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手機租約到期,不辦新機也有點可惜,就從目前能續約的手機當中挑了一款,因為心態作祟,還是捨棄其實在心中得分比較高的三星Galaxy S2(沒辦法,就事論事,Exynos比起高通的雙核無論是效能還是電源管理都優秀不少),買了HTC的感覺機Sensation,雖然早在記者會看過一次,不過真的拿到感覺機的時候,還是覺得:真的有必要為了鋁擠一體成形作成這個樣子嗎?
跳轉繼續
回歸HTC導入鋁擠一體成型的歷史,第一款主打鋁擠一體成形的應該是傳奇機Legend吧?在當時主打蘋果雖採用鋁擠一體成形設計卻不能更換電池,聲稱鋁擠一體成形要換電池其實也沒那麼困難,推出之際也獲得不少好評,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
就跟蘋果遇到的問題一樣,傳奇機也有所謂死亡之握的困擾,所謂的死亡之握,就是將天線嵌在金屬機身上造盛得問題,原本在天線測試的過程中,一般都是使用假手模擬手握持對於天線的影響,然而內嵌天線的金屬機身卻會受到握持的手上的靜電改變原本天線的設定,導致手上的靜電會影響收訊,造成收訊的不穩定。
傳奇機之後的鋁擠一體成形,就是Desire HD這款4.3吋大螢幕手機,為了改善一體成形鋁擠造成天線干擾,這次Desire HD學乖了,把機身刨開一部分,嵌入塑膠區塊,並且把天線埋在這些區塊;的確,這招能夠減少因為金屬造成的干擾,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正面很簡潔,從背面看起來活脫像個科學怪人一樣。
畢竟為了埋天線且不能相互干擾,又要維持輕易換Sim卡、記憶卡還有電池,Desire HD整個背面的塑膠區塊呈現不對稱的造型,而且換電池的機構變得比Legend更麻煩了!先前背後只有一個保護蓋,而Desire HD記憶卡與SIM卡位於機身下方,電池卻要從側面更換;此外Desire HD的機身物理按鍵也有不少人抱怨不太好按。
接著就是感覺機Sensation,這次的Sensation在鋁擠一體成形工藝方面,似乎是另一個經典了。感覺機的設計可以分為強化玻璃與鋁擠背蓋兩部份,整個主機的本體其實是嵌在強化玻璃的部份,但HTC為了維持一體成型鋁擠,硬是把機身側面、麥克風等邊框區塊,直接與背蓋組合,也就成了卸下背蓋後,彷彿與裸機快沒兩樣的奇怪設計。
而為了天線,感覺機把所有的接點連接到背蓋上已經是沒啥好說的,對於比較常拆機背的使用者,這樣的設計可能會造成接點耗損,而且對某些經常更換記憶卡的使用者,只要一拆背蓋等於天線就失效了。
但比較大的影響還是位在機背上的按鍵,因為這些按鍵是嵌在機殼上,其實相較直接組裝在整機內,可能會有組裝品質方面的問題,像是在某些討論區就看過感覺機的音量鍵噴出去,畢竟按鍵的背面沒有擋板,假設組裝過程有點疏失,或是消費者的在拆下背蓋後無心的舉動,都有可能造成按鍵脫落。
雖然能趕受到HTC對鋁擠一體成形的熱情與堅持,也有陸續看到這三個世代的進化,但是這些堅持似乎也有點走火入魔了,畢竟要兼顧可換電池、配置記憶卡,又要採用一體成形鋁擠,就必須要犧牲一些地方。
然而真的非得一體成形鋁擠不可嗎?恐怕也不盡然吧,看到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即便全機塑膠殼,也是賣得嚇嚇叫,更何況金屬鋁擠外殼也擴大了充電發熱的議題,導致部份使用者誤認這些手機充電發熱特別驚人,恐怕也是當初始料未及的吧。
20 則回應
凡走過必留下 IP ,你做甚麼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總編沒有明明點出來就是了。
你還真的想要我點出來你用隱分身術阿。
話說我沒看到甚麼編輯對西瓜要求的標準耶,至少之前流出來的文件跟內容,主要是上班大家都忙時不要耍機車之類的是,原來你看文章就知道作者有沒有上班偷懶啊,真是厲害~
另外,勘誤的前提不是你說的是錯誤才要勘嗎? 你該不會是之前釘上舒曼特那個 subpixel 的人的本尊吧?
