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DCView
產業消息 Olympus 單眼相機 新聞來源:DCView 猜你喜歡 [免費報名] 2025年度雲端盛會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高效運算」背後的祕密武器:液冷散熱論壇揭曉未來基礎建設關鍵 13 則回應 Chevelle.fu NEXT Gadget有動手玩了,有影片的呦:請看這邊^^ 2011-06-30 Chevelle.fu 大家來看宮崎葵XD,第三世代Pen官網上線嚕:請點這裡 2011-06-30 奕之華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2011-06-30 奕之華 Nikita Leung wrote:奕之華 wrote: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那個是G/GH系列,他們的機身都和GF存在差距,而且GF系列的發展很怪,GF2和GF1,已經像完全脫離關係一般,GF3再與前代更脫離... 不是G/GH喔,正如另一位所說的,是近於GF設計的機種。其實個人是認為,既然會有G / GH,那GF一分為二,其實也算是合理的(會不會真的有?那就等以後來看看吧)。我只能說Sony的NEX對於各家所造成的衝擊真的很明顯。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2011-06-30 Chevelle.fu Nikita Leung wrote:奕之華 wrote: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那個是G/GH系列,他們的機身都和GF存在差距,而且GF系列的發展很怪,GF2和GF1,已經像完全脫離關係一般,GF3再與前代更脫離... GF系列像是個實驗,實驗精簡化的產品線可以到什麼程度。Panasonic似乎也說過還是會推出較接近GF1的另一個產品線,反而比較尷尬的是G跟GH,私認為G跟GH很可能會合併,然後一台承襲GF1的機器會出現,當真正的中階系統之類。 2011-06-30 Nikita Leung 奕之華 wrote: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那個是G/GH系列,他們的機身都和GF存在差距,而且GF系列的發展很怪,GF2和GF1,已經像完全脫離關係一般,GF3再與前代更脫離... 2011-06-30 吼吼ー 單純從外觀來說的話...E-P3:就跟E-P1 E-P2差不多,不過把閃燈加進去了。E-PL3:可翻螢幕、右邊的按鍵配置、外接式閃光燈,一整個就是抄NEX抄很大 囧E-PM1:看起來就像把一台安桌椅的塞進可換鏡頭的相機殼中...orz 2011-06-30 Chevelle.fu 這次OM很強打對焦速度,看來是被激到嚕!E-P3沒啥感覺,就是個經典傳承 E-PL2主要改變是加入翻轉LCD,比較大的改進應該是塑料感沒那麼重了,不過拿掉內閃... E-PM1根本就是可換鏡的傻瓜機了,保留防手振,但一切簡化,一樣也沒內閃 戰力分析:E-P3毫無疑問還是主打高階跟高質感,E-PL2則是功能完整的主流機型,E-PM1是給單純想按快門又要高畫質的消費者。不過筆者個人偏好Pana的戰術,同樣是主打入門,好歹保留內閃阿...總覺得需要用的時候還要接外閃有點偏離隨身機的初衷了。雖然GF3拿掉外閃熱靴,不過這個族群有多少人會多帶外閃哩? 當然這是筆者個人使用習慣的推斷啦,畢竟Pen系列的外觀就夠吸引人嚕。 2011-06-30 Nikita Leung Chevelle.fu wrote: 這次OM很強打對焦速度,看來是被激到嚕!E-P3沒啥感覺,就是個經典傳承 E-PL2主要改變是加入翻轉LCD,比較大的改進應該是塑料感沒那麼重了,不過拿掉內閃... E-PM1根本就是可換鏡的傻瓜機了,保留防手振,但一切簡化,一樣也沒內閃 戰力分析:E-P3毫無疑問還是主打高階跟高質感,E-PL2則是功能完整的主流機型,E-PM1是給單純想按快門又要高畫質的消費者。