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暗網?它與詐騙集團有何關聯?對我們有多大威脅?周逸濱律師專業解惑

2024.06.03 11:32AM
照片中包含了貿易、外匯市場、商人、加密貨幣、商人

台灣詐騙集團日益猖獗,有些甚至與「暗網」扯上關係,究竟什麼是暗網呢?它對我們日常生活會造成威脅嗎?本篇,我們特別邀請到威律法律事務所-周逸濱律師一起來聊聊!

暗網:高度隱蔽追蹤不易 成犯罪活動溫床

每天打開電視新聞台,幾乎可見到感情、投資、遊戲…等各式各樣詐騙事件,而幾乎所有的詐騙事件,都是從一封簡訊、廣告,或一通電話開始。你心想正納悶,為什麼詐騙集團這麼厲害,都知道要把這些訊息或廣告,傳送給容易被騙的對象?「其實這就像廣告投放,在發送詐騙訊息、投放廣告位置之前,老早鎖定特定對象。」周逸濱律師解釋,而之所以能投放到精確目標,這一切可能與暗網有關。

▲「暗網」(Dark Web)指存在於黑暗網路、覆蓋網路上的全球資訊網內容,一般搜尋引擎或瀏覽器無能為力,只能用特殊軟體、特殊授權、或對電腦做特殊設定才能訪問。(圖片來源:freepik

「暗網」(Dark Web)指存在於黑暗網路、覆蓋網路上的全球資訊網內容,只能用特殊軟體、特殊授權、或對電腦做特殊設定才能訪問。一般網頁都能透過Chrome、Firefox等常見瀏覽器找到;但暗網可不一樣,若使用常用搜尋引擎和瀏覽器,就算搜尋三天三夜,都無法發現它的行蹤,暗網必須透過特殊軟體或路徑才能取得。暗網特點在於,許多資訊都被隱藏起來,就算有任何買賣行為,買主和賣家互相不知道彼此,因此暗網很容易成為犯罪的溫床。

手機、帳號、卡號應有盡有 !個資成暗網黑市熱賣商品

由於暗網匿名、無法追蹤不易被偵查的特性,吸引許多人進行非法交易,「你可以想像成一群心術不正的蒙面人,在進行槍枝、毒品、藥物、個資…各式各樣非法勾當,或透過架設非法論壇與戀童癖者或恐怖分子交流。」周逸濱律師強調,其中透過暗網黑市販賣個資,與當今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脫不了關係,「所有詐騙事件,許多都是從個資外洩開始,個資在暗網黑市相當受歡迎,儼然成為成熟的地下交易鏈。」

▲暗網匿名、無法追蹤且不易被偵查的特性,吸引許多人進行非法交易,尤其個資在暗網黑市相當受歡迎,日前更傳出有人花15萬台幣,購買超過2,300萬筆國人戶籍資料。(圖片來源:freepik

20年前如果想搞詐騙,只能土法煉鋼照著黃頁一通通打,接通後再掰個假綁架、假中獎之類故事,簡單講就是亂槍打鳥,還不一定騙得成功;但如今只要先從暗網黑市購買個資、然後再透過精準投放,就能大幅提高詐騙成功機率。雖然個資類型分成很多種,但基本上每個人包括Email、手機、卡號…等都有一個價目表;另外也可以購買特定平台的個資,例如電商某時期的交易紀錄,包括消費者姓名、電話、卡號、交易紀錄等,有點像懶人包的概念。

▲暗網雖然經常被用來做非常交易,不過周逸濱律師認為,暗網平台本身是中性的,重點還是取決於誰在使用及其用途為何。

當得手個資後,詐騙集團就能進一步推敲使用者喜好、需求、消費習性,分析對方使用網路軌跡,進行各式各樣廣告投放,餵他們感興趣的廣告內容,或直接打電話使用話術行騙,「例如我們常聽說,在某段時間內,曾在某電商購物的會員,紛紛接到”誤設分期付款”詐騙電話,由於對方掌握消費者交易個資,當這些詐騙偽冒客服人員致電時,會先以消費者購買過的商品明細等真實資訊來獲取信任。大家不約而同被詐騙集團騷擾,這絕對不是巧合,可能是當時某個資懶人包在暗網黑市賣出。」

