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搭配外接顯示卡,何時才能成為趨勢?

2011.10.24 03:04PM
是筆電搭配外接顯示卡,何時才能成為趨勢?這篇文章的首圖

 

輕薄筆電掛帥的年代,這些全新世代低電壓處理器的效能也與早期給人效能大打折扣的刻板印象大為不同,雖與標準版處理器相較下,效能還是無法相提並論,但對多數人日常使用早已不成問題。但在Intel主導的Ultrabook概念,不僅重量受到規範,就連厚度也受到限制,這意味著機身可用的空間以及散熱區塊勢必受限。

這意味著,主打輕薄的Ultrabook現階段要塞入獨立顯示卡的可能性並不高,然而輕薄的代價一定得犧牲圖形效能嗎?答案可未必,至少過去幾年許多廠商前仆後繼利用另一種方式提昇這些輕薄產品在定點使用的圖形效能,那就是外接顯示。

跳轉繼續

6f101d4a5ca6a8a2074e5dedd79f5ebd

照片為富士通的XGP外接顯示卡

也不清楚何時開始,就已經有廠商提倡外接顯示方案,其中AMD(前ATi)的動作較為積極,推出名為XGP的外接式顯卡解決方案,另外像是宏碁、華碩、微星,都有推出外接式顯示卡的產品,但最終在市場的接受度仍未見起色。

主要的問題在於,這些外接顯示卡只能對應固定的機型以及特定的顯示卡類型,並且使用的連接插槽也沒有統一化,與其說是準備商品化的產品,更像是作為技術宣傳之用。而後,MSI嘗試利用Express Card作為外接顯示卡的連接方式,雖然是一個採用通用連接插槽的好開始,不過Express Card卻已經不是筆電必備的插槽。

288331f25c77f2375c2be1a31d839b86

華碩的XG Station,這產品最後賣的如何阿...?

時至今日,Sony的VAIO Z卻讓我看到一個良好的契機:利用偽裝成USB的Light Peak。對於提供充裕效能的外接顯示卡,頻寬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為何先前的外接顯示卡若非使用專屬連接插槽,就是採用Express Card。然而包括USB 3.0以及Light Peak技術,都擁有插槽不佔空間且能提供充裕頻寬的優點。

先從USB 3.0介紹起,這項技術可以提供5Gbps的頻寬,並且可以供給4.5W的電力,不過4.5W的電力對於一張正常的外接式顯示卡肯定是不夠的,而5Gbps頻寬也還不及PCIe 2.0 x 16的16GBps,可以預見即便導入外接顯示卡,等級仍無法太高。

而VAIO Z所使用的Light Peak技術是純光傳輸技術,在現階段的理論傳輸速度有10Gbps,是USB 2.0的兩倍,雖然不及標準PCIe 2.0 X 16,但從VAIO Z所配備的獨立顯示來看,也能搭載中階等級的筆電顯示,對一些遊戲以及繪圖應用相較內建顯示,已經有長足的提昇。

ce6b51556733bdc0b2301b42fb81551e

微星採用Express Card的外接顯示方案GUS,最後有正式開賣嗎@@?

雖然不是內建在機身內,不過外接顯示的插槽若能變成標準化,對於輕薄筆電將會有一番新氣象,以輕薄筆電的定位,雖然是以外出使用為主,然而若能在定點時,透過外接顯示擴充圖形效能,並且輔以各式連接週邊插槽、像是USB 3.0、eSATA等,也能提供在定點不亞於標準筆電的效能,若真能如此發展,並且提供價格合理的擴充外接顯卡的話,以筆者個人立場,會覺得甚至可以捨棄家用電腦了。

畢竟外出輕薄且有續航力,在家搭上擴充座,補足顯示方面的效能,並且也一併連接大容量的儲存設備,對筆者這類偏輕度的電腦使用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只不過Light Peak的呈現型式還未被標準化,VAIO Z也只是個搶先搭載該技術的產品,能否變成標準化,還要看Intel以及PC廠願不願意,畢竟這樣一來,肯定會影響到某些產品線的市場...

