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天前開車從家裡出發,跟老婆帶小女兒到醫院做復健,習慣性地打開收音機,好死不死的,迎面而來的歌就是近日在網路上被「猛烈」討論的復古懷舊大作「唸你」,車內三人認真聽完整首歌,最後DJ的評語是「不管怎樣,他真的紅了」。而自認音癡,絕對不上KTV浪費錢當分母的老婆也忍不住說「這歌我也可以唱吧」,於是就自己唱了起來,非常罕見地完全沒有走音!
我想你應該也有這種經歷:就是有那麼一陣子,腦中不斷奏起某段旋律、某首歌,也不一定非常喜歡,甚至可能覺得厭惡,但就是甩不掉,不斷在頭殼裡頭迴響著。耳蟲歌(Earworms)這詞就是用來形容這種情形,將其比喻為耳朵裡頭的蟲,掏不出來,還一直鑽來鑽去。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Oliver Sacks在他的書《MUSICOPHILIA》裡頭就討論過耳蟲歌,舊金山的探索博物館(Exploratorium)網站上還有專題介紹呢。
他們的研究分兩個部份,首先是透過問卷調查100多名鐵道旅客、公園裡的學生或遊客,另一部份是請12名研究參與者針對耳蟲歌寫四個星期的日記。儘管沒有特別針對有音樂專長的人做調查,他們發現一般以為具有音樂專長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耳蟲歌症狀的假設是錯誤的,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音樂專長,都普遍會發生這種情形,比率沒有顯著差異。但他們也發現,認為音樂很重要的人比較容易被某首歌塞住腦袋。
許多人在評論這種現象時,會將這不愉快的感覺與強迫症中所說的侵入思想(intrusive thoughts,非自願,不愉快的思想)一併而論,然而根據Beaman跟Williams的研究,僅少數受訪者表達這樣的看法,而且僅有很少的耳蟲歌症狀會在同一天重複發生,絕大多數隔天就消失了。不過耳蟲歌跟侵入思想還是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我們都會想要擺脫它,結果反而是,當我們愈試著在腦中哼另外一首歌試圖排擠它的時候,原本的耳蟲歌症狀反而會更嚴重,更難擺脫。
100多位的一般受訪者表示一旦耳蟲歌響起,通常要幾個小時才會消失,不過寫日記組的受試者平均紀錄則是27分鐘,短了許多。研究者也想知道哪些類型或具備什麼樣特色的歌比較有潛力成為耳蟲歌,雖然受訪者的回答範圍很廣,不過歸納來說,曝露時間愈長、這首歌結構愈簡單、裡頭的旋律愈是重複,就愈有可能佔據你的腦!(不得不說劉家昌先生真是行)
好了,我現在要去查查我的字典裡有沒有放棄了…如果你因為看了這篇文章而症狀更嚴重…我也只能說節哀了,唯一的救贖就是去買一張CD…我想裡頭應該有很多足以匹敵「唸你」的好歌吧…Orz
參考資料:
1.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Earworm – the song that won’t get out of your head
2.Beaman CP, & Williams TI (2009). Earworms (‘stuck song syndrome’): Towards a natural history of intrusive though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London, England : 1953) PMID: 19948084
5 則回應
這種歌就是大宇宙的電波啦~~~
我今天才知道劉子千是男的不是女的...
前一陣子確實是會有這首歌的魔音穿腦
不過後來我努力 用力的不斷聽蕭煌奇的專輯
三天就將魔音轉換成蕭煌奇了^^
我個人的經驗就實證了這項研究了,雖然已經好幾天沒聽這首歌曲了,但腦中還是不斷浮現這首歌曲的旋律,恐怖的是,我心中還不會覺得很難聽,是記憶幫我把難聽的部分消滅了嗎?
另外,我在想,以理性的角度來看,臉書上面的資訊大部分都不是太有營養(相對於其他的內容來說),但作事做到一半就會不自覺的想要開啟臉書這種症頭,而且如果要用自己的意志力去關掉它的話,就會有一種戒煙或戒酒的不適症,下一次Portnoy也專文探討一下吧~~~~~~
來吧...聽著Worder Girls...給她們洗腦吧...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