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平版電腦已經多到不稀奇,不過使用 Windows7 的平版電腦倒是沒幾台,富士通 Fujitsu 的 Q550 就是其中之一。對一般人來說,比起連唸法都不大確定的 Android 或者 iOS,微軟的 Windows 至少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東西,不過要在平板電腦上使用 Windows7,光憑想像可能還是覺得有些違和感,所以這次筆者要以『Windows vs 平板行不行!』當作測試目標,看看被塞進平板電腦裡頭的 Windows,究竟是不是跟電腦上一樣軟(笑)
Windows vs 平板之可以玩
《快捷鍵,OK!》
Windows 有幾個常用的快速鍵,比如快速切換程式的 Alt+Tab、基本盤的 Ctrl+Shift 切換輸入法,到了 Windows7 還有很優的 Windows鍵(就是有飛旗的那一顆)+方向鍵可以快速調整視窗位置,更不用說是人類的好夥伴『剪下、複製、貼上』三兄弟了,這些在電腦作業上不可或缺的快速鍵們,到了以虛擬鍵盤為主的平板電腦上頭,似乎就令人有點縮手,不過好在只要克服第一次的心裡障礙,所有以往習慣的按鍵手法,都可以延用到這台 Q550 上頭。
它內建兩種鍵盤,一個是複合式的手寫版/鍵盤,另一個就是純鍵盤,筆者用它們試過幾個常用的快速鍵,全部都可以使用,即使是在 Photoshop 裡頭常用的幾種快速鍵也沒有問題,不過整體來說,複合式的那個虛擬鍵盤比較好用就是了。
《亂裝程式,OK!》
Q550 本身沒有光碟機,所以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台沒有鍵盤的筆記型電腦,只要有合適的安裝檔,想要啥都可以裝,當然也可以透過內建的輔助程式『ODD sharing feature』來外連到其他電腦上面的光碟機。筆者在上面裝了 Google 瀏覽器 Chrome、Photoshop、Skype,統統都可以裝也可以用,挺 High 的。
▲ 內建的程式 ODD sharing feature,可以透過網路和別台電腦共用光碟機
《外接鍵盤、滑鼠,OK!》
虛擬鍵盤、觸控筆啥的雖然好用,不過其實還是實體鍵盤滑鼠用起來比較順手,雖然 Q550 只有一個 USB 插槽,不過接個集線器就解決了,立馬化身為小筆電,那種感覺實在好神奇XD
《雙槍俠,OK!》
除了使用觸控筆操作之外,平常也可以用手指來觸控,雖然 Q550 對手指頭的感應比較不靈敏,不過兩者可以同時使用還是比較方便的。
《讀卡機,OK!》
Q550 側身有 SmartCard 插槽,可以讀取晶片卡內容,提款卡、iCash 皆可讀,可以用來查詢卡片資料或者線上 ATM 買東西,真是好方便又好危險喔!
▲ 插卡就能購物哩噫呼呼~~
▲ 這樣就買好了呀嘿嘿~~
Windows vs 平板之不能玩
《速度,X》
忘了是哪個廣告說,速度決定一切,而 Q550 最大最大的致命傷,就在於它的速度,這點在使用鍵盤快速鍵和網頁瀏覽的時候特別明顯,有時候按半天都沒反應,以為它觸控不良或者當機,過了好幾秒之後,它才用大夢初醒般的姿態將剛剛所有的指令快速得跑完一遍,讓人挺無奈的。
▲ 進一步去看體驗指數,處理器的分數偏低
《擷圖,X》
沒錯!鍵盤上居然沒有 PrintScreen,實在好傷心,雖然這點可以用輔助軟體來補救,『OnScreen Touchpad』和『剪取工具』,或者可以透過外接實體鍵盤來達到擷取螢幕的作用,不過感覺就是差了點呢(打滾)
後續更正:謝謝讀者 ndhu 的提醒,PrintScreen 平常是收合在鍵盤裡的,詳情請參閱 5 樓讀者的擷圖
外觀:
▲ 本人長得還算可以,主要訴求商業族群,所以沒有太多花俏的設計
▲ 從右邊開始,機身底部有電源插孔和喇叭孔,中間則是底座的插孔,通常表示它有設計專屬底座,Q550 的底座是一個架子,除了可以將它立起來以外,還多了兩個 USB 插孔
▲ 從右邊看起,分別是吊飾孔、無線網路開關、〔Ctrl+Alt+Del〕快速鍵、切換螢幕方向、叫出鍵盤和開機鍵
▲ 背面圖,有相機鏡頭和指紋辨識
▲ 身為微軟系統最重要的〔Ctrl+Alt+Del〕,在 Q550 的虛擬鍵盤中是按不出來的!它被獨立成一個按鍵放在邊邊,就算觸控當掉了也不用驚驚囉!
