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智慧手機跟平板用的處理器真的是爆炸性成長阿,雖然說PS3跟360的GPU也有點年紀,不過18個月以內可以追上真的夠可怕了! 新聞來源:electronista
產業消息 智慧型手機 現在智慧手機跟平板用的處理器真的是爆炸性成長阿,雖然說PS3跟360的GPU也有點年紀,不過18個月以內可以追上真的夠可怕了! 新聞來源:electronista 9 則回應 Chevelle.fu 電子時報的產業八卦,看看就好:2011年底開始量產PS4如果覺得太扯,就看裡面提到哪些關鍵組件,大概就是某幾家廠商想要炒股票了 2011-07-04 Chevelle.fu 其實目前已經有個很好的範例透露出ARM架構圖形效能的曙光,就是PS Vita,Vita所採用的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 SGX543MP4架構,這個架構與Apple A5的GPU基本相同,不過A5採用雙GPU,而Vita上的GPU則是4GPU。但是目前來說,雖然iPad2以及ViataVita展示驚人的效果,不過這兩顆應用處理器是有些隱憂的。伴隨著效能提昇,架構日益複雜,製程卻成為最大的門檻;A5雖然效能相較A4進步神速,但體積卻也比起A4更大,對於平板可能影響不大,但對於空間錙銖必較的手機,些微的尺寸增加都會影響電路板設計。 2011-07-04 Nick_Tesla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2011-07-04 Nick_Tesla Chevelle.fu wrote:Nick_Tesla wrote:Chevelle.fu wrote:Nick_Tesla wrote: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哦~ 真有趣。 附帶一提,剛剛看到NVIDIA連Tegra 3都還沒發表,已經開始透露Tegra 4 Wayne(蝙蝠俠)的細節,據說會導入Cortex-A15,並且GPU架構使用至少24個支援DX11以及CUDA運算的流處理器。NV有點像是想利用CUDA技術彌補ARM架構在處理效能方面還難以與主流x86處理器抗衡的缺憾。 嗯,有了CUDA,或許可以幫些開發者更容易達到“引擎全開”目標。 2011-07-04 Chevelle.fu Nick_Tesla wrote:Chevelle.fu wrote:Nick_Tesla wrote: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哦~ 真有趣。 附帶一提,剛剛看到NVIDIA連Tegra 3都還沒發表,已經開始透露Tegra 4 Wayne(蝙蝠俠)的細節,據說會導入Cortex-A15,並且GPU架構使用至少24個支援DX11以及CUDA運算的流處理器。NV有點像是想利用CUDA技術彌補ARM架構在處理效能方面還難以與主流x86處理器抗衡的缺憾。 2011-07-04 Nick_Tesla Chevelle.fu wrote:Nick_Tesla wrote: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哦~ 真有趣。 2011-07-04 Chevelle.fu Nick_Tesla wrote: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2011-07-04 Chevelle.fu 先回歸新聞議題,智慧手機跟平板的發展,應該要歸功於蘋果跟Google。如果沒有iPhone,智慧手機還在繼續載浮載沉;沒有Android,這些手機廠商就不會拼了命使用各種方式差異化,而晶片製造商為了提供客戶差異化服務,也加速效能與架構的發展。現在可以說正是處於ARM架構晶片爆炸性成長的轉捩點,其實可以回想一下,從第一款Android手機G1所使用的晶片,與同樣是由高通提供晶片的Sensation感覺機,兩者在效能方面有多大的進步幅度,而續航力卻絲毫不受影響,甚至更省電。當然如果比較耗電的話,很多都是因為手機效能變高、變得更好玩,導致手機的使用亮變大,間接影響續航力了XD當然ARM架構應用處理器市場的GPU也不只有AMR Mali,還有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架構,目前有Apple蘋果、TI德州儀器採用,高通則握有來自前ATi行動圖形的Adreno架構,當然也少不了來自PC GPU的NVIDIA的Tegra。至於誰會先超過05、06年推出的遊戲機效能,誰也不敢打包票;不過以目前的發展速度,18個月應該是不成問題。 2011-07-04 Chevelle.fu 另外也補上相關新聞,微軟Windows Phone "芒果"已經不再對遊戲設定30fps的限制,將來WP7遊戲可以使用60fps嚕。 新聞來源:CN Beta 2011-07-04
9 則回應
電子時報的產業八卦,看看就好:2011年底開始量產PS4
