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所得稅 海外所得需不需要報稅?如何申報美股?股票報稅適用對象、計算公式、課稅標準

2025.04.28 10:00AM

5月報稅季,2025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將於5月1日開始,不過因應關稅衝擊,財政部宣布延長1個月的報稅時間,因此2025年綜合所得稅報稅日期為5月1日至6月30日。而除了國內所得之外,納稅人若是有進行美股、境外基金、海外債券等投資,可能會需要申報所得與繳納稅款,此外2025年適用海外所得新制,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從原先之670萬元調高至750萬元,納稅人將有機會享有稅賦優惠。到底海外所得什麼樣的情況該繳稅、該繳多少稅、若不須繳稅是否該申報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海外所得:包括美股、境外基金、海外債券

依據所得稅法,海外所得指的是「中華民國與大陸地區來源所得以外之所得」,因此只要是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包括香港、澳門地區的來源所得,都屬於海外所得的範疇。若是參與基金之類的投資,則以投資標的為標準,如果是境內基金,但投資標的為境外,同樣需列入海外所得。

一般來說,最常聽見的海外所得為美國股票、境外基金、海外債券等等,基本上,只要是非國內獲得的所得,都屬於海外所得。至於中國的所得來源因為有另立專法規範,所以並不算在海外所得裡,如果想要更加了解的話,可以參考財政部的「如何申報大陸來源所得」網頁。

▲海外所得可以再細分為以上幾種所得類型。圖片來源

海外所得計算:須提供成本費用證明、以獲利時間為準

如果可以提供海外投資的成本與費用證明,則海外所得可以依照實際收入,再扣除成本與必要費用後計算。但若是無法提供證明文件,則國稅局會依照財產交易項目,依照比例計算所得額。因此,在申報海外所得時,建議附上收款、付款紀錄、契約書、銀行交易紀錄等,另外需要注意海外所得認列是以「實現」為原則,因此就算錢一直留在國外,但只要去年有獲利事實,就等同於擁有海外所得。

▲若無法提供成本證明,則所得額會依照比例計算。例如有價證券的所得額為成交價的20%。納稅人也可以前往台北富邦銀行網頁進行海外所得稅額試算。圖片來源

海外所得報稅:未滿新台幣100萬元無須計入、不須申報

海外所得的申報以「戶」為單位,包括納稅義務人本人、其配偶與受扶養親屬、未成年子女帳戶交易海外股票的獲利也都會計入申報戶之中。依據法規,申報戶全年度海外所得達100萬新台幣者,其海外所得應計入基本所得額,因此反過來說,未滿100萬新台幣者,則不須計入,也不須申報。

海外所得報稅:滿新台幣100萬元需計入基本所得額

如果海外所得收入達到新台幣100萬元,則須全數計入「基本所得額」之中。不過基本所得額有670萬元的免稅額度,因此申報戶的基本所得額未達750萬元,則不需繳納稅款。

基本所得額共有6種項目,也就是說,除了海外所得,還需另外加上其他5項才能夠確認是否需要繳稅。如果基本所得額在計算之後,少於750萬元,則不須繳納稅款,但若是多於750萬元,則需要依照算式,計算是否需繳納稅款。

基本所得額:

  • 綜合所得淨額(指國內收入)
  • 海外所得
  • 特定保險給付(受益人與要保人不同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給付)
  • 私募基金受益憑證交易所得
  • 非現金捐贈金額

▲在所得稅申報系統中,海外所得需在「步驟四:填寫基本稅額」中申報。

▲系統會告知申報資格。上圖為2024年版本,2025年所得稅申報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由670萬元調高至每申報戶750萬元。

▲依據投資類型選取,並且填入所得金額。

海外所得報稅:基本所得額滿750萬元需計算「基本稅額」補繳稅款

將以上6種項目相加,如果稅額高於750萬元,申報戶可以透過算式計算出「基本稅額」,從基本稅額推論是否需要繳稅,所得稅率為2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就算申報戶的海外所得滿100萬元、基本所得額滿750萬元,同樣不一定需要補繳稅。因為基本所得額、一般所得稅額只會擇高收取,因此只有當基本所得多於一般所得額時,才會需要依照基本所得額,收取需要額外補繳的稅款。

  • 基本稅額=(基本所得額-750萬免稅額) X 20%稅率

▲若海外所得每戶未達100萬元、每戶基本所得額未滿750萬元,則不受海外所得稅影響。圖片來源 

▲各項稅額計算範例。圖片來源

▲如果不知道要怎麼計算的話,別擔心,報稅網頁裡有提供公式,申報戶只需要填入正確的數字就可以了。

應繳稅額:扣除一般所得稅額、海外已納稅額計算

避免申報戶被重複課稅,當基本稅額多於一般所得稅額時,算式會扣除一般所得稅額,計算出需要補繳的稅款。另外,部分海外國家會預扣稅額,因此可以從額度中扣除,避免被海外與國內雙重扣稅。

海外所得繳稅資格:

  • 申報戶年度海外所得>100萬元
  • 基本所得額>750萬元
  • 基本稅額>一般所得稅額
  • 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差額>海外已納稅扣抵額度
  • 繳納金額=基本稅額-一般所得稅額-海外已納稅扣抵額度

 

▲如果不知道該如何計算海外所得的繳稅稅額,在報稅期間可以前往申報系統試算,後續系統也會自動套用對申報戶最有利的方法算出繳稅金額。圖片來源

海外所得一定要申報嗎?不申報會罰款嗎?

如果海外所得在100萬以下的申報戶,不須申報也不須繳納稅款,而若是基本所得額滿750萬以上的申報戶,則有可能需要繳稅並且須完成申報。如果申報戶未按照規定申報的話,則漏報或短報者處以所漏稅額2倍以下罰鍰,未申報且經查有應課稅之金額者,則按補徵稅額處3倍以下罰鍰。

至於在這兩者之間,海外所得滿100萬、但是基本所得額未滿750萬元的申報戶,雖然因為免稅額750萬元的緣故,不需要繳納稅款,但仍然建議完成申報手續。畢竟海外所得終究要回到國內,如果沒有照常申報,待未來所得增長,一次申報總額會需要繳納更多的稅費。而若持續沒有確實申報,海外的大筆金流被國稅局查獲,也將面臨補漏稅額與違規的罰鍰,即便沒有補稅的疑慮,也可能平白產生一些麻煩。

海外所得申報:

  • 未滿100萬:不須申報、不須計入。
  • 滿100萬、基本所得額未滿750萬:建議申報(無須繳納稅費,故未申報也無法罰)。
  • 基本所得額滿750萬:需申報、視情況是否繳稅。

海外所得100萬元以上須申報 基本所得超過750萬稅率20%

海外所得屬於「最低稅負制」之指定稅基之一,因此不須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且擁有免稅額750萬元的額度。如果指是一般小額海外投資,則未滿100萬元可以選擇不申報、亦不需要繳稅,但若是基本所得超過750萬元且符合課稅標準,則稅率為20%。

提醒民眾投資海外所得後須依照規定完成申報與稅務繳納,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查詢財政部網站,或是前往戶籍所在地的國稅局詢問。另外財政部亦設置有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321,有需求的民眾也可以多加利用。

相關資料網站:

▲如果在稅務、報稅系統上有疑問,也可以撥打稅務諮詢專線詢問。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