▲ 除了橫向之外,看網頁的時候也可以轉成直的,而且四個方向都能轉,挺有趣的
▲ 應該有不少人會拿電腦來幫手機充電,Q550 也能順利供電,這個不賴!
▲ 背面的相機鏡頭畫素只有弱弱的 130萬,不過前方的視訊鏡頭倒是沒那麼糟,用來講 Skype 可以,但是因為機子效能不好,所以也很卡,頂多算是堪用囉
總結:
比較內行一點的人都說,像這種直接將 Windows 原封不動塞進一台平板電腦裡頭的行為很瞎,因為平板電腦和和桌上型電腦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就像是男用四角內褲,很像小短褲的那種,有些女生也是會穿它,不過如果說要把它當成真正的內褲穿,感覺就是怪怪的了(這樣有沒有很好懂!)。
筆者自己玩過的感覺來說,除了螢幕太小,開啟虛擬鍵盤很佔版面之外,就是效能速度差到讓我不想碰它,不然像這樣直接沿用熟悉的作業系統,又好攜帶,回家鍵鼠插一插就變小筆電的產品,其實我個人是很愛的,希望未來能快點推出真正給平板電腦專用的 內褲 Windows 作業系統,再配上好一些的硬體環境,那就太棒了!
Fujitsu Stylistic Q550 資訊:
處理器:Intel Atom™Z670 processor (1.50GHz)
作業系統:Windows 7 Professional 32-bit
晶片組:Intel SM35 Express
螢幕:10.1吋 IPS 電容式觸控面板,解析度 1280 x 800 pixels
記憶體:2GB DDR2 800MHz (最大)
硬碟機:62GB SSD SATA
電池使用時間:約 9 hrs (4-cell Li-ion 38Wh battery)
重量:約 870 g (含 4-cell 電池)
體積:275mm (寬) x 192mm (長) x 16.2mm (高)
售價:台幣 49,800 元
9/15 更新:加映Fujitsu Stylistic Q550 觸控筆感壓測試
---------
簡單、才是好科技,歡迎發摟咱 好科技粉絲頁 和 好科技好簡單的噗浪 喔
26 則回應
這樣看來 Acer ICONIA W500 系列還比較有勁...
重量跟續航力差不多,內建的 SSD 小一點,但是價錢卻砍了 2/3(ICONIA W501 即使在 Acer 官網的建議售價也只要 $529)...
我是自從分家之後才開始看 ZD 的XD
本質上來說, 甚麼tablet/ipad甚至智慧型手機等等都是PC(personal computer)
zh.wikipedia.org/zh-tw/%E5%80%8B%E4%BA%BA%E9%9B%BB%E8%85%A6
但就我個人定義:
tablet-pc/平板電腦: 能裝windows/mac os, 也能安裝其系統下的所有軟件並運行的無鍵盤觸屏裝置
tablet/ipad/平板: 只能用專為其獨立開發的系統&軟件的無鍵盤觸屏裝置
就名稱來說很容易混肴, 但我覺得蘋果堅持用的"平板裝置/pad"是正確的
google跟win8是朝著把兩者結合的方向做功夫(微軟更聲稱"所有"PC能統一使用同一個win8系統)
apple好像覺得手持裝置的效能還未追到桌機/notebook, 所以ios還是ios...