我還真不知道我有隱分身術耶...???
我只有用過這個ID發文,沒印象有用過別的。除了在之前的癮科技換留言系統時,有幾次打了ID卻跳出遊客之外,應該沒有其他的ID了。IP的話,我通常都用公眾電腦...
如果你能告訴我怎麼一回事我會很感謝的。
至於你說什麼釘上舒曼特那個 subpixel,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他是誰...
然後勘誤的前提不是你說的是錯誤才要勘嗎? 是阿,就算我的留言是屁,至少錯字要改吧?
還是天下錯字何其多,要改不改隨我意?
在標準的部份,總編大人曾經在癮科技發了篇稿子,裡面提到某人常常不知從哪裡搞來一堆莫名其妙的東西寫專欄充專業,這麼巧在西瓜的解釋裡又有個連結指向那篇,我的常理判斷就是在指桑罵槐啦,如果不是...那我擺和頭酒。
凡走過必留下 IP ,你做甚麼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總編沒有明明點出來就是了。
我做過什麼事?不過就拿他們要求西瓜兄與石頭兄的標準來要求他們而已,很過分嗎?(攤手)
話說回來,幫忙勘誤了也沒見改,這要讀者怎辦呢?
你還真的想要我點出來你用隱分身術阿。
話說我沒看到甚麼編輯對西瓜要求的標準耶,至少之前流出來的文件跟內容,主要是上班大家都忙時不要耍機車之類的是,原來你看文章就知道作者有沒有上班偷懶啊,真是厲害~
另外,勘誤的前提不是你說的是錯誤才要勘嗎? 你該不會是之前釘上舒曼特那個 subpixel 的人的本尊吧?
凡走過必留下 IP ,你做甚麼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總編沒有明明點出來就是了。
我做過什麼事?不過就拿他們要求西瓜兄與石頭兄的標準來要求他們而已,很過分嗎?(攤手)
話說回來,幫忙勘誤了也沒見改,這要讀者怎辦呢?
有關塑膠機, 我剛有幸把玩過同事的三爽S2, 真的輕到嚇我一跳! 和IP4一比, 有兩台等如一台的重量感!
再說到機體上, 是買回來已附有部護殼一個, 我心想這是貼心還是陰謀? 果然有下文的...
同事在讚機子的好讚了半小時以後(連帶示範的), 最大缺點是熱! 很熱!
我用IP4跟他同時玩3D遊戲半小時, IP4玩Asphalt 6, 他玩幾個不同的3D遊戲
半小時後我的IP4感覺是"熱", 估計是40度左右吧? 他的S2已經熱到燙手! (鏡頭金屬環)
用內測軟件查出他的CPU溫度是57度!
如果加上那保護殼就沒那麼熱了! 果然有陰謀啊! 保護殼是用來部護我們的手啊!
編輯加油,有很多地方還要多深入研究一下。
1. Exynos (Cortex A9) 和 Snapdragon S3 (Scorpion) 比起來不會比較省電。Dual-issue, in-order加上雙核心獨立調整時脈的設計讓Scorpion在架構上來說比較省電的。我身邊的人有SII也有Sensation,實際狀況也是正常使用下Sensation要省電。
2. hTC製造的第一支鋁鑄造手機確實是Nexus One。不管最終是掛誰的牌,都還是他們設計出來並委託某知名鋁加工廠製作的。即便到現在的Desire S和Sensation都還是有Nexus One的設計元素。
3. 大家所說的狗皮藥膏設計是因為金屬會屏蔽天線訊號,不是因為和人體接觸。hTC天線還是獨立的天線,並沒有使用鋁外殼做為天線。君不見Laptop為什麼A蓋金屬很多上緣或兩側(Vaio Z217)旁邊都還是要做塑料材質嗎?沒人用Laptop時手會放在A蓋上吧?iPad2 3G背蓋要挖一條塑料面放天線也是一樣道理。硬要說的話iPad2 3G也是狗皮藥膏設計。
4. 最後,堅持用金屬當然有他們的原因。東方市場或許沒這麼明顯,但西方市場對於金屬還是有偏好的。iPhone到iPhone 3G不也很多人在罵為什麼不是金屬機身了?如果MBP和MBA不是全鋁機身,願意拋棄熟悉的Windows界面跑去買Apple的客戶會少多少?Sony高階Laptop不也是很堅持要用鋁面的C蓋?如果設計上拋棄這個元素,天知道hTC還會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這樣跟Samsung、LG這種塑膠玩具手機很難做出鮮明的市場區隔和品牌印象了。
略
二、專有名詞使用。
「鋁擠一體成形」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專有名詞
略
鋁擠二字一丟Google不就有答案了嗎?
