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耳機聽音樂,為的是哪樁?(反正絕對不是為了潮...)

2011.08.22 04:22PM
是Intel 宣佈新 CEO 與總裁,兩人背景也許將決定 Intel 未來走向這篇文章的首圖

(照片取自La Rosita官網)

 週末的時候,受到一位朋友之邀去他家中聽一台有趣的東西,據說是法國的怪怪產品。後來到了朋友家,才知道這台神秘的機器居然是一台採用Airplay的無線DAC"La Rosita ZETA",小弟也是第一次玩Airplay,看到這怪怪產品也是興奮了一下。

就跟著說明書的指示,開啟無線,連線到這台機器上,然後搭配了一台耳機擴大器聽起音樂,一聽之下可真了不得!整個聲音的品質與層次相較直接把iPad連接到耳機擴大器好了相當多。不過平心而論,其實這是有點多此一舉的,畢竟雖然無線了,但是人還是得坐在耳機擴大器前聽音樂。

不過這當然也是我們兩個錯誤使用的結果,畢竟那台法國貨,是他老爸躺在客廳沙發聽喇叭用的...用無線聽音樂一直發展到現在,到底為了什麼而要用無線聽音樂?

跳轉算是筆者用耳機的觀點,寫一些個人觀察跟想法...

f130dbb68cea132a18aa83e097baa2a5

用無線技術聽耳機,在無線電通訊還不是很普及的時候,可以從紅外線耳機開始,而紅外線技術至今也還常被用在大型會議廳的翻譯系統;不過紅外線的老問題就是除了頻寬以外,還有嚴重的指向性問題,例如在演講會場,一般都是從天花板往下發射信號,只要把接收器位置別的不好,就會收不到訊號。

eefb39a75e60714cf7fb365f11c34518

接下來就是開始導入無線技術,在還未標準化前,一般的無線耳機都是採用2.4GHz的頻段加上自己標準,雖然無線化解決指向性問題,不過由於各家都是使用自主的技術,幾乎是沒有相容性可言,所以一套品牌專屬的無線設備也只能相容自家所推出的擴充耳機組合。

67bbf83edc7c7a269712e3ba88cc5e34

藍牙的A2DP是個好的開始,卻也是惡夢的開始,雖然藍牙A2DP標準使無線耳機開始出現通用性,不過早期藍牙技術有許多跨廠牌的相容性問題,導致早期藍牙耳機的配對有時候還要看運氣,特定品牌的晶片配對品質永遠不佳,而且受限於藍牙早期頻寬不足,A2DP傳送的聲音訊號是已經被壓縮過的,也連帶影響到聲音品質。

照片這隻耳機對筆者來說一直都很經典,這款由Etymotic Research推出的ER8,也是被戲稱為"麻將棋"的藍牙耳機,Etymotic為了解決配對問題,以及早期iPod並未搭載藍牙技術,索性推出與ER8成套的藍牙Dongle,降低配不佳間接影響聲音品質的可能。雖然長得有點不好看,不過ER8在當時的藍牙立體聲耳機的音質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249331feb4b851a703baa6e70143c6fe

既然藍牙立體聲耳機的訊號有經過壓縮,對於追求音質的人自然不是好選擇,所以2.4GHz又有機會復甦,照片上這款TDK TH-WR700所使用的Kleer技術,就是由TI德州儀器推出的2.4GHz音訊技術,特別標榜音訊採用未壓縮直接傳輸,而且基於標準化,一個發射器可以同時連接6個具備Kleer技術的產品,理論上還可以跨品牌連接。

不過這項技術還是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Kleer並非被整合在現有無線裝置的晶片中,必須額外安裝如照片的發射器,對一般的使用者還是稍嫌不便了些。

而另一方面,由蘋果主導的Airplay雖也是基於2.4GHz,不過Airplay利用的是基於WiFi Direct的方式,等於是把原本拿來進行網路連線的WiFi網路用於傳送音訊,並且是純粹的傳送數位訊號,解碼的地方則由接收端負責,所以理論上只要接收器上面搭載的DAC(數位類比轉換)晶片夠高檔,音質要輕易的超越原本的iOS設備不是問題。

然而目前Airplay還未被使用在耳機上,筆者倒是比較意外;目前支援Airplay技術的設備通常還是以喇叭或是如筆者在朋友家中看到的無線DAC居多。筆者看了一下La Rosita Zeta的架構,基本上已經等同是一台無線AP,也許目前要將這個架構縮小到耳機還有一定困難吧?