不過筆者個人偏好Pana的戰術,同樣是主打入門,好歹保留內閃阿...總覺得需要用的時候還要接外閃有點偏離隨身機的初衷了。雖然GF3拿掉外閃熱靴,不過這個族群有多少人會多帶外閃哩? 當然這是筆者個人使用習慣的推斷啦,畢竟Pen系列的外觀就夠吸引人嚕。 唔...其實我覺得Olmypus的重點,大概是將m4/3系統的產品線分佈完善起來E-P3,主力是較高階的用家,功能沒有缺失之餘,保持經典的造型,留住或吸引前代的用戶升級E-PL3則鎖定中階用戶巿場,希望擁有較便宜的機種,功能又不會欠缺太多,中規中矩的路線E-PM1則會主打低消費或女性用戶,售價不高,機身小巧,容易操作我認為此佈局相比P廠的GF3,感覺更為良好...GF3的機身太細小,手掌較大的男生就覺得不舒服,擴充能力又不及前輩,更枉論觸屏取代輪盤的操作,相信某些人會覺得是倒退的概念...無疑,GF3會更吸引女性的注意,不過對於已擁有GF1的用家,絕對不會成為升級的選擇;倒過來說,Olmypus將產品線分清楚,用家想升級或更換也可以,戰術上較為有利 2011-06-30 Max Wu 我想找一台可以防水防震的上山下海機,有人有推薦的嗎?一般DC就可以了,我不是攝影狂熱者。 2011-06-30 Chevelle.fu Max Wu wrote: 我想找一台可以防水防震的上山下海機,有人有推薦的嗎?一般DC就可以了,我不是攝影狂熱者。 Pentax的Optio WG-1 GPS/WG-1如何?根本就是G-Shock XDD 2011-06-30 Chevelle.fu 新鏡頭+1,M.ZUIKO DIGITAL 45mm F1.8:Watch.Impress 新一代Kit,M.ZUIKO DIGITAL 14-42mm F3.5-5.6 II R、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5.6 R:Watch.Impress 2011-06-30 Chevelle.fu 其他網站的資料連結,可以參考一下規格跟價格還有找照片^^Pen E-P3的資料:Impress.Watch、Dpreview Pen Lite E-PL3的資料:Impress.Watch Pen mini E-PM1的資料:Impress.Watch Lite跟mini的資料Dpreview都放在一篇:Dpreview 還有一顆新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mm F2:Impress.Watch、Dpreview 2011-06-30
13 則回應
NEXT Gadget有動手玩了,有影片的呦:請看這邊^^
大家來看宮崎葵XD,第三世代Pen官網上線嚕:請點這裡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那個是G/GH系列,他們的機身都和GF存在差距,而且GF系列的發展很怪,GF2和GF1,已經像完全脫離關係一般,GF3再與前代更脫離...
不是G/GH喔,正如另一位所說的,是近於GF設計的機種。其實個人是認為,既然會有G / GH,那GF一分為二,其實也算是合理的(會不會真的有?那就等以後來看看吧)。
我只能說Sony的NEX對於各家所造成的衝擊真的很明顯。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那個是G/GH系列,他們的機身都和GF存在差距,而且GF系列的發展很怪,GF2和GF1,已經像完全脫離關係一般,GF3再與前代更脫離...
GF系列像是個實驗,實驗精簡化的產品線可以到什麼程度。Panasonic似乎也說過還是會推出較接近GF1的另一個產品線,反而比較尷尬的是G跟GH,私認為G跟GH很可能會合併,然後一台承襲GF1的機器會出現,當真正的中階系統之類。
GF3之外,應該還會有新的一條線吧,我印象中有看過這樣的新聞。至於產品線完善……老實說,高階也不太高階,很明顯就是硬要切出中、高兩階,這叫很爛的產品區隔。希望之後真正能把Pen系列再提升到一個層次,當然,也更希望低階的能夠更低階,將M43發揚光大。
那個是G/GH系列,他們的機身都和GF存在差距,而且GF系列的發展很怪,GF2和GF1,已經像完全脫離關係一般,GF3再與前代更脫離...
單純從外觀來說的話...