15 則回應

  •  我記得朋友跟我看到youtube上面小時候一起看的勇者機器人卡通時跟我說了一句話:

    「每次都打不贏別人就合體變大隻打回去。」

    Ultrabook&平板電腦主打的是攜帶性,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想邊搭地鐵或是邊騎機車邊打SC2或FPS吧?(我朋友真的有人看過一停機車就拿ipad出來用的...)

    攜帶的時候有足夠攜帶性產品的效能就夠了,上上網玩玩小遊戲,回到家/房間/Lab時,有較多的人身自由度時,或者說比較能放精神在需要高效能繪圖作業的動作上時,跟繪圖處理器"合體"來處理更大的需求,對我常常要背著筆電到處跑的人而言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就我個人而言,宅遊戲就是要在家裡可以安心之類的地方阿...

    也許繪圖處理器內建在電視中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2011-10-25
    • honokasg wrote:
      scsa3 wrote:
      honokasg wrote:

       我記得朋友跟我看到youtube上面小時候一起看的勇者機器人卡通時跟我說了一句話:

      「每次都打不贏別人就合體變大隻打回去。」

      Ultrabook&平板電腦主打的是攜帶性,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想邊搭地鐵或是邊騎機車邊打SC2或FPS吧?(我朋友真的有人看過一停機車就拿ipad出來用的...)

      攜帶的時候有足夠攜帶性產品的效能就夠了,上上網玩玩小遊戲,回到家/房間/Lab時,有較多的人身自由度時,或者說比較能放精神在需要高效能繪圖作業的動作上時,跟繪圖處理器"合體"來處理更大的需求,對我常常要背著筆電到處跑的人而言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就我個人而言,宅遊戲就是要在家裡可以安心之類的地方阿...

      也許繪圖處理器內建在電視中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GPU擺在電視裡絕對是很傻的一個方式,基本上除非有新東西出來,要不然電視用個五年也不會有什麼改變,GPU卻是跟隨著摩爾定律在走,18個月效能快一倍,但問題是電視價格又勢必會比GPU貴很多,所以三年後當電視裡的GPU跑不動當時的軟體時,你會為了五千塊的GPU,換掉一台還沒壞的兩萬五的電視嗎?

       

       如果說三年後GPU就跑不動當時的軟體的話,這麼做的確很傻沒錯。

      不過換個想法,如果跑的動呢?

      我身邊用顯卡的分兩派,一派是兩三年換一次,使用4000~5000左右的中階顯卡,另一派是一次購買近萬元的顯卡,一用就用很久,如果用遊樂器的角度來看,一張近萬元的GPU其實不必要太常換吧?XBOX360的GPU規格更動過一次,PS3就維基百科的資料來看是沒有更改過規格的,這兩台機器也服役好一段時間了...

      不過再說下去就有點偏題了:-)還是回到外接顯卡的趨勢上吧

       

       印象中360 GPU也只有改製程而已90nm改到65nm,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萬元顯卡其實有兩個問題,一是願意花錢買萬元顯卡的人,是否三年後願意接受那堪用而非當代頂尖的效能?二是做電視的會願意把萬元顯卡下放在低階電視上嗎?之前我舉的例子是兩萬五的電視跟五千的GPU,當GPU變成價值一萬等級時,我不覺得會出現在兩萬五等級的電視上,五萬的電視感覺是較有可能的,這樣一來,比例還是GPU跟電視的比例還是20%,感覺差異不大。

      至於外接顯卡,我覺得是相當好的構想,可惜目前卡在傳輸頻寬,所以外接還是外接張不上不下的卡,既然要把娛樂跟移動拆開了,娛樂用途還是跟以前的筆電差不多,是令人感到遺憾的。假設未來的傳輸規格夠外接卡到單晶片卡王等級,那時的趨勢可能是桌機的比例更低了,可外接顯卡的筆電會吃掉很多市場。

      2011-10-25
    • scsa3 wrote:
      honokasg wrote:

       我記得朋友跟我看到youtube上面小時候一起看的勇者機器人卡通時跟我說了一句話:

      「每次都打不贏別人就合體變大隻打回去。」

      Ultrabook&平板電腦主打的是攜帶性,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想邊搭地鐵或是邊騎機車邊打SC2或FPS吧?(我朋友真的有人看過一停機車就拿ipad出來用的...)