a132bc64bf2e710603b746a4f35a0d95

當然,藍牙聯盟也不是笨蛋,傳統藍牙至今早已邁入2.1規範,傳輸速度也少說有2Mb以上,藍牙聯盟成員中的CSR原本就是音訊的大廠,決定把先前用在錄音是的標準導入到消費性市場,滿足對音質更重視的族群,也就是這個aptX標準。

aptX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先前A2DP採用壓縮音訊的方式,改以更先進的邏輯,相較先前A2DP為16Bit 44.1kHz,atpXaptX可以在無損模式下傳輸達24Bit 96kHz的音訊品質。而目前已經有如照片這款來自Sennheise電競耳機,以及三星、Nokia等廠商開始導入,而蘋果最近也入主藍牙聯盟董事會,搞不好很快就會開始支援這項技術標準。

為何要無線聽音樂?終究還是為了方便,因為多了一條線,總是比較麻煩,而且還要擔心線會被鉤到的問題。不過對於以鑑賞角度聽音樂的人而言,無線技術由於傳輸標準的限制,過去給人一種不管怎樣都比不過有線的刻板印象。

然而可以看到,無線耳機的技術標準也越來越進步,甚至也突破一般人能夠察覺的聆聽響頻範圍,也許高品質的無線耳機也不再是夢想了。不過對於發燒音樂鑑賞玩家,耳機線往往被視為調音的手段,但是無線化以後,耳機的聲音詮釋就變得一翻兩瞪眼,對那些發燒友應該還是很難接受吧。(笑)

9 則回應

  • lak

     居然今天才看到這篇文章,真是失禮...

    小弟本人是用 Philips SHB900 無線耳機,不過可能是我是個木耳吧,直到今天我還是覺得音質我很能接受,唯一讓我比較不滿意的是它的耳罩實在太小了。

    有沒有大大能推一隻耳罩大一點的 BT 耳機呀!!!!

    2012-03-16
  • Chevelle.fu wrote:
    但是無線化以後,耳機的聲音詮釋就變得一翻兩瞪眼,對那些發燒友應該還是很難接受吧。(笑)

     

    也不一定喔...

    http://www.hifi.com.tw/adm_product/ad_prodshow.php?txtCateuniq=52&txtBranuniq=40

    我是沒實際聽過啦...不過目前沒看到什麼在發燒友中不好的評價...

    2011-08-23
  • 藍芽的通用化, 比看到 五星物語最終話 更加困難.

    PC產業內的裝置已經不知道轉了好幾個世代了, 藍芽還在講電話, 配對上打轉.

    我只是卑微的想要找3.0+HS dongle, 音樂用無線耳機啊....

     

    2011-08-22
    • 俊逸桑 wrote:

      藍芽的通用化, 比看到 五星物語最終話 更加困難.

      PC產業內的裝置已經不知道轉了好幾個世代了, 藍芽還在講電話, 配對上打轉.

      我只是卑微的想要找3.0+HS dongle, 音樂用無線耳機啊....

       

       

       其實這個問題是被WiFi聯盟卡死了,藍牙3.0+HS的本質就是傳統藍牙搭配802.11模組,簡單說就是一套藍牙加上WiFi的組合模組,不過目前這樣的模組的微型化還有待強化,只要看筆電就知道,目前的無線模組加上天線的尺寸,即便作到Dongle的尺寸,用於藍牙3.0+HS傳說也很難理想。

      舉例來說,市售的WiFi Dongle用於充當無線網路接收雖然效果不錯,但是用於作為基地台,涵蓋範圍以及穿透率卻不盡理想,而且藍牙與802.11都是基於2.4GHz,天線設計要解決同頻干擾的問題,也是目前藍牙3.0+HS的Dongle還未普及的關鍵。至於筆電,由於有許多的空間可以配置天線,天線干擾的問題自然就少了許多。

      2011-08-22
  •  atpX可以在無損模式下傳輸達24Bit 96kHz的音訊品質(應是aptX)

    2011-08-22
    • 陳式馬 wrote:

       atpX可以在無損模式下傳輸達24Bit 96kHz的音訊品質(應是aptX)

       

       感謝感謝

      2011-08-22
  • 我08年的時候在日本有買一套SONY無線耳機MDR-DS7000,號稱可以模擬七聲道,改天拿給 Chevelle.fu測試一下~~我是木耳沒什麼感覺,但聽的時候是很爽就是啦!

    2005年五月十日我寫下第一篇文章的時候,Engadget中文版正式誕生,整整六年我已經寫8,210篇文章,換算成九十五萬七千四百十七個字,不能算是科技媒體界的老兵,但也算刻鑿了一點痕跡。現在從癮科技重新出發!

     

    2011-08-22
    • atticus wrote:

      我08年的時候在日本有買一套SONY無線耳機MDR-DS7000,號稱可以模擬七聲道,改天拿給 Chevelle.fu測試一下~~我是木耳沒什麼感覺,但聽的時候是很爽就是啦!

       

       這應該是不必了XD,聽到7聲道大概就知道它目標市場是家庭劇院而非音樂鑑賞,這兩類耳機的需求是有些差異在的^^

      2011-08-22
  •  drs3000c用户表示想要半夜爽ps3又不跟老妈吵架就只有这个途径啦

    201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