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版本:1.0
費用:免費
推出時間:2011-12-02
系統需求:Android 2.1 以上
功能:
●觀看有關MSI產品的新聞或影片
●選單式採購指南
●產品規格比較
●使用說明書下載
●電耗計算功能
●選單式採購指南
●產品規格比較
●使用說明書下載
●電耗計算功能
上週去幫家裡組裝電腦,意外發現了這個『MSI+』軟體。是由某主機板廠商所推出的,對於有電腦組裝需求的人非常好用,它能夠在你選購主機板、顯示卡等組件時,提供最佳的採購建議和規格比較;裡面最特別的功能,是能快速推算你組裝起來的電腦總耗電量,是個非常好的工具。另外,也有使用說明書下載功能,對於有電腦組裝需求的人,可以試用看看喔!
以下我把全部的功能和大家分享一次,其中「產品比較」和「計算耗電量」是我比較需要的,所以講得比較細:
首先去Android Market下載
https://market.android.com/details?id=com.msi.products.compare
https://market.android.com/details?id=com.msi.products.compare
(用手機掃描這個QR碼也可以)

安裝好之後,主畫面可以看到六大功能,新聞、影片、採購指南、產品比較、手冊、電耗計算。

產品比較
要比較主機板和顯示卡就點進去”產品比較”
可以比較四個產品,主機板、筆記型電腦、顯示卡和AIO
可以比較四個產品,主機板、筆記型電腦、顯示卡和AIO
以我要買的Z68為例,主機板(Mainboard)點進去

Step1選Socket 1155

Step2選Intel Z68

最後就可以選擇要比較的主機板,我是選擇Z68A-GD65 (G3)和Z68A-GD80 (G3)來比較

在比較清單中看到這兩個名稱之後按下開始。

最後出現規格比較表,我很無聊的測試了一下,最多可以比較七個產品。

再來試一下顯示卡,單單看報價單實在不知道Nvidia 560和570差異在哪裡,尤其我又很久沒去關心顯示卡的規格。

一樣在顯示卡的部分選好晶片種類,按下開始就會看到比較表。

看規格發現怎麼560的核心速度和記憶體速度比570還高,570的價格卻是比560高出不少,藉由這個比較表,瞬間啟蒙了我,起碼我對Nvidia的晶片等級有了一些概念,扯遠了….
總之,短短幾分鐘在拿到報價單之後,我由無知變成有一點內行,轉身再走進店家起碼心裡有個底。
新聞
除了比較產品,這個APP還可以看微星的新聞和廣告影片。
新聞頁面下面有分類,可以看看有甚麼產品是最新發表的。

影片
影片這就不用多說了,很簡單,點進去影片就可以選你想看的。
在影片的頁面選擇影片來看的時候會跳出YouTube的選項,可以用YouTube的APP來觀賞。

採購指南
採購指南這個功能可以依照需篩選出主機板和NB的產品

選擇CPU, Memory, HDD, USB的條件之後會列出產品的圖示

點進去就出現規格表

這些產品如果能比較會更好,就不用一個一個分別點進去看。

手冊
MSI+也可以下載手冊
一樣在主畫面選擇手冊之後進入,開始選擇分類

一步一步找到手冊之後,點了就可以下載,下載速度有點慢,所以下次如果要看同一本不要再下載一次喔,他會存在SD卡。

如果你有裝檔案管理的APP就可以在 /sdcard/data/msi/manual/ 找到手冊的PDF檔

下載的壓縮檔放在 /sdcard/data/msi/downloads/ 沒用到就把他刪除吧

電力計算
最後這個電力估算也是很實用,可以算出總共要用多少瓦,很多人不知道電源要買多大,就靠他啦。
開始選擇配備,就是按照你要組裝的電腦配備來選擇,以我為這次買的為例,CPU我選Intel Core i5-2500

顯示卡暫定NVIDIA的Geforce GTX 570一張

記憶體插四根DDR3 4GB,總共16GB

硬碟兩顆(HDDx1, SSDx1),光碟機用USB外接

除了顯示卡以外的PCIe沒有裝

舊的電視卡x1,IDE轉接卡x1(這個可有可無)

USB可多了,鍵盤、滑鼠、搖桿、印表機、手寫筆、讀卡機、偶爾還要幫手機充電

風扇x4,選完了,按下計算按鈕

蝦密! 要539瓦,這樣POWER要買600瓦以上,到底是那一個部分在耗電?把顯示卡換成460看看。

馬上掉了133瓦,變成406瓦,瓦後面為什麼要用驚嘆號?大概是算出來的答案很嚇人吧,提醒你要節能減碳。

計算過之後我這次POWER打算買700W,如果再多幾顆硬碟還算撐得住,以往怕電力不足買高瓦數的POWER作為預留,白白浪費錢,或是買了瓦數不夠,還要重買一次更是浪費錢。
MSI+功能滿滿,也很實用,女孩子自己去買電腦如果有裝這個APP不用怕被唬弄,男生更要裝,這麼專業的工具拿出來計算滿有一回事的樣子,裝起來備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