關於 iPad 是不是平板電腦( Tablet computer ),我想代表美國民情的 Wikipedia 可以告訴我們:
The iPad (pronounced /ˈaɪpæd/ eye-pad) is a line of tablet computers designed, developed and marketed by Apple Inc.
若有人認為 iPad 不是平板電腦,就先去找美國鄉民戰吧(逃)~
更甚者,請去看看 Tablet computer 條目,把平板筆電(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簡稱 Tablet PC )列為平板電腦的一部份,所以兩者本質到底哪裡不同? 我們這邊談論本質的人並不講,人家老美的 Tablet computer 條目倒是把兩者視為同一個本質的兩個分支( Traditional Tablets based on IBM-PC architecture V.S. Post-PC Tablets no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PC architecture ),這顯示甚麼? 兩者都是平板電腦( Tablet computer ),只是一個是基於 IBM-PC 架構的平板電腦;而另一個基於行動作業系統架構下的平板電腦。
iPad 剛出的時候,在討論舊站編輯撰寫平板筆電相關新聞(很抱歉把他的文章拿出來討論 chinese.你知道的.com/2010/04/21/acer-aspire-1825ptz/ )時,舊站就有一番唇槍舌戰,討論 iPad 類的產品該不該既有用來指稱微軟系統的「平板電腦」來稱呼? 那個時候有多少果粉信誓旦旦的說他是一個電腦啊~ (很多回應文章被刪掉了,我當時的小結(已被刪除)是:「 iPad 稱呼持續觀望」,但是「舊有的『平板電腦』不能因為 iPad 這類產品出現名稱就變成『翻轉式筆電』這種怪稱呼」,看來我很早就惹到某人XD),最經典的大概是這篇:
Berserker @ Apr 22nd 2010 8:55AM:
>標準的完整個人電腦
什麼是標準完整的個人電腦?
請用科學去定義它...
不要老在什麼東西是不是電腦上打轉...
科學上的定義、科科們的定義跟阿貓阿狗的定義都不同...
科學上的定義很簡單啊~
有CPU的就是電腦,
都是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只是尺度的大小不同而已。
任天堂紅白機其實叫做family computer(簡稱FC),
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遊戲機而非家庭電腦。
Apple II時代並沒人叫它personal computer(簡稱PC),
但Apple II不算PC嗎?
所以什麼是標準的完整個人電腦???
iPad算不算電腦,當然是啊~
在科學上這其實非常清楚,
或許在認知上每個人各有不同見解,
但不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而其他人的認知就是錯的...
我不想再做認知而非科學的論戰了~至此為止...
結果在我持續堅持「 iPad 定位未定論」的現在,後 PC 時代支持者(包括 Berserker 本人,但是他的新系統留言被刪掉了,死無對證,從舊系統留言也只看得出來他之後對於 iPad 的稱呼也沒有再用過「平板電腦」這個詞)反而羞於面對 iPad 的電腦身分,堅持要把 iPad 跟個人電腦當作不同的東西,我才覺得好笑。
有點指桑罵槐的感覺,先說明我對平板的看法在 iPad 上市之後也有很大的修改,並不是因為外國的文章,而是因為跟B網友的筆戰之下認為他的觀點的確有可取之處,故改之。
雖然有越描越黑之嫌,但是我至少認為甚麼話都可以說,只要不要違反邏輯(很標準的那種)就好。
我是指 ZDNet 的人,但如果 2008 年你也在 ZDNet 出現過,然後常常不針對新聞發表意見,老是對發表閱讀心得的網友不以為然展開筆戰,那就很難說了。
