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電子傷害監控系統 (NEISS)的數據顯示,從手機、筆電到耳機,這些科技產品都曾導致人們進急診室。統計最多的不意外是自平衡滑行車,而手機的數量也少不到那去。以下是一些具體案例:
- 虛擬實境(VR)遊戲:玩家在沉浸式體驗中不小心打了家人或自己,例如一名12歲男孩不小心打了自己的重要部位。超過 64%的 VR 傷害導致急診室就診是由無意的撞擊造成的。
- 自平衡滑行車:因此受傷前往急診室的使用者最多。最多的是撞到、摔倒而導致手腕和頭部受傷,不過去年沒有起火的案例。
- 無人機:相對於其他產品,無人機造成的意外傷害較少,記錄中只有9起事件。
- 耳機:超過 70%的意外都是耳塞頭卡在耳朵裡,有些人甚至用錯誤的方法(如用螺賴把)取出也很危險。
- 手機:有13%因手機砸臉或身上造成的傷害。12%的人因走路時看手機分心而發生意外。7%的人被破碎螢幕劃傷,5%的人為了拿手機而摔倒受傷。另有5%的傷害責任方在製造商例如電池起火,還有更奇葩的案例是一位婦女因手機被雷打到而全身觸電的罕見事件。
- 筆電腦與平板電腦:超過 34% 與筆電腦相關的意外是由於砸到頭或腳造成的,發生機率是平板電腦的兩倍。此外,有5% 的筆電是在飛機和公車的行李箱掉落而造成。
這裡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