E-P3:就跟E-P1 E-P2差不多,不過把閃燈加進去了。
E-PL3:可翻螢幕、右邊的按鍵配置、外接式閃光燈,一整個就是抄NEX抄很大 囧
E-PM1:看起來就像把一台安桌椅的塞進可換鏡頭的相機殼中...orz
這次OM很強打對焦速度,看來是被激到嚕!
E-P3沒啥感覺,就是個經典傳承
E-PL2主要改變是加入翻轉LCD,比較大的改進應該是塑料感沒那麼重了,不過拿掉內閃...
E-PM1根本就是可換鏡的傻瓜機了,保留防手振,但一切簡化,一樣也沒內閃
戰力分析:E-P3毫無疑問還是主打高階跟高質感,E-PL2則是功能完整的主流機型,E-PM1是給單純想按快門又要高畫質的消費者。不過筆者個人偏好Pana的戰術,同樣是主打入門,好歹保留內閃阿...總覺得需要用的時候還要接外閃有點偏離隨身機的初衷了。雖然GF3拿掉外閃熱靴,不過這個族群有多少人會多帶外閃哩?
當然這是筆者個人使用習慣的推斷啦,畢竟Pen系列的外觀就夠吸引人嚕。
這次OM很強打對焦速度,看來是被激到嚕!
E-P3沒啥感覺,就是個經典傳承
E-PL2主要改變是加入翻轉LCD,比較大的改進應該是塑料感沒那麼重了,不過拿掉內閃...
E-PM1根本就是可換鏡的傻瓜機了,保留防手振,但一切簡化,一樣也沒內閃
戰力分析:E-P3毫無疑問還是主打高階跟高質感,E-PL2則是功能完整的主流機型,E-PM1是給單純想按快門又要高畫質的消費者。不過筆者個人偏好Pana的戰術,同樣是主打入門,好歹保留內閃阿...總覺得需要用的時候還要接外閃有點偏離隨身機的初衷了。雖然GF3拿掉外閃熱靴,不過這個族群有多少人會多帶外閃哩?
當然這是筆者個人使用習慣的推斷啦,畢竟Pen系列的外觀就夠吸引人嚕。
唔...其實我覺得Olmypus的重點,大概是將m4/3系統的產品線分佈完善起來
E-P3,主力是較高階的用家,功能沒有缺失之餘,保持經典的造型,留住或吸引前代的用戶升級
E-PL3則鎖定中階用戶巿場,希望擁有較便宜的機種,功能又不會欠缺太多,中規中矩的路線
E-PM1則會主打低消費或女性用戶,售價不高,機身小巧,容易操作
我認為此佈局相比P廠的GF3,感覺更為良好...
GF3的機身太細小,手掌較大的男生就覺得不舒服,擴充能力又不及前輩,更枉論觸屏取代輪盤的操作,相信某些人會覺得是倒退的概念...無疑,GF3會更吸引女性的注意,不過對於已擁有GF1的用家,絕對不會成為升級的選擇;倒過來說,Olmypus將產品線分清楚,用家想升級或更換也可以,戰術上較為有利
我想找一台可以防水防震的上山下海機,有人有推薦的嗎?一般DC就可以了,我不是攝影狂熱者。
我想找一台可以防水防震的上山下海機,有人有推薦的嗎?一般DC就可以了,我不是攝影狂熱者。
Pentax的Optio WG-1 GPS/WG-1如何?根本就是G-Shock XDD
新鏡頭+1,M.ZUIKO DIGITAL 45mm F1.8:Watch.Impress
新一代Kit,M.ZUIKO DIGITAL 14-42mm F3.5-5.6 II R、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5.6 R:Watch.Impress
其他網站的資料連結,可以參考一下規格跟價格還有找照片^^
Pen E-P3的資料:Impress.Watch、Dpreview
Pen Lite E-PL3的資料:Impress.Watch
Pen mini E-PM1的資料:Impress.Watch
Lite跟mini的資料Dpreview都放在一篇:Dpreview
還有一顆新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mm F2:Impress.Watch、D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