「鋁擠一體成形」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專有名詞,我也很想知道呢
感謝您今天終於認真回文,而且沒有改用遊客帳號,謝謝指教,凡走過畢留下足跡,凡上網一定也會留下...IP
我一直都很認真,也沒有用過遊客的帳號啊?
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另,貴總編不是要PK嗎?我回了他那篇文章,也不見任何回應呢?
(好啦,不是來討戰的,只想瞭解一下他有甚麼想法這樣)
是在說我嗎哈哈哈~
如果不是你們謬誤那麼大誰要理你們阿,還不知反省。
回正題。
一、錯字。
「將天線嵌在金屬機身上造盛得問題、雖然能趕受到...」雖然字數不多,還是希望能校稿後再發。
二、專有名詞使用。
「鋁擠一體成形」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專有名詞對不起小弟才疏學淺不是很清楚,還請指教?
金屬加工通常分鑄造、鍛造、切削等等的方式,如果這裡的「鋁擠一體成形」是指鑄造,我還真第一次聽到。
然後專有名詞使用有固定的方式,文章中這邊廂「鋁擠一體成形」,那邊廂「一體成形鋁擠」,雖然都是同一個名詞,但專有名詞不能夠隨意調換。
想想看,「引擎」換成「擎引」,「手機」換成「機手」有誰聽得懂?甚至連詞意都完全不同。
如果是寫散文、抒情文之類的文章,為免用詞重複,是可以將某些詞性相同的文字交互使用,如「你」、「君」、「閣下」等。
但是這是一篇產業評論,要求的是正確、切實,專有名詞該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宜隨意使用。
然後,新的一體成形鋁製MB、MBP,並非使用「鋁擠一體成形(鑄造)」製程,而是金屬切削...人家蘋果官網都有影片...這真的錯很大...
之前就提過新聞報導最重要的是詳盡、確實,很顯然這篇未達標準,就別怪我放砲囉。
感謝您今天終於認真回文,而且沒有改用遊客帳號,謝謝指教,凡走過畢留下足跡,凡上網一定也會留下...IP
是在說我嗎哈哈哈~
如果不是你們謬誤那麼大誰要理你們阿,還不知反省。
回正題。
一、錯字。
「將天線嵌在金屬機身上造盛得問題、雖然能趕受到...」雖然字數不多,還是希望能校稿後再發。
二、專有名詞使用。
「鋁擠一體成形」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專有名詞對不起小弟才疏學淺不是很清楚,還請指教?
金屬加工通常分鑄造、鍛造、切削等等的方式,如果這裡的「鋁擠一體成形」是指鑄造,我還真第一次聽到。
然後專有名詞使用有固定的方式,文章中這邊廂「鋁擠一體成形」,那邊廂「一體成形鋁擠」,雖然都是同一個名詞,但專有名詞不能夠隨意調換。
想想看,「引擎」換成「擎引」,「手機」換成「機手」有誰聽得懂?甚至連詞意都完全不同。
如果是寫散文、抒情文之類的文章,為免用詞重複,是可以將某些詞性相同的文字交互使用,如「你」、「君」、「閣下」等。
但是這是一篇產業評論,要求的是正確、切實,專有名詞該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宜隨意使用。
然後,新的一體成形鋁製MB、MBP,並非使用「鋁擠一體成形(鑄造)」製程,而是金屬切削...人家蘋果官網都有影片...這真的錯很大...