精準投放提高詐欺成功率 詐騙集團也懂網路行銷

剛才不斷提到精準投放,沒錯!詐騙集團還真的懂網路行銷,就算不懂也可能與廣告公司合作,日前就傳出來自韓國的廣告商德博(Dable)台灣分公司與詐騙集團勾結,在各大主流新聞網站投放假投資廣告,從詐騙集團獲得廣告收入超過2.58億,「當我們逛網頁或玩社群,所看到各種廣告或貼文,都可能是詐騙集團的精準投放。」日前便發生一名婦人想要投資,誤信詐騙集團投放的假廣告,將市值4千多萬元的黃金全部交給詐騙集團,結果黃金有去無回。
 

▲當我們逛網頁或社群,所看到各種廣告或貼文,或在聊天室裡收到的訊息,都可能是詐騙集團的精準投放,儘管有些看起來破綻百出,但依舊有人受騙上當。

FB上每天都有一堆假到不行的廣告,甚至有許多假冒公眾人物見證、搭配浮誇話術的投資詐騙廣告,儘管看起來破綻百出,但每天依舊有人受騙上當,不僅讓人懷疑,難道平台不用負責嗎?

「這攸關業界自律的問題,平台是否應該負責,又牽涉到《數位中介服務法》,為了防止網路平台犯罪或假訊息,導致政府有更大權利阻斷資訊,影響到網路言論自由,不但引發各界質疑,一般民眾也無法接受。」

打詐新四法上路!盼透過加重刑罰阻絕詐騙亂象

不過,防詐可以從多面向進行,政府也並非沒有作為,去年6月修正公布施行「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若非金管會許可的證券商、證券投資顧問許可證照者,不能刊登任何投資相關廣告。根據資料統計,自去年6月新法上路至今年3月13日止,由刑事局負責通報已下架7萬6,018則違法的金融投資詐騙廣告。不僅如此,去年行政院也通過個資法修正草案,若非公務機關洩漏個資,最高可能面臨1,000萬元罰款。

▲在今年520前夕,行政院會通過「打詐新四法」,若詐騙1千萬刑期3年起跳、最重可關10年,希望能達到阻絕詐騙的效果。
(圖片來源:行政院

不僅如此,就在520前夕,行政院會通過「打詐新四法」,包括新制訂的「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以及修訂「洗錢防制法」、「科技偵查及保障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若詐騙1千萬刑期就是3年起跳、最重可關長達10年。近年政府為了維護資安、嚇阻詐騙不斷修法,還特地成立數位發展部,這次更將打詐政策專法化,落實打擊詐騙的決心,這些都值得我們鼓勵。

▲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不但彙整常見的詐騙手法,並提供詳細的解析與預防策略,網頁更新的速度快、整體實用性相當高。(圖片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

相較於歐美國家,過去台灣民眾對隱私權較不重視,舉個簡單例子,當我們收到一則詐騙簡訊,雖然當下你沒上當,沒產生任何實質損失,但之所以會收到詐騙簡訊,表示你的個資可能已經外洩,「當下是否被詐騙、與個資遭非法洩漏的責任是兩碼事,就算沒被騙到,也可能因外洩引發騷擾產生精神損害,這樣已經可以提告了。」不過周逸濱律師補充,近幾年接觸到個資相關訴訟愈來愈多,代表台灣人逐漸意識到個資保護的重要性。

▲周逸濱律師呼籲,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無論如何只要別起「貪」念,就能遠離各式各樣的詐騙。

現但人成天與網路為伍,當接觸到的資訊太多,偶爾難免會失去判斷力,網路上許多乍看下超好康的事,其實都是詐騙集團擅長裹著糖衣的話術。但有句話這麼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無論如何只要別起「貪」念,就能遠離各式各樣的詐騙。

周逸濱律師個人檔案

周逸濱律師簡介:

現任:威律法律事務所所長/主持律師

專長領域:

@一般領域

一般民、刑事、家事訴訟及談判協商、企業法律諮詢、契約審議。

@特色領域

智慧財產(著作權、商標、專利)、文創產業經紀及授權、影視音樂動畫遊戲等娛樂產業合約、新創股權規劃、商業模式規劃、電子商務、企業風險管理、個人資料保護及管理、營建裝修工程、公共工程、政府採購、不動產糾紛、都市更新、網路行銷及侵權、訴願、行政訴訟、稅務救濟、能源科技、醫事行政法、教育訓練等。

威律法律事務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