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耳機品牌Acoustune在耳機設計有獨特理念,除了堅持動圈技術外,鑑賞型耳機透過將腔體與支架分離的機構追求更穩定的聲學特性,同時也在旗下旗艦產品HS2000MX系列活用腔體分離特色,打造可更換腔體模組的獨特機構;Acoustune在2025年進一步將模組化概念延續到真無線耳機,攜手子品牌ANIMA開發能交換腔式的HSX1001 Jin-迅-,同時還有選配的C:02黃銅腔體模組及M:02有線連接模組,展現可在真無線耳機與有線耳機變化自如的特性。
將獨特入耳耳機結構設計轉化為模組化真無線耳機
▲迅的名字取自隼鷹飛行,著重清脆、快速的聲音
▲真無線耳機與模組都是採用金屬盒裝
▲迅的充電盒也充滿硬朗的科技感線條
▲側面可看出連接模組腔體
▲模組與腔體之間利用電子接點連接
▲反側可看到模組的接點是帶有彈性的凸點
▲耳機腔體模組具有外二、內一共三個螺絲鎖點
Acoustune HSX1001 Jin-迅-真無線耳機的名稱來自隼鷹飛行,設定是具有清脆、快速的聲音;HSX1001 Jin-迅-延續Acoustune腔體支架分離概念,利用電子連接點與帶有真無線收發功能、由ANIMA協助開發的真無線模組,以及Acoustune技術開發的腔體模組結合,另外再提供不同特質的腔室模組供玩家更換,以及可使用有線模組把腔體變成有線耳機,同時使用者亦可透過ANIMA的應用程式選擇導航聲音與Acoustune、ANIMA雙方合作的兩種音質。
▲左為真無線耳機盒裝、右為模組配件盒裝
藉由模組化設計,Acoustune創造出一種更具彈性、更符合發燒玩家需求的真無線耳機型態,一方面這樣的設計有助於音質,同時模組化也能使使用者如同在使用有線耳機一樣具有更好的比較基準,在相同的無線模組感受不同腔體模組的音色差異,也不愧是強調聲學技術本位的Acoustune所規劃的產品。
真無線耳機與擴充套件組都是完整的獨立耳機
▲迅本身提供AEX70與AEX50兩種記憶聚合材質矽膠耳塞
HSX1001 Jin-迅-的包裝採用Acoustune鑑賞產品一貫金屬行李箱風格收納盒設計,且連金屬充電盒都同樣帶有與收納盒相似的浪板紋路設計;盒裝除了充電盒、真無線耳機與充電線以外,還附有AEX70與AEX50兩種Acoustune獨創的記憶聚合材質矽膠耳塞,其中AEX70為傳統子彈型設計,而AEX50則在耳傘採用不對稱雙翼,強調不需深入耳道也能具備出色的密閉性,兩款耳塞也由於入耳深度不同,音場的表現也會不盡相同。
▲模組套組的盒裝
▲盒裝的腔體與有線模組是未組合的狀態
▲配件組是需要自行把腔體與有線模組組合的
▲有線連接模組也同樣採用兩個凸式電子接點
▲相較真無線的迅,有線模組組合的外型比較接近印象中的Acoustune
▲盒裝還附屬一條Pentaconn Ear插針的線材
▲配件組實際上也是一支表現出色的有線耳機
擴充配件C:02黃銅腔體模組及M:02有線連接模組目前採用套裝販售,除腔體、有線模組還包括Pentaconn Ear插針的AMR014單端線材模組,與其說是擴充套件,已是一組完整的有線耳機設計;盒裝還包括拆卸工具與額外一組對應黃銅腔體顏色的黃銅色螺絲組,當使用C:02腔室可利用同色調螺絲強化視覺效果;此外有趣的是盒裝的耳塞也是與HSX1001 Jin-迅-不同的AET07耳塞,等同若同時入手HSX1001 Jin-迅-與擴充模組,可享受三種耳塞的變化樂趣。
▲最左邊黑色最長的螺絲為真無線耳機的外側螺絲、中間銀色長螺絲為有線模組外側螺絲故無法混用,真無線與有線模組內側的螺絲(右)長度則相同
▲交換模組能夠比較腔體材質不同產生的影響
▲小心別拆錯把腔體的螺絲給大力出奇蹟硬拆了
HSX1001 Jin-迅-的腔體與模組是利用三根星狀螺絲固定,M:01真無線模組的外側螺絲相較M:02有線模組更長故不能混用,此外內側固定螺絲長度較短,由於機制特性,筆者建議拆卸先從這跟短螺絲開始、組裝則先固定外側兩根螺絲後再拆卸這跟短螺絲;此外若螺絲未旋到底雖然仍能使用,不過除了會使電子接點裸露也會導致充電盒上蓋無法完整密合導致充電失敗;拆裝交換本身不難,不過就是要留意螺絲不要遺失、也不要過度大力轉到底避免滑牙。
變化性豐富的大全套組合
要評測Acoustune HSX1001 Jin-迅-真無線耳機與C:02黃銅腔體模組及M:02有線連接模組是有點複雜的情況,因為兩種模組、兩種腔室、三種耳塞就會有多項組合,故筆者決定先針對耳塞進行比對,並從三種耳塞選擇其中一款作為基準。
▲三種矽膠耳塞聽感略有不同,不過此次選擇以聲音較為直接的AEX70(中央)作為基準