此外我所說的不需要跟他回應的九官鳥,是指從頭到尾都在罵對方「怎麼這麼蠢聽不懂他說的話」,發文的目的「原本就不打算聽他人解釋」的人。跟這種人根本沒有討論空間,回應這種人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事,不如對牛彈琴還可以磨練自己的琴藝,陶冶性情。
有點指桑罵槐的感覺,先說明我對平板的看法在 iPad 上市之後也有很大的修改,並不是因為外國的文章,而是因為跟B網友的筆戰之下認為他的觀點的確有可取之處,故改之。
雖然有越描越黑之嫌,但是我至少認為甚麼話都可以說,只要不要違反邏輯(很標準的那種)就好。像我引用 Wiki 就認為他對了嗎? 當然不是,而是「有此一說」,而且某種程度是「流行說法」,你要批判可以,至少要有所本。
(攻守互換)
像若我要為平板不是 PC 來辯護的話,其實還是有幾個可以入手的地方
關於 iPad 是不是平板電腦( Tablet computer ),我想代表美國民情的 Wikipedia 可以告訴我們:(恕刪……)
其實我有時也懶得去回應某類人士的留言,因為別人說的他們大多聽不進去,都是被某神秘宗教洗了腦似的……
感同身受。
別人說的聽不進去就算了,還非得要對方聽進去他說的才行,不然就極盡言語辱罵你,遇到這種人更是噴血啊!有時候誇張到明明兩者講的東西一致,只是說法不同,也能一副「他的講法」才是對的,看似討論,卻一副「要你住嘴,如果要張嘴,只能照他說的去講。」的姿態,所以再怎麼解釋自己沒錯都是多餘的,那種人發言的目的只是要擺一副他讀過哪些平常人沒看過的外國資料而已。
在 ZD 非常多這種覺得自己專業,然後別人都是嫩咖的討論群。
但與其說是專業,我覺得只是能夠轉述很多人話的「九官鳥」。那些人只是看了外國的文章,覺得台灣沒人看過,所以就拿來說嘴,講得好像是自己的東西一樣。但其實自己一點思考能力都沒有,只是照單全收別人的想法罷了,真要讓他再進一步評估「那些技術未來的發展孰生孰滅」時,因為還沒有人發表文章給他看,就當場當機了,因為他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
跟這種沒有自己想法的九官鳥多做回應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事,他自己都沒有想法了,當然沒有那個腦子去試著理解你的想法。除非你另外用英文寫一份假的論文,取個很屌的英文名字,騙他說國外老早已經怎樣怎樣,他才會俯首稱臣乖乖閉嘴。否則的話,他從頭到尾都只是在羞辱你沒智識,罵你怎麼一直聽不懂他說的話。
關於 iPad 是不是平板電腦( Tablet computer ),我想代表美國民情的 Wikipedia 可以告訴我們:(恕刪……)
其實我有時也懶得去回應某類人士的留言,因為別人說的他們大多聽不進去,都是被某神秘宗教洗了腦似的……
我承認我是衝著人物進來的 哈哈~
我承認我是衝著人物進來的 哈哈~
漫畫版的Annti 真是Q的好可愛啊~~~~
好想捏捏她兩頰臉喔 OoO
髮色淺了,Annti染髮了嗎?
真人版的Annti 也是Q的好可愛啊~~~~
我承認我是衝著人物進來的 哈哈~
漫畫版的Annti 真是Q的好可愛啊~~~~
好想捏捏她兩頰臉喔 OoO
雖說姿勢很棒,但服裝脫離現實了阿.........
穿洋裝趴在沙發上玩平板= ="
是說蘋果從來也沒講過iPad是「平板電腦」,只說是「平板手持裝置」...
為何硬要給他套上平板電腦的標籤勒...
平板電腦 也是有軟、硬件上的定義
不是任一方說不是就算不是
那請教一下平板電腦在軟硬件上的定義...
那請問你(或其他覺得瞎的人)覺得 Win7/Win8 上平板是因為本質與平板不同而瞎嗎? (請注意我這邊是寫平板而非平板電腦)
假如是的話請問你又如何定義平版的? 假如否的話除了效能又有何好瞎?
假如不知道定義又為何知道本質? 假如知道又為何請教人而不直說?
假如不知道因無定義而無本質又如何證明本質的不同? 假如無定義而有本質為何本質非定義?
......
所以你不用反問人,你的反問只會顯出你有很多東西沒經過邏輯思考,也沒看懂我前一篇回應在暗示的事情。
平板電腦 也是有軟、硬件上的定義
不是任一方說不是就算不是
那請教一下平板電腦在軟硬件上的定義...
