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半導體在德州設立的Taylor廠旨在利用GAA工藝量產下一代晶圓,定位在4nm製程以下的先進產線;但根據韓國Business Korea報導指稱,三星正從德州Taylor廠撤回技術人員,僅留下維持營運所需的基本人力,主要的原因是2nm製程良率始終卡在10-20%之間無法突破,同時2nm量產時間也從已經自原定的2024年延長到2026年。
▲三星2nm量產計畫已經順延至2026年,現在傳出三星也自Taylor廠撤出人力
三星的晶圓代工仍持續遭遇問題,尤其在3nm以下台積電已經實現60-70%的良率,但三星仍在低量率苦戰;之所以撤離技術人員的原因不僅只是量產良率問題,也包括目前三星Taylor廠的訂單與良率都不足。同時三星下來還要面臨另一個代價,即是與美國政府簽署協議後自晶片法案獲得的補貼,但顯然Taylor廠目前的營運狀況難以符合美國開出的條件。
Businese Korea引述韓國半導體專家的說法,指稱三星內部官僚主義相當嚴重、決策緩慢且薪資偏低,導致晶圓代工競爭力持續下降,相較20-30年前三星的投資時間點也相當緩慢,顯示三星管理階層並未考慮晶圓代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