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200 Pro長期使用評測,續航出色、相機表現出色但小地方有可改善空間

2025.02.24 03:12PM

vivo在2024年底於台灣推出搭載聯發科天璣9400平台與蔡司影像系統的X200系列,其中X200 Pro更在長焦鏡頭率先使用三星新世代的200MP感光元件,使X200 Pro拿到挑戰演唱會拍攝王者的入場券;筆者在2024年底將常用手機轉移至X200 Pro進行較長時間的體驗,一探vivo X200 Pro在日常使用的情形。

▲後續追加的海洋之心新色頗好看的

▲盒裝配件包括基本軟性手機殼、充電器與高速充電線

▲中國體系旗艦手機在2025年把重心聚焦在長焦鏡頭的升級

放眼Android陣營,由於三星當前在手機相機把重心放在結合AI與軟體的增強而非硬體強化,Sony的Xperia又著重在具備相機的使用體驗,華碩Zenfone系列在相機的規格則偏向主流產品,反而是中國品牌在競爭之下仍持續在硬體持續導入高規格配置,像是X200 Pro之於X100 Pro,除了延續與蔡司的影像技術合作外,更是在長焦相機採用三星1/1.4吋200MP的ISOCELL HP9,另外如OPPO與小米也都繼續在2025年的旗艦機增強硬體規格。

▲筆者個人對曲面螢幕有些陰影...可以的話還是會優先選擇平面螢幕機型

▲突起的鏡頭模組外環會使筆者在自然握持時食指頂在外環底下

vivo X200 Pro的外型設計對筆者有幾項不是那麼習慣的地方,其一是筆者原本就相對偏好小尺寸手機,故能接受的上限大概是6.5吋以下(但即便如此筆者還是覺得Xperia 1 VI稍稍寬了點)的機型,其次筆者也不太喜歡曲面螢幕設計,雖然vivo X200 Pro的曲度不大,不過可以的話筆者還是會選擇平面螢幕機種最後就是中國旗艦機種鏡頭模組配置導致的握感問題,目前中國旗艦機多選擇大環形鏡頭模組,但對筆者而言實在不習慣自然握持時食指頂在凸起的鏡頭環。

▲vivo X200 Pro測試數據,續航力以一半螢幕亮度、2K解析度自動更新率進行

vivo X200 Pro應該是筆者首次較長時間使用聯發科天璣旗艦平台的機型,與早期印象中的聯發科旗艦平台,可以感受到聯發科在旗艦平台的體驗已非吳下阿蒙;第二代全大核架構設計不僅有出色的系統流暢度,搭配6,000mAh大電池的日常使用續航力也頗具水準,以筆者個人使用習慣在日常一整天的使用也鮮少低於30%,不過要注意的是筆者的手機使用習慣偏向社群瀏覽、拍照,比較沒有使用手機追劇與遊玩手遊的習慣,重度用戶的體驗應該會有所不同。

▲第二SIM卡可選實體或eSIM,雙SIM卡使用更有彈性

在日常的使用也拜高階處理器搭配充裕的16GB RAM配置,多數的社群媒體使用、網路瀏覽、影音觀賞與應用載入都相當迅速,像是筆者經常大量離線KKBOX的無損音樂,達512GB的儲存容量也不需從24bit降為16bit CD音質;另一個筆者認為vivo X200 Pro的優點就是第二SIM卡的彈性設計,vivo X200 Pro並非僅有雙實體SIM卡或SIM+eSIM的組合,而是第二卡槽可選擇實體切換至eSIM,在使用上也較一翻兩瞪眼的設計更有彈性,像是筆者先前短期體驗的歐洲版三星Galaxy S25 Ultra也採用此模式,但台灣版本就僅支援雙實體SIM。

▲不知為何最近一次更新把筆者自訂過的佈景主題還原預設值

不過最近一次(2025年二月下旬)的系統更新不知道發生什麼狀況,一般而言系統更新應該都會維持更新前的自定義主題,但筆者在此次更新後原本設定的桌布、佈景配色又被重置到預出廠的金色桌布,由於筆者選擇的照片有些時間,又只能從大量照片找出原本滿意的照片重新設定桌布,雖然不是大問題但就是覺得麻煩。

▲vivo X200 Pro的鏡頭整體性應該是在Xiaomi 15 Ultra正式推出前數一數二強勢的

 

▲動物的照片

▲食物的照片

作為vivo X200 Pro最主打的影像系統部分,筆者在使用期間相當的滿意,三個鏡頭的表現都是戰力十足,其中200MP長焦的表現也優於許多高階機種,雖然主元件並非1吋規格,但拜新世代技術加持下仍有出色的影像品質;對於題材發揮方面,全焦段的近距離拍攝都有相當的能力,不會需要在特定焦段才能進行近拍,這也使得拍攝的彈性更高一些。

▲先前在演唱會拍攝的照片

另外在預設的色彩方面,筆者傾向使用蔡司的自然色調,預設的鮮明與質感色調對筆者而言口味還是燒種了一些,故筆者除了一開始幾張試拍以外,都是套用蔡司鮮明色調拍攝,以筆者個人的偏好以及主要於社群分享為目的,在幾乎都是使用手機標準拍攝或是系統自行選擇模式下,筆者覺得vivo X200 Pro單論畫質與表現已經位在金字塔頂端的等級,另外雖然昏暗處的數位油畫感較為明顯,不過放在網路社群分享至少是清楚且未偏離拍攝物體的形體。

