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200 Pro演唱會實戰,善用舞台模式捕捉精彩演出

2024.12.06 05:54PM

筆者在12月初的一場先前已經預訂VIP席的日本歌手演唱會前夕收到vivo X200 Pro提供的評測機,主辦單位在活動前夕臨時通知活動允許全場使用手機拍攝靜態照片與動態影片,以及可使用數位相機拍攝靜態照片;筆者原本屬意攜帶數位相機拍攝,不過考慮手邊的鏡頭焦段不足、臨時也來不及找朋友調用,最後決定攜帶Vivo X200 Pro進行拍攝。

▲有些照片雖然整體曝光不夠,但氣氛還是相當不錯的

由於手機剛拿到不久,僅能先簡單確定基本設定與功能,不過先就使用上,筆者認為vivo X200 Pro有兩項比較不習慣的地方,其一是啟動相機的快捷僅限螢幕休眠下快速連按兩次音量減少,無法更改到標準Android的雙擊電源,雖然不是不能適應,不過屆時若轉換使用其它Android手機又需重新適應;第二是雖然vivo X200 Pro可以保留前一次的相機設定,但不能保留前一次使用舞台模式,因為舞台模式是隸屬附加模式當中,並非相機常設的功能。

▲長焦鏡頭原生焦段的畫質仍相對使用數位變焦更好,不過畢竟位置沒有那麼前靠人物的描寫相對不足

很幸運的演唱會的場地並非超大型場館,而是位於華山文創園區的Legacy,筆者也幸運的在VIP區佔到大約第五排的位置,算是使用旗艦智慧手機的好球帶範圍;雖然vivo X200 Pro具備三鏡頭配置,不過在此次的場合幾乎都是依賴200MP的蔡司APO級光學85mm長焦鏡頭為主,且主要幾乎都是使用10倍混合無損焦段拍攝為主,偶而會搭配原生85mm或是等效20倍焦段拍攝。

▲使用10倍焦段的表現相當不錯

畢竟在演唱會的重點是享受表演,官方開放攝錄影的大前提是不造成他人的不方便,故筆者的拍攝角度皆是以肉眼平視為主,不過雖然筆者的位置已經相當靠前,但由於身高問題,故仍須設法從前方的聽眾之間找到適合拍攝的間隙,不過還好這場活動屬於全開放站席,筆者本身是購買有優先進場權的VIP區,進場時盡可能往在靠中央的位置移動,故取景算是有一定的優勢,不過若參加指定席位的表演就要看座位編排的運氣了。

▲一部分拍攝的照片

此次的拍攝主要以快拍以及舞台模式進行拍攝。抓拍是以追求能夠快速進行紀錄的模式,使用的原因是抓拍是屬於預設拍攝模式之一,加上快速焦段切換包括在此次拍攝較為實用的10倍(230mm)焦段,故基本上是此次拍攝的主力,雖然理論上人像模式可獲得更好的效果,不過人像模式僅有135mm焦段,在此次的場地距離略顯不足;而舞台模式的快捷焦段除了10倍還提供20倍(460mm),也成為筆者能夠捕捉歌手臉部表情的關鍵。

舞台模式是使筆者在此次能夠順利捕捉許多精彩畫面的關鍵,因為舞台模式顧名思義是針對舞台表演進行設定的最佳化,僅支援主鏡頭與望遠鏡頭構成1倍、2倍、3.7倍(因為是長焦鏡頭的原生焦段)、10倍與20倍,在舞台模式除了針對舞台表演的複雜光線的測光與對焦進行最佳化,同時利用舞台模式的錄影功能,也能進一步透過AI進行增強指向收音。

▲若使用2倍焦段可能會由於前方其他觀眾使系統拉高全局曝光導致舞台過曝

▲雖然仍有少數長焦特寫照片出現類似這張照片過曝的現象,不過比例約一成左右

在實際使用時,以筆者所站的位置,長焦鏡頭所捕捉的表演者測光與曝光的準確度相當出色,並不會因為身處昏暗的場地就強制拉高曝光,絕多數利用長焦鏡頭拍攝的照片曝光大致上都相當正確;不過一部分原本想一併捕捉歌手與舞者較寬的景時,筆者嘗試使用主鏡頭清晰變焦的兩倍焦段,就會出現台上舞者過曝的現象,推測與筆者的位置離舞台還有一段空間,系統判讀到前方還有人物時設法拉高全局曝光。

▲這兩張照片都是利用AI修復的,雖然有些銳利但在社群使用沒有太大問題

從拍攝的結果,準焦的機率應該有九成以上,僅有少數幾張照片出現脫焦的情況,不過由於舞台表演變化相當劇烈,也仍有少數照片出現些許的人物晃動模糊,筆者嘗試使用Google相簿的照片模糊修復功能,除了一兩張晃動過於明顯的以外,大概近十張略有模糊的照片透過模糊修復後分享在社群都能夠清晰辨識,不過在修復後則多少出現一些畫面過於銳利的現象。

此外,以不依賴外皆麥克風單靠手機內建麥克風的收音表現,vivo X200 Pro確實相當有水準,錄製的演唱片段的收音狀況比預期來的優秀,不過遇到筆者觀看的這場演唱會的歌手嘶吼時較大動態的聲音仍難免變成一整塊,應該屬目前手機內建麥克風收音動態的極限,上面的影片片段是利用舞台模式所錄製。

▲以筆者先前試用過OM System的OM-1搭配12-200mm雖是不錯的組合,不過12-200mm本身對焦精度相對12-100mm F4 Pro還是有落差

以筆者在前排的位置,若要針對歌手拍攝特寫,至少需要等效200mm以上的焦段,例如筆者拍攝到臉部特寫的焦段已為等效460mm的20倍焦段,若要在專業相機有比較容易拍攝的體驗,至少需要在相機的可用高ISO或是望遠端大光圈二擇一,若以APS-C級新相機機身則約3萬元,鏡頭至少約2萬元,還須熟悉專業相機的細部功能設定(當然筆者認為對於狂熱歌迷不是問題),還要有長時間手持系統的體力,旗艦智慧手機仍是相對輕鬆的選擇。

▲現在許多韓系偶像演唱會的「站姊」拿出的設備都不見得比大會攝影師來的遜色...

當然以現在主打拍照與錄影的頂級旗艦級手機都可在演唱會達到一定的效果,舞台模式則是錦上添花、使拍攝更為順利的增強功能;可預期的是2024年底至2025年仍會因應當前演唱會陸續開放使用手機紀錄,主打拍照與錄影的各品牌旗艦手機會繼續聚焦在長焦鏡頭與結合AI及演算法的舞台拍攝,雖然效果仍不及設備甚至優於活動紀錄攝影的專業「站姐」們拍到的結果,但若評估成本效益,則是相對購買專業相機與長焦鏡頭更為划算的選擇。

▲可預期接下來強調拍照的旗艦手機都會聚焦在長焦攝影的品質,意圖擠下三星Galaxy S23 Ultra與Galaxy S24 Ultra的演唱會之王地位

▲AiNA the End的現場演唱真的很棒 :)

然後,最後筆者還是要私心推廣,日本歌手AiNA the End現場表演的舞台魅力真的很棒,光是演唱的渲染力就顯著勝過專輯的表現,更不用說她自眼神、手指到全身的肢體語言。近期她也一連演唱的「機動戰士鋼彈水星魔女」的第二季片尾曲「Red:Birthmark」,「藥師少女的獨語」片尾曲「愛語」,Netflix甫上架的動畫電影「物怪 唐傘」主題曲「Love Sick」,也是日本江崎固力果最新形象廣告主題曲演唱與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