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來臨

by atticus
2010.09.30 08:27AM
新.媒體時代來臨

 

Angel關掉眼前的電視而看到起了手上iphone的影片,這件事情相當具有時代性!

  1. 沙發馬玲薯、被動選擇媒體時代可能結束,主動選擇影片時代來臨
  2. Google/Apple/9x9 TV機會大
  3. 使用的載具和軟體仍然是關鍵,目前跑最快的還是蘋果(介面)、技術速度則是Google

 

4 則回應

  • 這幾天公司內部討論串有趣的來回:

    根據Forrester Research公司,每年針對消費者社群行為及趨勢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全球社群網絡普及率持續提升,但內容創造的比例卻沒有成長。

    Forrester Research公司將社群網絡用戶分為七種類型,分別為創造者(Creators)、交談者(Conversationalists)、評論者(Critics)、收集者(Collectors)、參與者(Joiners)、旁觀者(Spectators)、及不活躍者(Inactives),針對亞太地區、歐洲、和北美等地區,超過27萬5千名消費者展開調查,結果發現從去年到今年,歐洲參與者的比例成長了11%,中國都會區和澳洲則分別增加了18%和11%,北美的成長幅度較小,只有8%。

    至於創造者的部分,美國的比例下降了1%,而日本是唯一成長的國家,但幅度也不大只有2%,且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內容創造,都還是侷限在現存的創造者群眾,此外這份報告中也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美國網友,定期在YouTube之類的網站上,觀看用戶創造的影片,但卻只有10%的美國網友,將自己創造的影片上傳到公共網站上,顯示有這樣習慣的用戶還是佔相對少數。

    出自Mashable
    出自TechCrunch

    有人這樣問:

    在參與者變多、但創造的人卻沒有共同成長的情況下,對日後網路型態會有什麼變化呢?

    我這麼說道:

    有的!就是在網路環境上支付給願意創造優質內容的人代價太少了!或者和演藝圈一樣,太過集中於某小戳人了。君不見一般人只要上傳開箱文到01,01都不用付錢都享受大筆的廣告收入。如果01沒有人上開箱文,只有專業編輯寫記者文,看會有如何不同的光景。

     
    所以廖剛可以思考:如果在我們的平台上,除了專業編輯以外,一般讀者如果也能上傳優質的內容,我們能給予怎麼樣的回饋呢?這個地方如果想通了,然後執行,我們會有很大的進展喔!
     
    另外的原因社群媒體結構性的問題:
    1. 網路小說時代:少數人寫幾千個字一篇文章
    2. 部落格時代:半數人寫幾百字一篇文章
    3. 噗浪時代:多數人寫一句話一篇文章
    4. 臉書時代:全部人寫一個字「讚」!
    所以也可以說「怪我囉~」怪臉書去吧!


    2010-10-02
  • Designing Obama》這本書實體版79美元,iPad版本4.99美元,很值得玩味的結果~

    2010-10-02
  • 《The Yahoo! Style Guide: the Ultimate Sourcebook for Writing, Editing, and Creating Content for the Digital World》想看這本書第一時間就是上amazon.com找電子版的,因為只要9.99美元,沒想到鎖地區販售0rz...

     

    2010-10-01
  •  Mei:在捷運上看許多人對著自己iphone螢幕微笑。....

     

    20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