 般加入小工具(Widgets),這些就是結合了 iOS 及 Android 介面的優點而設計出來的「改良版」。
另外,Meizu MX 與其他 Android 手機有一項十分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沒有程式庫目錄,當大家從 Android Market 下載並安裝程式後,會像 iPhone 般直接放置於主介面,令用家啟動程式可以少按一個按鍵,十分體貼!當然,其他 Android 手機在介面也有的功能,例如:以資料夾為程式分類、使用動態桌布等一一仍然存在,所以無論你是正在使用 iPhone 還是 Android 手機,上手「門檻」也不是很高。
除了主介面外,螢幕鎖定介紹也設計得十分精緻,除了充電時,會有一個一個的綠點飛進電池圖示,表示正在充電外,下方也設有 3 個快速鍵,向上拉的話,分別可以直接進入電話介面、主介面及短訊介面,令用家使用時需要按動按鍵的次數進一步下降,也是十分體貼的設計。另外主介面下方也有 3 個按鍵,分別是進入電話介面、瀏覽器及短訊介面,也是十分方便。不過這些按鍵的功能全部也是官方設計,用家是不可以自行按個人使用習慣而更改的,筆者覺得如果加入可以讓用家自行更改這些捷徑的權限,此機的介面就會更為完美了。
雖然在「關於手機中」未有標明 Meizu MX 使用甚麼作業系統,但從測試軟體中得知是 Android 2.3.5 Gingerbread。
介面設計與 iPhone 確實頗為相似。
與其他 Android 手機相同,也是可以使用資料夾為程式分類,最大分別是下載程式後,捷徑會直接放到桌面上,而不是像其他手機般,收藏於程式庫目錄中。
點按資料夾,就會在下方看到所有程式的捷徑,而點按名稱位置就可以更改名字。每個資料夾最多可以放置 12 個程式捷徑,這一點亦與 iPhone 相同。
比 iPhone 介面更好的是,它除了可以放置資料夾及程式捷徑外,更可以像其他 Android 手機般加入 Widgets,瀏覽即時資訊或操控手機會更為方便。此外,雖然初始設定只有 3 版主介面,但只要再向左或右拉動,就可以增加頁面,最多可增加至 10 頁,比 iPhone 的頁面要少。
Meizu MX 雖然採用極像 iPhone 的介面,但同時擁有 Android 手機可以在主介面加入 Widgets 小工具的優點。
除了主介面外,Android 預設程式的介面也作出了美化,像是新聞與天氣的介面,無論文字、圖案也比一般 Android 手機漂亮一點點,就連第三方程式的對話框,也特地加入了邊框,看起來感覺漂亮了一點。
Meizu MX 的屏幕鎖定介面,也十分美觀,充電時更會有綠色小點飄到上方的電池圖示內,十分動感。當然,日期、時間、電信商、訊號等資訊亦有顯示在上。
如果用家正在背景運作一些程式,例如:播放音樂,螢幕鎖定介面亦會顯示出相關操控介面。
螢幕鎖定介面下方也會看到三個快捷鍵,向上拉就可以直接進入電話介面、主介面或短訊介面。
與其他 Android 手機一樣,在主介面由螢幕頂部向下拉,就可以看到訊息提示介面,不過最大分別是不用「拉到底」,如果訊息不多,只會拉下少許,仍然可以在下方看到主介面,頗為體貼。
點按右下角的「…」觸控鍵兩下,就可以開啟多工(Multi-Tasking)介面,用家可以在此切換使用中的程式。此外,這裡亦會看到操控影音檔播放的介面。
在主介面點按右下角的「…」觸控鍵,就可以開啟進階選單,此時用家可以替換桌布、新增資料夾或小工具,或者進入系統設定介面。
Meizu MX 內設有不同的桌面,包括靜態及動態桌布。靜態桌布中有不少選擇,而且不少具有中國風,十分切合 Meizu 的國產品牌形象;而動態桌布就只有 Google Map 一項,似乎 Meizu 在推出MX 前,需要好好增加多一點動態桌布選擇了。
延伸閱讀:
Meizu MX 詳細開箱 + 機身介紹!
Meizu MX 效能評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