如果覺得太扯,就看裡面提到哪些關鍵組件,大概就是某幾家廠商想要炒股票了其實目前已經有個很好的範例透露出ARM架構圖形效能的曙光,就是PS Vita,Vita所採用的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 SGX543MP4架構,這個架構與Apple A5的GPU基本相同,不過A5採用雙GPU,而Vita上的GPU則是4GPU。
但是目前來說,雖然iPad2以及
ViataVita展示驚人的效果,不過這兩顆應用處理器是有些隱憂的。伴隨著效能提昇,架構日益複雜,製程卻成為最大的門檻;A5雖然效能相較A4進步神速,但體積卻也比起A4更大,對於平板可能影響不大,但對於空間錙銖必較的手機,些微的尺寸增加都會影響電路板設計。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
(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
(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
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
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
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哦~ 真有趣。
附帶一提,剛剛看到NVIDIA連Tegra 3都還沒發表,已經開始透露Tegra 4 Wayne(蝙蝠俠)的細節,據說會導入Cortex-A15,並且GPU架構使用至少24個支援DX11以及CUDA運算的流處理器。NV有點像是想利用CUDA技術彌補ARM架構在處理效能方面還難以與主流x86處理器抗衡的缺憾。
嗯,有了CUDA,或許可以幫些開發者更容易達到“引擎全開”目標。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
(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
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
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
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哦~ 真有趣。
附帶一提,剛剛看到NVIDIA連Tegra 3都還沒發表,已經開始透露Tegra 4 Wayne(蝙蝠俠)的細節,據說會導入Cortex-A15,並且GPU架構使用至少24個支援DX11以及CUDA運算的流處理器。NV有點像是想利用CUDA技術彌補ARM架構在處理效能方面還難以與主流x86處理器抗衡的缺憾。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
(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
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
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
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哦~ 真有趣。
真誇張,以前也麼想到ARM架構會被用到這種程度。
(我猜Viata是Sony PS Vita吧)
哈,不好意思又多打了字進去了...
週五要去跟ARM的彭有吃飯,到時候再跟他聊聊一些近況^^
ARM的作法是螞蟻雄兵戰術,本體不足的地方,靠不同的方式彌補
例如用處理器解影片不給力,那就直接在架構中多掛硬體解碼核心之類的戰術XD
先回歸新聞議題,智慧手機跟平板的發展,應該要歸功於蘋果跟Google。
如果沒有iPhone,智慧手機還在繼續載浮載沉;沒有Android,這些手機廠商就不會拼了命使用各種方式差異化,而晶片製造商為了提供客戶差異化服務,也加速效能與架構的發展。
現在可以說正是處於ARM架構晶片爆炸性成長的轉捩點,其實可以回想一下,從第一款Android手機G1所使用的晶片,與同樣是由高通提供晶片的Sensation感覺機,兩者在效能方面有多大的進步幅度,而續航力卻絲毫不受影響,甚至更省電。當然如果比較耗電的話,很多都是因為手機效能變高、變得更好玩,導致手機的使用亮變大,間接影響續航力了XD
當然ARM架構應用處理器市場的GPU也不只有AMR Mali,還有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架構,目前有Apple蘋果、TI德州儀器採用,高通則握有來自前ATi行動圖形的Adreno架構,當然也少不了來自PC GPU的NVIDIA的Tegra。至於誰會先超過05、06年推出的遊戲機效能,誰也不敢打包票;不過以目前的發展速度,18個月應該是不成問題。
另外也補上相關新聞,微軟Windows Phone "芒果"已經不再對遊戲設定30fps的限制,將來WP7遊戲可以使用60fps嚕。
新聞來源:CN 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