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8年推出的Wi-Fi 8不會獲得翻倍的傳輸性能,而是與Wi-Fi 7相同的性能提升使用體驗

2024.11.18 12:31PM

通訊技術的每一個世代除了功能提升以外多半會伴隨著翻倍的頻寬,不過預期於2028年問世的Wi-Fi 8(802.11bn)可能就不是這樣,根據PCWord引述聯發科Filogic的資料,Wi-Fi 8旨在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但傳輸頻寬大致上與目前Wi-Fi 7相同。Wi-Fi 8預期於2028年9月公布最終規範,但相關技術廠商多半在此之前就會推出Wi-Fi 8 Ready通訊技術的每一個世代除了功能提升以外多半會伴隨著翻倍的頻寬,不過預期於2028年問世的Wi-Fi 8(802.11bn)可能就不是這樣,根據PCWord引述聯發科Filogic的資料,Wi-Fi 8旨在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但傳輸頻寬大致上與目前Wi-Fi 7相同。

Wi-Fi 8預估於2028年9月公布最終規範,但相關技術廠商多半在此之前的2028年初就會推出Wi-Fi 8 Ready晶片與產品,只是由於無線技術的批准仍取決於各國法規,故推出後的功能開通也要依據各國法規,像是Wi-Fi 6E與Wi-Fi 7所使用的6GHz頻段就是會受到比較多的阻礙。

PCWorld引述Wi-Fi聯盟與聯發科說法,Wi-Fi進步的原動力來自中國,因為當前中國有1/4家庭具備1Gbps的寬頻網路,平均連線速度達487.6Mbps,並於一年內有18%的增長,自然也帶動將網路擴展到各式設備的Wi-Fi網路;而Wi-Fi 8的目的並非提升理論傳輸速度,是提升有效網路速度,換言之就是使用戶在Wi-Fi 8環境的連接速度與理論值趨近。

▲預期Wi-Fi 8 Ready裝置也會在規格底定前就先行上市,但各地區開通功能的時間還要看當地電檢單位規劃

目前為止仍在開發中的Wi-Fi 8大致延續Wi-Fi 7的技術骨幹,包括相同的2,800Mbps x 8 物理層(PHY)傳輸性能,使用2.4GHz、5GHz與6GHz頻段、4,096QAM與320MHz連續頻段;不過Wi-Fi 8將具備更進一步的網路連接模式,聯發科開發中的Wi-Fi 8連接功能(註:預計會提交給Wi-Fi聯盟,但仍需核准)將會獲得多項新功能。

聯發科提出的新功能當中,其一是稱為Co-SR(協調空間重複)利用,此技術是Wi-Fi 6的空間重複使用技術的增強版,改善原本裝置在兩個連接點有傳輸功率差異時出現問題的情況,Co-SR將可使連接點相互通訊並協調彼此的功率輸出解決原本功率不對等出現的問題,使整體系統吞吐量提高15%至25%。

第二個功能稱為Co-BF(協調波束成形),是將原本針對單一連接點的波束成形擴大到複數的連接點,也同樣是使連接點相互溝通,使彼此的波束成形訊號不會相互干涉,並更有效的使裝置自多個連接點取得穩定的訊號,尤其是避免裝置在多個連接點選擇與較遠或不穩定的連接點連接,進而提升連接穩定,若在全部具備此技術的連接環境,網路吞吐量將提升20%至50%。

第三項功能是DSO動態子通道操作,理論上裝置之間彼此會交換資訊,使路由器知道連接的裝置使用的連接技術,具備DSO的Wi-Fi路由器可在多個裝置下載同一個檔案時,可針對連接裝置使用的Wi-Fi技術建立動態場景,依據連接裝置主動了解使用的技術、功能與要求,使較新連接技術的裝置更快的下載檔案,聯發科認為在搭配DSO後能夠使資料吞吐量提高80%。

還有一項是全新的數據速率,即是將Wi-Fi調變編碼(MCS Index)更為細分,MCS Index是一項資料表格,可能協助Wi-Fi路由器確定鏈路的速度,使實際連接與傳輸資料不會出現錯誤,透過細分調變編碼,將能改善裝置在空間中移動(如拿著手機在房間走動)傳輸速度減少的情況,因為此方式將會選擇速度落差不會那麼大的編碼方式,減少裝置在移動中的掉速情況,不過畢竟移動中的訊號穩定原本就會比定點差,故相較其他技術的提升比較沒那麼明顯,不過聯發科仍認為能夠改善5%到30%不等的傳輸速率。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