      攜帶的時候有足夠攜帶性產品的效能就夠了,上上網玩玩小遊戲,回到家/房間/Lab時,有較多的人身自由度時,或者說比較能放精神在需要高效能繪圖作業的動作上時,跟繪圖處理器"合體"來處理更大的需求,對我常常要背著筆電到處跑的人而言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就我個人而言,宅遊戲就是要在家裡可以安心之類的地方阿...

      也許繪圖處理器內建在電視中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GPU擺在電視裡絕對是很傻的一個方式,基本上除非有新東西出來,要不然電視用個五年也不會有什麼改變,GPU卻是跟隨著摩爾定律在走,18個月效能快一倍,但問題是電視價格又勢必會比GPU貴很多,所以三年後當電視裡的GPU跑不動當時的軟體時,你會為了五千塊的GPU,換掉一台還沒壞的兩萬五的電視嗎?

       

       如果說三年後GPU就跑不動當時的軟體的話,這麼做的確很傻沒錯。

      不過換個想法,如果跑的動呢?

      我身邊用顯卡的分兩派,一派是兩三年換一次,使用4000~5000左右的中階顯卡,另一派是一次購買近萬元的顯卡,一用就用很久,如果用遊樂器的角度來看,一張近萬元的GPU其實不必要太常換吧?XBOX360的GPU規格更動過一次,PS3就維基百科的資料來看是沒有更改過規格的,這兩台機器也服役好一段時間了...

      不過再說下去就有點偏題了:-)還是回到外接顯卡的趨勢上吧

      2011-10-25
    • honokasg wrote:

       我記得朋友跟我看到youtube上面小時候一起看的勇者機器人卡通時跟我說了一句話:

      「每次都打不贏別人就合體變大隻打回去。」

      Ultrabook&平板電腦主打的是攜帶性,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想邊搭地鐵或是邊騎機車邊打SC2或FPS吧?(我朋友真的有人看過一停機車就拿ipad出來用的...)

      攜帶的時候有足夠攜帶性產品的效能就夠了,上上網玩玩小遊戲,回到家/房間/Lab時,有較多的人身自由度時,或者說比較能放精神在需要高效能繪圖作業的動作上時,跟繪圖處理器"合體"來處理更大的需求,對我常常要背著筆電到處跑的人而言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就我個人而言,宅遊戲就是要在家裡可以安心之類的地方阿...

      也許繪圖處理器內建在電視中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GPU擺在電視裡絕對是很傻的一個方式,基本上除非有新東西出來,要不然電視用個五年也不會有什麼改變,GPU卻是跟隨著摩爾定律在走,18個月效能快一倍,但問題是電視價格又勢必會比GPU貴很多,所以三年後當電視裡的GPU跑不動當時的軟體時,你會為了五千塊的GPU,換掉一台還沒壞的兩萬五的電視嗎?

      2011-10-25
  • 不知道為什麼,讓我聯想到了桌上型電腦購買SLI或是Crossfire...

    就以SLI與Crossfire來說,不少玩家與測試評論結果顯示,串連之後的效能沒有想像中的效能大增,外加遊戲需特別優化才能發揮優點等問題,讓許多玩家寧可再升級一張新顯示卡,也不願意用老卡片玩SLI與Crossfire...

