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魚可以透過料理方式製作成各式各樣的美食,因而深受台灣人喜愛,不過日本人不太喜歡,在「魚貝類圖鑑」中美味度僅獲得2星評價。虱目魚在台灣人眼中不僅營養價值高,魚身各部位還能製作成許多經典美食或產品,但在老饕心中,虱目魚的魚肉肉質比較柴,需要透過其他調味品壓過魚肉本身的土味,且刺又多不容易挑乾淨,對於喜歡生食的日本人來說,虱目魚算不上美味的魚類。
台灣俗諺沒有虱目魚 但台灣美食文化不可沒有虱目魚
台灣人愛吃魚,有句俗諺「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春子」,將台灣近海捕撈到的魚類,依照美味程度排名而變成順口溜,其中並不包含虱目魚。雖然台灣十大名魚中沒有虱目魚,但虱目魚在台灣文化中的地位重要,容易養殖的特性,是能解決糧食問題的重要經濟魚種,也有許多老店靠著料理虱目魚得到必比登頭銜,台灣人吃的不是肉質鮮嫩或清甜口味,而是純樸的味道。
搜尋台灣十大名魚在「魚貝類圖鑑」中的美味度評價,午魚為4顆星、紅沙為5顆星、鯧魚為5顆星、馬加為5顆星、鮸魚為4顆星、嘉鱲為4顆星、赤鯮為4顆星、馬頭魚為5顆星、烏喉為4顆星,春子則為小型石首魚的合稱,在圖鑑中沒有特別獨立介紹頁面。在台灣人心目中是好吃的魚類,在「魚貝類圖鑑」中美味程度卻和想像中不同,可能是風土民情與飲食文化而造成評價差異,反正美食這件事只要自己覺得好吃就好,別人怎麼想其實不重要。
「魚貝類圖鑑」中的午魚。
「魚貝類圖鑑」中的紅沙。
「魚貝類圖鑑」中的鯧魚。
「魚貝類圖鑑」中的馬加。
「魚貝類圖鑑」中的鮸魚。
「魚貝類圖鑑」中的嘉鱲。
「魚貝類圖鑑」中的赤鯮。
「魚貝類圖鑑」中的馬頭魚。
「魚貝類圖鑑」中的烏喉。
▲虱目魚在日本人心中不算是美味的魚類,但對台灣人來說就是經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