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玩家遇到顯示卡安裝後一段時間的最高溫比起剛買回來的時候飆高?這並不單純因為風扇或系統積塵,根據國外知名硬體網站Igor's Lab的拆解實證,導致顯示卡隨使用時間變長而散熱變差的原因在於晶片與散熱器之間的散熱膏,且許多高單價的旗艦顯示卡也同樣使用品質較差的散熱膏。
許多玩家表示顯示卡購買約幾周到幾個月後的最高溫忽然相較剛購買時提升不少,核心溫度甚至超出100度;Igor's Lab拆解了多家品牌、多個等級的顯示卡,並檢視這些顯示卡的散熱膏,發現散熱膏是導致溫度飆高的成因。
▲高階顯示卡與一般顯示卡的差異多半在於散熱器與供電元件,但部分廠商仍會設法在散熱膏降低成本
Igor's Lab研究了其中Manli GeForce RTX 4080 Gallardo的散熱膏,以嚴謹的ASTM-D5480-17標準進行測試,發現如果只有塗抹薄博一層的時候,其性能與高階散熱膏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一旦散熱膏塗抹到較厚之後,散熱效率就明顯變差,而在一般量產品當中的散熱膏多半會塗抹到一定的厚度,避免大量生產時的操作錯誤。
Igor's Lab進一步使用放大鏡檢視Manli GeForce RTX 4080 Gallardo的散熱膏,發現這種散熱膏受熱後表面會產生油狀液體並浮於上層,同時便宜的散熱膏往往使用超出正常尺寸的氧化鋁顆粒,因為這是看似簡單有效的導熱方式,然而Igor's Lab進一步檢視散熱膏的構成物質,發現這種散熱膏就是由濫竽充數的便宜材料構成,且不少顯示卡都使用這種廉價散熱膏作為介質。
雖然從DIY玩家的角度,入門的散熱膏與有一定品質的散熱膏的價差並非太大,不過以廠商品牌量產的角度,牽涉到龐大的生產量,使用便宜的散熱膏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成本,且考慮到一般玩家不會直接檢視到散熱膏,還不如在容易被看見的主被動元件、散熱器下功夫。然而雖然這樣的現象可以透過替換散熱膏解決,不過一旦拆除散熱器就會影響保固,但顯示卡超過100度卻沒有燒毀的情況也往往不會允與出保,對玩家仍是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