    或許Dock也有一些令玩家卻步的因素,只是我沒親自玩過,所以不變揣測,但想必是有的。

    分享3D、ACG與各種敗家心得文的怪所在 http://ilove3d.pixnet.net 喜愛3D立體技術的阿宅一個~ http://ilove3d.pixnet.net/blog http://www.plurk.com/ilove3d

     

    2011-10-25
  •  Trend? Not a chance! Another option for game station? YES!

    2011-10-25
  • 聯想曾經出過ThinkPad Advanced Docking Station,可以在其上再安裝一張顯卡

    有人用過嗎?效果好嗎?後來怎麼沒再出了呢?

    2011-10-25
    • Edison Tai wrote:

      聯想曾經出過ThinkPad Advanced Docking Station,可以在其上再安裝一張顯卡

      有人用過嗎?效果好嗎?後來怎麼沒再出了呢?

       

       我想,早期的顯卡擴充機制成熟度還是不太夠的,而且讀內顯切換技術也是這幾年才開始變成主流且實用化,也許未來幾年,像是ThinkPad Advanced Docking Station的產品是有敗部復活機會的

      2011-10-25
  • 用 widi 就好了………其他外接裝置使用一個 usb hub 就完成……


     

    2011-10-25
    • AnthonyHK wrote:

      用 widi 就好了………其他外接裝置使用一個 usb hub 就完成……


       

       

       WiDi的效果很糟糕,影音同步率會有遲滯,就連VoIP都會發現不同步的現象,更何況若用於電競更糟糕,像是FPS遊戲的話,當看到對方開槍時就已經來不及了

      若真的要能滿足電競需求,目前比較成熟的是Wireless HD,但受到規範限制,它一組發射只能對應一組接收,而且成本比WiDi更高

      2011-10-25
  • 幾年前技嘉就有出過類似概念的東西

    剛搜尋了一下 今年的技嘉 booktop 搭的基座內建NVIDIA GT440(實在說不上好 不過聊勝於無)

    筆電回家插上基座 基座固定連接螢幕鍵盤等周邊 HDMI USB etc.

    這類型產品我想已經有了雛形

    只差在他還是用特殊規格連接 沒有統一制式的標準 沒有產品競爭 自然也沒有市場需求

    我同意要是一台主機可以通用 我也不會想要這麼多台電腦 光資料同步就搞死我了

    理想世界是moto atrix的應用 3機一體,手機 桌機(dock搭上外接顯示卡還可以跟內建顯示切換省電) 筆電(迷你螢幕+外接摺疊鍵盤 有點辛苦就是了)

    perfect!! (不過理想總是有段距離)

     

    2011-10-24
  • Chevelle.fu wrote:

     

    要問筆電的外接顯卡何時成為趨勢之前, 應該要先問, 為何筆電要外接顯卡?

    一般而言, 撇開少數較特殊的用途之外, 現在也只有電玩比較需要高檔的顯示卡(以及高檔的CPU), 

    如果是這樣, 那這種電玩玩家也會需要大螢幕, 但是目前只有少數幾種廠牌會提供具有>15.4"螢幕的筆電, 譬如17"之類的, 離盡情享受電玩聲光效果的尺寸還差一截, 例如24".

    雖然我有朋友的確是買14"左右的高效能筆電, 然後外接用的鍵盤跟螢幕都放實驗室, 筆電則是隨身攜帶. 

    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更別提同時需要外接鍵盤、螢幕、顯卡的使用者了, 一定更為少數.

    所以不意外, 會以這種模式使用筆電的一直都是小眾, 市場規模當然很難大的起來...

    簡言之, 我覺得如果真的有需要外接顯卡(來玩電玩)的使用者, 通常會直接組一台桌機, 筆電外接顯卡這種使用模式, 還是算囉.