▲不是啊...只能在螢幕休眠且非播放音樂才能快速啟動相機也未免太麻煩了吧

▲快速啟動僅支援四種模式,無法保留前一次的拍攝狀態較為可惜

如果從相機功能的使用者體驗,筆者認為vivo X200 Pro還是有些可以考慮微調的地方;首先是vivo X200 Pro並非採用標準Android連按兩次電源即可快啟相機的設定,而是按壓兩次的音量減少,而且需在休眠且背景沒有多媒體播放的情境才能快速啟動;這也表示筆者可能在瀏覽網路、觀看影片的過程看到美景,筆者需要先切換到首頁點開相機,以及當筆者接著藍牙耳機聽音樂,就需要喚醒螢幕手動點開相機。

▲由於舞台模式隸屬「更多」項目,無法透過快速啟動直接進入此功能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另一個筆者覺得可惜的是相機的快捷啟動只能選擇預設的四種拍攝模式,無法保留最後一次使用相機的模式,尤其主打的演唱會模式是隸屬進階模式(但競品OPPO則是納入拍攝模式當中),自然也不能透過快速喚起直接進入演唱會模式,每次都需要重新選擇;另外筆者原本使用的Sony手機甚至還可保留前一次選擇的鏡頭焦段,倘若vivo X200 Pro後續可微調這些細節就好了。

▲Xiaomi 14 Ultra的1吋元件主鏡頭有其優勢,握柄配件的概念也很有趣

由於筆者並未同時間將vivo X200 Pro與小米的Xiaomi 14 Ultra進行功能的直接比對,筆者僅從印象與使用體驗做簡單的比較;vivo X200 Pro的握持感相對Xiaomi 14 Ultra更為平衡一些,比較不會握在手上就很明顯感受重量偏向鏡頭一側,不過如果對比鏡頭模組較小的三星Galaxy S25 Ultra、Sony Xperia 1 VI配重仍稍稍朝頂部些許。

▲雖然Xiaomi 14 Ultra搭配握柄配件後的手感與相機相近,但對筆者也會產生倘若體積變成這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相機就好的感覺

其次是Xiaomi 14 Ultra雖可透過原廠握柄配件提供如隨身相機的使用體驗,但以筆者攜帶手機的習慣,搭配握柄配件後的機身又更厚、難以放進口袋,對筆者而言會有一種「倘若無法收進口袋為何不帶GR III拍照就好」的感覺,加上握柄配件需搭配指定保護殼才能正常拆裝;故論平常的抓拍使用,筆者認為整體配重相對平衡的vivo X200 Pro還是相對有優勢一些。

▲X200 Pro拍攝的日常照片

在影像表現部分,vivo X200 Pro的結合蔡司色調清麗適中,是筆者偏好的色調風格,而Xiaomi 14 Ultra的徠卡色調則著重在更為鮮明的反差與對比,兩者各有特色,就只看個人偏好;Xiaomi 14 Ultra的1吋主鏡頭由於具備無段光圈,故在特定的情境可透過手動模式控制光圈營造如光源星芒等實體光學效果或是進一步提供相對充裕的景深,而vivo X200 Pro主鏡頭雖面積較小但畫質並不遜色,還在長焦影像表現更有優勢。

▲vivi X200 Pro拍攝的一些日常照片

此外由於筆者屬於能不攜帶行動電源就不帶行動電源的使用習慣,如果螢幕點開的比例高,vivo X200 Pro高達6,000mAh電量的優勢就會更為明顯,像是筆者去年春季在日本遊玩自東京市區前往足立花卉公園拍照,即便安裝具有額外電池的握柄套件,仍差點在回程電車沒電,不過兩者除了電池電量有先天的差異外,處理器也相差了一個世代,當然筆者還是希望新一代的Xiaomi 15 Ultra能有較大的電池或改善的電力管理。

▲蔡司影像技術加持確實有其魅力

雖然筆者最終由於個人對於握持手感的偏好預計再度替換日常使用的手機,畢竟筆者手機使用行為較為輕度,對手機的要求僅有系統本身流暢、相機配置平衡且續航力有一定水準就好,筆者會換下vivo X200 Pro的主因還是回到偏好的尺寸與手感,不過這就是當前無解的地方,畢竟要搭載高階的鏡頭模組,手機的鏡頭模組勢必會突出,甚至光是vivo X200 Pro的長焦模組厚度就已直逼Galaxy S25 Ultra。

▲vivo X200 Pro在2025年仍會在手機相機的戰爭中名列前茅

加上筆者對於曲面螢幕還是有不好的經驗(數年前曾在裝有手機殼的情況下不慎摔落某款曲面玻璃手機造成機背曲面玻璃受損),但vivo X200 Pro在日常使用體驗與相機的拍攝品質絕對是相當滿意的,如果重視的是具有頂尖的手機相機畫質、高性能與長續航力高於對手機的握持體驗,vivo X200 Pro的表現確實不會令人失望。

vivo X200 Pro建議售價為37,990元:PChome 24h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