是說蘋果從來也沒講過iPad是「平板電腦」,只說是「平板手持裝置」...
為何硬要給他套上平板電腦的標籤勒...
如果某男士沒講過自己是「男性」,只說自己是「女性」,他進入了「女士化妝間」(女士洗手間) 被警察捉到後可以說成「為何硬要給我套上男性的標籤勒」?
男性、女性是有生物上的定義
平板電腦 也是有軟、硬件上的定義
不是任一方說不是就算不是
就像是男用四角內褲,很像小短褲的那種,有些女生也是會穿它,不過如果說要把它當成真正的內褲穿,感覺就是怪怪的了(這樣有沒有很好懂!)。
這比喻還真有點特別!不過還真有女性友人向我借去穿!(當然是穿新的)
===========================================================
話說以目前來看,這種搭windows os的平板,真的是"效能" = "笑能"
假如要裝大家比較會用到的東西測試的話....或許pps也可以試看看的呦>///<
最後看到那個價錢...................
如果能直接对应Wacom笔就可以直接画漫画。(Wacom表示同意)
我是不知道誰比較內行,但是我從六年前就在玩平板了,把 Windows 原封不動塞進一台平板電腦裡面到底有哪裡瞎? 「平板電腦和和桌上型電腦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這種空泛的說詞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
試問:
上面那些東西沒定義清楚,「平板電腦和和桌上型電腦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根本就是拿來騙人的
說穿了,在技術上平板電腦只是一台「把軟硬體閹割掉以符合需求的觸控電腦」,假如效能問題不存在,換個操作介面,有誰在意他能不能做到完整的檔案管理、撰寫自己需要的程式、有很多離線版軟體、儲存空間很大不可以不依賴網路?
一切的問題在於操作流暢度,試問一個「看起來像平板」、「用起來像平板」、「拿起來像平板」的裝置,又有誰會去在意它接上鍵盤、光碟機、螢幕、滑鼠、印表機、 I/O 擴充器、網路線等等是不是可以跟電腦一樣使用?
講得更簡單點, iPad 只是台閹割過的 OSX 裝置(當初 iPhone 上市時多少人喜歡用 iPhone OS 就是簡易版 OSX 來說嘴,最近提的人不多了,為什麼? 因為一提就是砸蘋果的腳),跟微軟當初的平板一樣,兩家都是閹割東西,但是微軟只閹割效能,蘋果只保留效能,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差異。
我是不知道誰比較內行,但是我從六年前就在玩平板了,把 Windows 原封不動塞進一台平板電腦裡面到底有哪裡瞎? 「平板電腦和和桌上型電腦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這種空泛的說詞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
試問:
上面那些東西沒定義清楚,「平板電腦和和桌上型電腦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根本就是拿來騙人的
說穿了,在技術上平板電腦只是一台「把軟硬體閹割掉以符合需求的觸控電腦」,假如效能問題不存在,換個操作介面,有誰在意他能不能做到完整的檔案管理、撰寫自己需要的程式、有很多離線版軟體、儲存空間很大不可以不依賴網路?
一切的問題在於操作流暢度,試問一個「看起來像平板」、「用起來像平板」、「拿起來像平板」的裝置,又有誰會去在意它接上鍵盤、光碟機、螢幕、滑鼠、印表機、 I/O 擴充器、網路線等等是不是可以跟電腦一樣使用?
講得更簡單點, iPad 只是台閹割過的 OSX 裝置(當初 iPhone 上市時多少人喜歡用 iPhone OS 就是簡易版 OSX 來說嘴,最近提的人不多了,為什麼? 因為一提就是砸蘋果的腳),跟微軟當初的平板一樣,兩家都是閹割東西,但是微軟只閹割效能,蘋果只保留效能,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差異。
就像您說的:這兩者是不同定位的東西。
我不惜浪費篇幅把我的原文放上去,就是要問你:請問我哪裡說過「兩者是不同定位的東西」了?
