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介紹iPhone 16e的C1基頻數據晶片的方式,與當年以M1處理器一腳踹開Intel的方式相當類似

2025.02.20 06:06PM

蘋果在2020年在個人電腦裝置開始以自行設計的Apple M1取代合作多年的Intel x86處理器,雖然一開始由於標準型M1是鎖定低功耗裝置應用,也未全面棄守x86處理器,但蘋果後續擴大M系列產品陣容後,皆以同級產品前一代的Intel x86平台作為對比,雖然拿蘋果前一代產品多年前的x86處理器當箭靶也難免有勝之不武,但M系列處理器即便對上Intel新平台仍在能源效率有著壓倒性的優勢;隨著蘋果全新入門產品iPhone 16e的公布,蘋果也首次商用自研5G數據晶片Apple C5,雖然蘋果並未高調大張旗鼓地介紹Apple C1,但在各項描述似乎又有當時M系列宣傳方式的套路。

Apple C1並非是市場頂尖的5G基頻數據晶片,然而對於iPhone 16e的目標客群並不成問題,因為iPhone 16e鎖定的除了原本iPhone SE系列用戶以外,另一個目標客群則是仍在使用2019年問世的iPhone 11的用戶,當時的iPhone 11仍僅支援LTE-A 4G技術,故即便是主流級5G的性能,對目標客群都是顯著的行動網路網速升級。

▲蘋果M系列也是先從著重能源效率的領域一步一步對x86處理器侵門踏戶

相對於在性能的描述,蘋果對於Apple C1聚焦在強調能源效率的提升,強調較歷代的iPhone SE有更出色的續航力,其中特別強調由於Apple C1具備比以往更深度的系統平台整合,使裝置能夠大舉提升續航表現;只是蘋果沒說的是iPhone 16e的電池到底多大?畢竟第3代iPhone SE的電量僅有2,018mAh,甚至是2024年末中國手機品牌新一代旗艦機約1/3的電力。

▲iPhone SE系列的用戶輪廓原本就非追求高規格,僅有中等效能的5G傳輸速度並非這些用戶重視的

先撇開iPhone 16e是否採用更大的電池,蘋果試圖想藉此告訴消費者,當蘋果於基頻晶片取得主導權後,能夠更進一步實現更好的平台能源管理;不過筆者認為這也是必然的道理,因為當前蘋果的平台由於缺乏基頻技術,不得不向高通採購額外的基頻晶片,但當前高通與聯發科早以實現將5G基頻整合在行動平台的運算晶片當中,相較蘋果仍須採用獨立基頻晶片難免在能源傳輸與管理沒有那麼直接。

不過目前蘋果理應還未把Apple C1整合至A18晶片內,為何蘋果聲稱Apple C1有著蘋果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能源效率?筆者個人推測仍是透過比較級的方式,因為Apple C1為蘋果自行設計的晶片,即便是中階5G晶片的性能,蘋果仍可要求使用最先進的製程生產,且倘若理論傳輸性能較低,其實也意味著不會消耗那麼多的電力,就如同使用相同螢幕與電池的情況下,中階手機晶片對比高階手機晶片在高負載的續航力也更為出色。

▲目前iPhone 16與iPhone 16 Pro仍使用高通頂級5G機頻晶片Snapdragon X75

Apple C1的性能雖然不會動搖到iPhone 16與iPhone 16 Pro的高通Snapdragon X75,然而後續蘋果勢必循Apple M系列處理器模式逐漸擴大產品項目,並一步一步在裝置取代高通基頻晶片,最終走向整合至A系列處理器的模式;蘋果也不須證實自研基頻晶片能夠壓倒性的贏過高通機頻技術,只要沒有明顯的落差(最基本的就是不要比取代前的前一代高通機頻晶片差),在消費者無從比較起的情況下,蘋果後續要怎麼Diss高通都不成問題、就像是時至今日蘋果仍就在Diss舊款MacBook使用的Intel x86處理器一樣。

▲Core Ultra 200V雖可說是Intel好不容易對Apple M系列的回應,但對蘋果而言因為無從在相同平台比較完全不需在意

在蘋果狀告高通後,雖然蘋果最終敗訴不得不與高通續約,但雙方貌合神離、同床異夢已經是遲早的事情,蘋果完全與高通過河拆橋的時間點應該不遠,不過相對Intel,高通應該相對做了更好的心理準備,且至少高通目前在行動通訊的專利與技術皆非如Intel呈現吃老本的狀況,後續對高通的衝擊雖是必然,但畢竟產業類型不同,高通應該不至於如Intel受到明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