之前就提過新聞報導最重要的是詳盡、確實,很顯然這篇未達標準,就別怪我放砲囉。
編輯加油,有很多地方還要多深入研究一下。
1. Exynos (Cortex A9) 和 Snapdragon S3 (Scorpion) 比起來不會比較省電。Dual-issue, in-order加上雙核心獨立調整時脈的設計讓Scorpion在架構上來說比較省電的。我身邊的人有SII也有Sensation,實際狀況也是正常使用下Sensation要省電。
2. hTC製造的第一支鋁鑄造手機確實是Nexus One。不管最終是掛誰的牌,都還是他們設計出來並委託某知名鋁加工廠製作的。即便到現在的Desire S和Sensation都還是有Nexus One的設計元素。
3. 大家所說的狗皮藥膏設計是因為金屬會屏蔽天線訊號,不是因為和人體接觸。hTC天線還是獨立的天線,並沒有使用鋁外殼做為天線。君不見Laptop為什麼A蓋金屬很多上緣或兩側(Vaio Z217)旁邊都還是要做塑料材質嗎?沒人用Laptop時手會放在A蓋上吧?iPad2 3G背蓋要挖一條塑料面放天線也是一樣道理。硬要說的話iPad2 3G也是狗皮藥膏設計。
4. 最後,堅持用金屬當然有他們的原因。東方市場或許沒這麼明顯,但西方市場對於金屬還是有偏好的。iPhone到iPhone 3G不也很多人在罵為什麼不是金屬機身了?如果MBP和MBA不是全鋁機身,願意拋棄熟悉的Windows界面跑去買Apple的客戶會少多少?Sony高階Laptop不也是很堅持要用鋁面的C蓋?如果設計上拋棄這個元素,天知道hTC還會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這樣跟Samsung、LG這種塑膠玩具手機很難做出鮮明的市場區隔和品牌印象了。
感謝您願意花時間一一指正小弟的錯誤而非謾罵,在此向您由衷的道謝致意。畢竟最近版上不寧靜,有位讀者"們"不斷地叫囂,讓編輯群的心情受到一些影響,但也許這就是網路時代的通病吧,向您這樣願意正向且點出問題並分析錯誤的熱心讀者,著實令人敬佩。
畢竟這個議題小弟也只是從先前累積的資訊去拼湊的,這些錯誤應該是因為小弟在這些領域還不夠透徹導致。
關於第三點方面,先前聽過天線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是說,先前部份鋁擠機型由於把天線嵌在金屬區塊,利用機身作為天線輔助,而手握持的時候,會因為手上的靜電改變金屬的增益值,請問這樣的訊息是相當嚴重的錯誤嗎...畢竟當時是在國內知名的天線測試實驗室所聽到,如果這些資訊是錯誤的,那看來當初介紹測試流程的工作人員算是誤我很久...