我整篇回應就是在說明「錯了,兩者定位根本相同,只是解決手法不同」
任何白癡都知道,在未來100年以後,要有一台跟紙一樣薄、跟羽毛一樣輕、跟鼻屎一樣小,然後續航力超久、顯示區域超寬廣、效能超高強的隨身電腦根本不是難事,但短期間內,我們的目標是在「觸控操作、一般人可以輕易攜帶且功能盡量應有盡有、效能在執行大多功能時可以流暢運作」的電腦
事實上從微軟的 XP 平板到 Win8 ,蘋果的 iPod 到 iPad,兩條道路都是在趨近這個目標:iPod 是先把軟硬體砍到最低點,觀察大眾接受度一個一個把東西加上去;而微軟則是不斷修改軟體並等待硬體的進步
實際上他們要做的東西,到最後都是一樣的,所以到底哪個瞎?
當然了,像你們這種拿到裝置才再想定位的,自然不懂這道理了~ 這也是蘋果厲害的地方,他只說服你這東西你要,然後就把東西塞到你手上,讓你自己去發現這東西對你而言是什麼,進而認同這家公司,這並沒有甚麼不好,畢竟基督教也是這樣傳教的,只是在說服你的階段做得很爛而已,而且只要用的人覺得很好,老實說手上的東西是什麼不是很重要,不是嗎?
我是不知道誰比較內行,但是我從六年前就在玩平板了,把 Windows 原封不動塞進一台平板電腦裡面到底有哪裡瞎? 「平板電腦和和桌上型電腦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這種空泛的說詞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
試問:
上面那些東西沒定義清楚,「平板電腦和和桌上型電腦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根本就是拿來騙人的
說穿了,在技術上平板電腦只是一台「把軟硬體閹割掉以符合需求的觸控電腦」,假如效能問題不存在,換個操作介面,有誰在意他能不能做到完整的檔案管理、撰寫自己需要的程式、有很多離線版軟體、儲存空間很大不可以不依賴網路?
一切的問題在於操作流暢度,試問一個「看起來像平板」、「用起來像平板」、「拿起來像平板」的裝置,又有誰會去在意它接上鍵盤、光碟機、螢幕、滑鼠、印表機、 I/O 擴充器、網路線等等是不是可以跟電腦一樣使用?
講得更簡單點, iPad 只是台閹割過的 OSX 裝置(當初 iPhone 上市時多少人喜歡用 iPhone OS 就是簡易版 OSX 來說嘴,最近提的人不多了,為什麼? 因為一提就是砸蘋果的腳),跟微軟當初的平板一樣,兩家都是閹割東西,但是微軟只閹割效能,蘋果只保留效能,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差異。
我覺得應該是說,
要用這種"平板"電腦,其效用與續航力遠不如你帶"一般筆電",
帶了這台平板,如果還要外帶鍵盤、電源線、等配件,那麼就失去他的優勢了。
所謂的瞎,就是指這裡吧。
至於為何現在平板都要跑特製的OS......其實原因不外乎:
1.為了觸控而優化 OS
2.為了更省電
3.其定位剛好補足筆電所缺乏的:馬上能使用、瀏覽網頁、玩小遊戲、看社群等資訊。
就像您說的:這兩者是不同定位的東西。
所以把 "一般的 OS "裝進看起來像平板(電力也很平板)的作法,還滿瞎的。
除非哪天發明核融合、或是能讓平板跑一般OS一整天不用充電,那就另當別論了。
Print Screen展開就有了吧
Print Screen展開就有了吧
真的耶!!!真是太感謝你了!!(敬禮)
我花49800買一個可以上網的行動電源(欸?不對...被巴
這效能真是有夠哭哭的~
(應該改裝烏幫兔(特大誤不過換成Atom以外的CPU...續航力應該會哭哭吧~
有內建智慧卡讀卡機~~應該挺不錯的呢~
價格真的開好高...
而且Windows 7-的環境其實一點都不適合無鍵鼠
這是給有特殊需求的人買的
所以還是含淚揮手說掰掰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