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eForce RTX 5090工程滿血版曝光,達2.4萬個CUDA Core、32Gbps記憶體與高達800W TGP

2025.01.22 11:36AM

處理器與顯示卡產品從設計到定案都會進行多次的測試,其中也會衍伸多種測試版本;Chiphill論壇取得一款號稱是NVIDIA GeForce RTX 5090工程測試版的主板設計,相較最終定案的GeForce RTX 5090具有更多的CUDA Core、更快的GDDR7記憶體,但同時TGP高達800W,很顯然這款規格大幅高於最終零售版的GeForce RTX 5090並未成為定案,但可一覽在更極限設定下的可能性。

資料參考來源:Chiphell

Chiphill取得的原型PCB並未如GeForce RTX 5090創始版採用中置PCB,而是使用傳統的單張PCB設計,據稱是作為給AIC的參考設計用的原型,加上測試階段使用較為簡單的設計也更容易與既有的資源(如散熱器品牌提供的散熱模組)有更好的相容性。

▲工程版採用單張式PCB,也是目前第三方AIC的GeForce RTX 5090使用的PCB形式(照片為華碩GeForce RTX 5090 Astral)

工程版搭載的晶片是GB202-200-A1,也就是零售版的GeForce RTX 5090的GB202-300-A1的完整版本,並具備高達24,567個CUDA Core,遠高於當前GeForce RTX 5090的21,760個CUDA Core,且時脈也進一步拉高;雖然工程版仍配有32GB容量的GDDR7,但傳輸性能高達32Gbps,高於當前GeForce RTX 5090的28Gbps。

 

 

這張原型PCB與量產版還有一項關鍵的差異,即是採用雙16針供電,據稱其採用更高的時脈、更多的核心數與更快的記憶體有關;不過更為極限的設定也代表在實際執行會有更複雜的變數,諸如滿血版晶片的良率、供電元件的穩定、發熱的處理等,這些也勢必會轉嫁到成本上,然而GeForce RTX 5090終究還是偏向消費市場的產品,也可能是最終NVIDIA在正式版並未採用極端設定的原因。

依據前幾代的狀況,NVIDIA並未針對GeForce RTX 3090、GeForce RTX 4090推出更高規格的版本,也許未來這款滿血版也不會變成GeForce RTX 5090 Super,不過不代表滿血版的GB202-200-A1沒有重見天日之日;因為可預期後續NVIDIA仍會將Blackwell架構用於像是繪圖卡、邊際AI加速卡等領域,這些產品相較消費級的GeForce產品有更高的售價(利潤),或許最終滿血版晶片會降低時脈,以非消費級的姿態出現。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