AET07是三款耳塞當中音場最大的,層次表現也比較明顯,聲音透明,低頻量感略多而下潛表現出色,不過整體音場相對較為後退:AEX50的空間臨場感相當出色,且人聲有著較為獨特的通透染色感,低頻則相對更鬆散一些;AEX70則是聲音最緊實、人聲也是最前靠的,低頻的突出也是三者之冠,聽起來相對刺激、速度較快;雖然AEX70相對AET07沒那麼端正,不過考慮到HSX1001 Jin-迅-想傳達的速度感,還是決定以AEX70作為比較基準。
▲真無線模組體積稍大,不過配戴感沒有大問題
▲實際上App會用到的除了韌體更新就是切換音色,STANDARD較為動感、STUDIO則更為中性平直
HSX1001 Jin-迅-的真無線模組外型設計帶有ANIMA的科技感,本身具備觸控控制,並可在App選擇標準與監聽兩種調音,標準音色較為活潑、監聽則相對平直,但兩種調音大致上都還是偏向中性、通透;不過可能是預設增益偏高,未播放音樂有明顯的底噪感;另外筆者認為手機的1格音量就有點瀕臨筆者習慣的偏高音量,但切到2格又比起一般真無線耳機的音量增加感不明顯,在多數情況筆者不會超過2格聆聽;不過無線模組搭配Acoustune的腔體表現確實相當出色,筆者認為在細節、表達力有不遜於萬元耳機的水準。
▲搭配有線模組由於有個獨特的造型,要留意一下配戴角度
M:02有線連接模組就是完全取決在前端設備的能力,由於使用Pantoconn Ear連接器對玩家可能是兩面刃,一方面想要搭配其它升級線材的選擇相對較少,但插針的可靠度擇優於主流的MMCX與0.78mm 2Pin插針,不過考慮到整組升級套件在台灣定價不到一萬元,筆者認為這樣的組合相當出色,倘若偏好C:02黃銅腔式的聲音特質,撇開定位在監聽耳機的RS系列不談,也是現階段最平價的一款Acoustune鑑賞耳機。另外搭配M:02模組獨特的線條設計,配戴時也許會稍微挑耳型,筆者配戴時支架須選轉至一定方向才能穩定將耳機戴著。
▲兩種腔體應該是相同的動圈單體,主要在材質的差異影響音色
HSX1001 Jin-迅-預裝的C:01模組與選購的C:02模組都是採用Acoustune改良型第3代Myrinx振膜,差別在於C:01模組為鋁材質,C:02模組為黃銅材質,導致兩者聲音的呈現有明顯的不同;鋁材質的C:01聲音直白、快速,甚至搭配AEX70耳塞及標準調音還顯得有些暴力,筆者個人反而偏好以C:01搭配AEX50後相對和緩的音色;至於C:02的聲音較為柔和偏暖,速度感也較和緩但帶有較綿延的人聲密度,與AEX70搭配則舒適耐聽。
▲兩種腔體各有千秋,鋁質腔體快速直白、黃銅腔體溫潤柔和
以筆者個人偏好而言,筆者認為標準調音、C:01鋁質腔體與AEX50耳塞的搭配是筆者會用於聆聽編制較大或現場演出的音樂,兩者搭配下不至於過於激烈,也保有鋁腔體直白、快速的特質,同時還有獨特的高頻華麗渲染感;而監聽調音、C:02黃銅腔體與AEX70耳塞的組合則是比較符合筆者個人平常聆聽各類音樂的組合,帶有較為偏暖、飽滿的音色,同時低頻的呈現較為柔和、舒適。
充滿趣味且音質水準表現優異的模組化耳機概念
▲兩種腔室風格迥異,且真無線模組能夠良好的傳達差別
只看HSX1001 Jin-迅-確實單價偏高,不過對於講究音質的玩家,HSX1001 Jin-迅-以真無線耳機的表現確實是能達到相當的水準,筆者認為無論是解析、層次都勝過Final的ZE8000以上,雖然底噪、預設音量有些不太理想,不過筆者認為應該算是瑕不掩瑜,畢竟底噪只要開始播放音樂就會消失,聆聽音量須考慮到筆者平常聆聽的音量應該是相對一般人更小聲一些,加上數位音訊的優點是能透過軟體更新持續修正,倘若有較多消費者回報ANIMA團隊應該會設法調整才對。
▲黃銅模組搭配AEX70是筆者偏好用以聆聽廣泛音樂的組合
至於C:02黃銅腔體模組及M:02有線連接模組套裝本身就是一款相當出色的萬元以下有線耳機組合,黃銅腔體的溫潤音色對於偏好人聲染色的玩家應該會相當喜歡,搭配HSX1001 Jin-迅-又能變成兩支可獨立使用的耳機,對於有換換病的玩家也能透過交換模組、搭配耳塞變化不同的音色,或是添購升級線材以類比的方式找尋喜歡的音色。
▲透過模組化設計,能使耳機有更多的可玩性
雖然先前也有品牌嘗試在真無線耳機加入有線連接母座的機制,不過一方面會導致整體結構變大,暴露的插針母座也增加風險,同時還有內部無線模組電路對於有線模式產生的音質影響,並不能稱得上是理想的設計;此外不少玩家對高階真無線耳機最大的隱憂就是電池壽命問題,倘若電池遇到循環壽命將至,許多品牌不一定能提供電池交換服務,就會導致高單價的真無線耳機變成電子垃圾。
▲期待後續Acoustune繼續擴充腔體與連接器模組
Acoustune正利用HSX1001 Jin-迅-的模組化設計,打造一款對於發燒友音質能夠接受、可玩性高,而且後續還能持續利用模組升級、增加玩法的新型態耳機;Acoustune也在2025年4月下旬的東京春季耳機祭公布代號C:03的銅鎳合金(白銅)腔體模組,繼續為HSX1001 Jin-迅-的模組化系統添加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