目前在市面上除了iPhone 4是將外殼金屬區塊作為天線的一部分,其他廠商的就算金屬區塊佔手機的大部分,仍會保留部分非金屬區塊來作為天線接收用,因此如果我們將手遮住天線部位也會影響其收訊品質,這就是所謂的屏蔽效應,而電梯內收不到訊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而至於改變增益值那位工作人員說的是沒錯,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如果編輯手邊有伸縮天線型的收音機,我們手握天線有時會讓收訊變好有時會變差,其原因就是因為人體接觸後改變了天線的增益值,進而影響收訊,尤其是進入數位化時代,天線晶片會根據天線形狀、材質、增益值等等條件作最佳化,所以當神體接觸到天線,往往會造成的是收訊變差。
因此,同樣都是死亡之握,但是iPhone 4與其他手機所造成收訊變差的成因其實是不同的。
編輯加油,有很多地方還要多深入研究一下。
1. Exynos (Cortex A9) 和 Snapdragon S3 (Scorpion) 比起來不會比較省電。Dual-issue, in-order加上雙核心獨立調整時脈的設計讓Scorpion在架構上來說比較省電的。我身邊的人有SII也有Sensation,實際狀況也是正常使用下Sensation要省電。
2. hTC製造的第一支鋁鑄造手機確實是Nexus One。不管最終是掛誰的牌,都還是他們設計出來並委託某知名鋁加工廠製作的。即便到現在的Desire S和Sensation都還是有Nexus One的設計元素。
3. 大家所說的狗皮藥膏設計是因為金屬會屏蔽天線訊號,不是因為和人體接觸。hTC天線還是獨立的天線,並沒有使用鋁外殼做為天線。君不見Laptop為什麼A蓋金屬很多上緣或兩側(Vaio Z217)旁邊都還是要做塑料材質嗎?沒人用Laptop時手會放在A蓋上吧?iPad2 3G背蓋要挖一條塑料面放天線也是一樣道理。硬要說的話iPad2 3G也是狗皮藥膏設計。
4. 最後,堅持用金屬當然有他們的原因。東方市場或許沒這麼明顯,但西方市場對於金屬還是有偏好的。iPhone到iPhone 3G不也很多人在罵為什麼不是金屬機身了?如果MBP和MBA不是全鋁機身,願意拋棄熟悉的Windows界面跑去買Apple的客戶會少多少?Sony高階Laptop不也是很堅持要用鋁面的C蓋?如果設計上拋棄這個元素,天知道hTC還會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這樣跟Samsung、LG這種塑膠玩具手機很難做出鮮明的市場區隔和品牌印象了。
感謝您願意花時間一一指正小弟的錯誤而非謾罵,在此向您由衷的道謝致意。畢竟最近版上不寧靜,有位讀者"們"不斷地叫囂,讓編輯群的心情受到一些影響,但也許這就是網路時代的通病吧,向您這樣願意正向且點出問題並分析錯誤的熱心讀者,著實令人敬佩。
畢竟這個議題小弟也只是從先前累積的資訊去拼湊的,這些錯誤應該是因為小弟在這些領域還不夠透徹導致。
關於第三點方面,先前聽過天線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是說,先前部份鋁擠機型由於把天線嵌在金屬區塊,利用機身作為天線輔助,而手握持的時候,會因為手上的靜電改變金屬的增益值,請問這樣的訊息是相當嚴重的錯誤嗎...畢竟當時是在國內知名的天線測試實驗室所聽到,如果這些資訊是錯誤的,那看來當初介紹測試流程的工作人員算是誤我很久...
算是勘誤XD,傳奇機的天線部分是藏在背後上下兩塊的黑色部分,與早期Nokia時代的8系列金屬機相同,跟IP4將天線嵌在金屬邊框而造成人體靜電干擾收訊不同,只是如果將傳奇機黑色那塊用手包覆住,所產生的遮蔽效應會比塑膠機來的明顯進而影響收訊
其次,基本上智慧型手機裡面又是3G wifi又還有CPU等零件在工作,相較於feature phone來說當然會產生不少的熱量,金屬外殼其實是兩面刃,雖說可以加速散熱,但相對使用者對於熱度的感受也會較高
當然我不認為使用金屬不好或是只用塑膠就沒質感,重點是機構設計得當且在組裝品質上作加強,自然會有質感出來
嚴格來說,hTC第一支金屬一體成形手機,算是Nexus one吧?
嚴格來說,hTC第一支金屬一體成形手機,算是Nexus one吧?
若要嚴格來說他不算吧 必竟是掛NEXUS名字的
還好EVO3D 背面用塑膠的了
而且質感做的也不錯
嗯.....其實還有一支WP7的 HTC Mozart也是一體成形喔......
htc第一隻wp7,知名度不低吧?賣的很差倒是真的..(望著桌上的莫札特)
HTC的Android手機 個人認為最好看的是EVO 3D...
HTC的Android手機 個人認為最好看的是EVO 3D...
我看法剛好跟你相反,不過HTC近期沒什麼好機就是了。
我也是用這支
看完終於比較了解為什麼手機用久了很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