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週末會把過去自己(atticus)流落各地的文章拿回來癮科技,有的文章時間久遠,可能喪失時效性,但以觀點來說,還是具有討論的地方喔!這篇是我在三年前在數位時代專欄撰寫的文章,寫下我對twitter這個服務的想法,現在twitter已經成為世界十大網站之一。雖然台灣並不盛行,但還是我每天最重要的資訊來源之一呢!
twitter 這玩意說簡單真是簡單,
不過後來不知道在哪裡道聽圖說,twitter 找不到自己舊的發言,緊張的我趕緊把twitter上面的句子移
不過那時候我的 twitter 是設定為保護的,那時的想法是這樣:「
看著看著,Twitter上面聊天的氣氛真的好活絡,
另外因為twitter使用還沒那麼多人,
另一件有趣的發現,之前我寫的這篇文章「科技典範移轉(註:這篇文章已經消失在數位時代網站了,未來我會重新整理後以自己的專欄呈現)」,
databassRT @atticus: 說 我對數位相機和無名小站兩個物件連結的看法,大家多給一點指教喔~http://tinyurl.com/dxr63c (科技典範轉移) http://plurk.com/p/p3ni4(那下一個是 ? 唱片到mp3?)
bestguyRT @atticus: 說 我對數位相機和無名小站兩個物件連結的看法,大家多給一點指教喔~http://tinyurl.com/dxr63c (科技典範轉移) #下一個應該是上網手機普及+GPS與地圖應用?
在 twiiter 上我認真感受到人的活潑以及開放回饋的滿足感。
上面的跡象讓我聯想到一件事情,對西方人(或者美國人?)
所以引發我思考的twitter模式是這樣,twitter上面擁有大量的人頭和內容,但這些人和內容都是破碎無法整理的,透過twitter開放的資料介接,讓一群有技術有創意的人整理twitter的資料成為 - 購物平台、交友平台、即時新聞平台...etc,當這些整理後的平台賺取更多利潤的時候,twitter從中分享利潤,創造出一個完整的網路生態系統。這件事後來在臉書上實現了,twitter則自己透過trend和promoted的方式賣廣告,也維持原本單純專一的模式。
在你忙著上臉書、玩噗浪以及寫 mail的時候,也可試著來twitter 玩玩喔,也歡迎在twitter(ID:atticus)
1 則回應
(本文已自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