     

    2011-10-24
    • Chevelle.fu wrote:

       

       如果在定點使用下,外接顯卡可以預先連接大尺寸顯示器,此時的筆電搭配外接顯卡就已經類似桌機的功能,以我個人的想法還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情形,因為外接顯卡技術一直不成熟,消費者看不到正式的商品,自然就不會有需求。

      假設我今天需要一台具備行動力的輕薄筆電,我也設定外出僅需要13.3吋左右的視野,但我在家時也希望該台筆電能夠提供較進階的多媒體娛樂能力,如果有個可以放在家中、價格不高的底座,我也不見得需要再組一台桌上型電腦。

      而拿高效能筆電當主體外接週邊設備雖不是不行,但是每次光是連接那些週邊就要花上不少時間,如果類似VAIO Z這類外接顯卡兼具擴充基座的能力,可預先將定點使用的週邊都連上,那到了定點一插上連接埠就完成週邊連接,應該可以提高消費者的接受程度。

      當然我預設的前提是,我只想要有一台電腦,而不是一個人外出筆電、在家桌機、辦公室還有一抬得情形(雖然我現在過的生活就是如此...),我是衷心希望能夠用一台筆電作為主體,就能滿足我的使用需求...^^

       

       我有朋友是家裡跟公司各放一台TP 的dock ,實際上應該是這一線產品的目標客群是在所謂的商務人士,所以看見的顯卡頂多就是繪圖卡(根據使用W510的朋友說玩WOW跟SC2大概跟5770接近這樣),不過看到您的回文我覺得你只是需要買兩台Dock 而已(笑,不過除了Sony只要您往商務型的型號去找大多有DOCK可買(雙A似乎沒有),選擇很多的。

       

       

      2011-10-24
    • Vincent_Taipei wrote:
      Chevelle.fu wrote:

       

      要問筆電的外接顯卡何時成為趨勢之前, 應該要先問, 為何筆電要外接顯卡?

      一般而言, 撇開少數較特殊的用途之外, 現在也只有電玩比較需要高檔的顯示卡(以及高檔的CPU), 

      如果是這樣, 那這種電玩玩家也會需要大螢幕, 但是目前只有少數幾種廠牌會提供具有>15.4"螢幕的筆電, 譬如17"之類的, 離盡情享受電玩聲光效果的尺寸還差一截, 例如24".

      雖然我有朋友的確是買14"左右的高效能筆電, 然後外接用的鍵盤跟螢幕都放實驗室, 筆電則是隨身攜帶. 

      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更別提同時需要外接鍵盤、螢幕、顯卡的使用者了, 一定更為少數.

      所以不意外, 會以這種模式使用筆電的一直都是小眾, 市場規模當然很難大的起來...

      簡言之, 我覺得如果真的有需要外接顯卡(來玩電玩)的使用者, 通常會直接組一台桌機, 筆電外接顯卡這種使用模式, 還是算囉.

       

       

       如果在定點使用下,外接顯卡可以預先連接大尺寸顯示器,此時的筆電搭配外接顯卡就已經類似桌機的功能,以我個人的想法還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情形,因為外接顯卡技術一直不成熟,消費者看不到正式的商品,自然就不會有需求。

      假設我今天需要一台具備行動力的輕薄筆電,我也設定外出僅需要13.3吋左右的視野,但我在家時也希望該台筆電能夠提供較進階的多媒體娛樂能力,如果有個可以放在家中、價格不高的底座,我也不見得需要再組一台桌上型電腦。

      而拿高效能筆電當主體外接週邊設備雖不是不行,但是每次光是連接那些週邊就要花上不少時間,如果類似VAIO Z這類外接顯卡兼具擴充基座的能力,可預先將定點使用的週邊都連上,那到了定點一插上連接埠就完成週邊連接,應該可以提高消費者的接受程度。

      當然我預設的前提是,我只想要有一台電腦,而不是一個人外出筆電、在家桌機、辦公室還有一抬得情形(雖然我現在過的生活就是如此...),我是衷心希望能夠用一台筆電作為主體,就能滿足我的使用需求...^^

      2011-10-24
  •  XG賣不好,太貴了!

    GUS去過體驗會,但是相容性有很大問題,SONY筆電都不能用。

    所以還需要再看看囉!

    20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