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週末會把過去自己(atticus)流落各地的文章拿回來癮科技,有的文章時間久遠,可能尚失時效性,但以觀點來說,還是具有討論的地方喔!
個人和一群在癮科技的重度使用者3C產品購買決策行為,在這裡也和大家分享一下,依序如下:
以自己的經驗來說,有很多朋友購買3C產品的時候會問我買哪一款產品比較好,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子。比較有概念或有作功課的買家,會問我哪一款筆電是否值得購買,例如上圖這個讀者,會問我 Acer Aspire TimeLine 適不適合買?當時的時間點是七月,以我的瞭解的知識判定,當時 CULV 的機種都還沒推出,包括 Lenovo U350, ASUS UX30 和 MSI X340 都還沒上市。所以等同一等級的機型推出後,我才會想要確定要買哪一款筆記型電腦。
這是另一個朋友提出購買筆電的問題,包括想要的外型、使用情境和預算都有提供。我喜歡這樣提出需求的朋友,可以讓我盡情的解答:最開始,我會以心中長期印象(包括品牌和產品本身)提出,最不考慮的是產品推出的時程,所以就算連推出已經一年的 Toshiba M800 都是我覺的理想的品牌。接著我會針對某一個需求者喜歡的品牌從中選出一台我覺的最適合的產品。最後則不管需求者的想法,從自己最喜歡的產品中選出一台給需求者。

從前從前我們家一位編輯(就是那顆冰涼的...)幫他剛上大學弟弟選筆電的時候在癮科技上提出的問題:「最適合大學新生的三萬元筆電?」很意外的是,原本不數Windows 體系的 Macbook 榮登榜首,這也證明這兩年蘋果電腦確實在擴張版圖。但從讀者留言來看,有個更有趣的回答是:不要買一般筆電,而是買一台功能強大的桌上型電腦(約一萬七元),再用剩下來的錢來買小筆電,不用買功能好的小筆電,可帶可開機就行啦!

最後這張投影片別具價值,這是我分析癮科技半年來玩家透過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如N97)而進入癮科技的排名順序。從手機這個領域來看,出乎我意料之外原本大家都不看好的 Nokia N97 盡然高達第一名。畢竟在觸控手機來說,Nokia 在技術能力上並不如下面排名的 Hero, iPhone 3GS 和 HTC Magic(好久以前的分析了...只有3GS到現在還在賣耶...)。
電腦方面,微軟 Windows 7 果然是眾所期待,未來作業系統領域微軟還會稱霸一段時間。另一個令我意外的點是,以外型取勝的 ASUS 貝殼機和 SONY Vaio P 筆電居然高居排行榜前面名次。

所以從我個人來看,在科技重度使用者來說,同等級產品推出齊全了才會下定決策;長期良好的品牌印象是我推薦購買的保證;真正產品力很強的產品我在剛上市時候才會推薦這個產品。從一群重度使用者來看,大家幾乎不會推薦最新的產品;產品有夠趣,討論話題會一直延續下去;產品上市一個月到八個月為重度使用者最注目的時候。
整理一些重度使用者的行為決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至於幫助在哪個地方,大家就自己延伸囉~
8 則回應
要想想想想想很久.... 等到真買了,又開始看下一台了.... >_<"
我也不會買最新的產品,通常都會等上4~6個月,等夠多mobile 01的白老鼠實驗後我再來決定要不要買,
一樣也是尋找負評來決定要不要購買
評估是"需要"還是"想要".
-> 尋找當今"機皇".
-> 尋找負面評估, 寧可錯殺, 不可放過.
我個人的決策方式是這樣子的:
預估五年內的自身的需求→直接購買超出該需求一截的機種→使用超過五年(期間繼續預估下一個五年的需求,並存錢)→Loop
圖片中出現AXL的Logo....
"running man brand character"
http://www.logodesignlove.com/aol-logo
圖片中出現AXL的Logo....
"running man brand character"
http://www.logodesignlove.com/aol-logo
對嘿... 我覺得分家了, 最好還是小心這些細節
第一張圖下面綠色 同等"急"的產品
第一張圖下面綠色 同等"急"的產品
所以癮科技的 "錯字" 是從 atticus 就開始了 XD
by the way, 其實很多時候, 別人會詢問要推薦什麼, 通常不會推最新的理由, 要嘛就是新的比較貴, 使用者還不夠多, 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bug還不知道, 再來是, 也許再過幾個月, 會有其它更好或相近的產品會出來, 也許價格上會有一點優勢
通常是, 對產品相對瞭解比較多的人, 反而, 在購買行為上會顯得相對保守, 當然有時候對於某些產品, 也會是熱血衝昏頭就是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