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520 這個數字,在每個人的心中都代表不同的意義,對某些人來說是品牌牛仔褲的型號、有些人則聯想到轎車、甚至有人會想到冰淇淋,但不管個人偏好哪個領域,相信你絕不會忘記 520 所代表的甜蜜暗號。話說,看到老爸倉庫有個很有趣的玩意兒,細問之下才知道那叫 B.B. Call,雖然現在已經是手機的時代,但我經常一直在想,在沒有手機的時候,人們要怎麼溝通呢?便向老爸多問了些有關於這個「簡單卻不無聊的 B.B. Call」......
在十多年前行動通訊剛起步時候,BB Call 的社會地位可以說是等同於現在的 iPhone,掛一支在腰間可說是風光無比,更不用說 BB Call 帶來的小小樂趣:慌慌張張地找尋公共電話、和朋友舉辦 Call 機賽跑、設計各種數字諧音代碼、甚至打去亂留言捉弄服務總機小姐,這些都被公認為是專屬於 Call 機時代的美好回憶,
B.B. Call 在台灣又稱為呼叫器,正式法規名稱為『無線電叫人業務』,在國外則稱為 Pager 、Beeper 或者 Bleep。呼叫器最一開始的使用者是醫生,時間約在西元 1950 年左右,當時負責生產製造的公司位在紐約,名稱叫 Reevesound Company。
一直到西元 1976 年(民國六十五年) 引進台灣的時候,呼叫器只能發出簡單的嗶嗶聲,也就是所謂單音型 B.B. Call,這個時期的 Call 機是單純的通知來訊,需要打電話到基地台才知道是誰找你。這段時期基地台的服務都是由人力執行,所以就出現很多暗黑型的樂子,最著名的就是特別打電話去鬧服務人員,雖然現在聽起來有點幼稚,但卻是很多人想起來都忍不住微微一笑的回憶。
到了民國七十七年之間 (西元 1988 年) 開始出現了新的機型,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顯示型,機身螢幕上會顯示發信人的消息,包括號碼以及符號,基地台部份也開始全面取消人工作業,將發信者的訊息直接顯示在用戶的螢幕上,從這時候開始,B.B. Call 開始大肆流行,最風光的時期全台使用人數高達四百多萬人,不僅大大加速了行動通訊技術的腳步,也帶動了所謂的數字遊戲,不管是拿來示愛傳情,或者是偷偷玩 "分機" 動作,一支功能簡單的 B.B. CALL,也能從中變出花樣、玩得不亦樂乎,從這邊就能發現,即將上場的手機是註定會和多媒體娛樂結合的!
在民國八十年左右,市面上開始出現更進階的機型,除了原本的數字顯示之外,還能顯示中文和英文,Call 機本身也開始添加一些附加功能,例如和絃鈴聲、雙向呼叫、GPS 定位,最著名就是和股票資訊的結合,B.B. Call 這時開始擁有資訊傳播的功能,衍生到後來變成了手機簡訊。而隨著手機的盛行,B.B. Call 很快地從流行線上退役,轉為特殊場合的通訊工具,偶爾在電影或者醫院裡才看得到蹤跡,充滿浪漫回憶的 B.B. Call,不知當年讓你說出 "5201314" 的那個人,現在是否還在你身邊呢?
不知,你的 Call 機回憶是什麼呢?^^
5 則回應
可口可樂限量版BB CALL,收到沒多久,手機就取代了BB CALL 市場 =w=|||
http://alence.pixnet.net/blog/post/29884293
/**********好像是簽名檔**********/
http://mesak.wablog.info/blog/
蘋妹「呣哈哈,釣出一堆老人XD」
以前看到港片中才會看到的東西出現在生活中覺得很帥
而且當時除了一堆數字代碼外 有些還可以打一些特殊代瑪 超帥的
後來還有可以顯示中文的 整個就把數字液晶的打到趴XDDDD
不過摳機對當時的我們 大概就是耍帥+看他震動能跑多遠的東西吧.....
然後沒多久就進入手機的時代了
至於號碼 早就忘光嚕 只記得0947開頭 是阿發扣的吧~
BB Call 的社會地位可以說是等同於現在的 iPhone,掛一支在腰間可說是風光無比
不知學長掛上 BB Call 後會是什麼情況
國中時,下課看同學立在桌上比賽跑…
然後看到能收到文字的就覺的…哇~~這好帥.....
當然要配著許許多多的電話亭......以前台北車站有五到十個電話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