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在2013年由旗下專業音訊解決方案部門Sony Professional推出品牌第一款開放式監聽耳機MDR-MV1,而Sennheiser則在2024年推出售價與鑑賞級耳機相當的開放式監聽耳機HD 490 PRO;兩款耳機皆鎖定混音與後製需求,同時又不約而同採用背開放設計,對於想購買開放式專業監聽耳機的消費者勢必會拿來正面比較,筆者則以兩款耳機的設計特質、聆聽經驗提供個人建議。
不約而同的耐用與易維護導向的造型設計
▲兩款耳機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新一代開放監聽耳機
▲HD 490 PRO兩側皆可入線,MDR-MV1由左側入線
▲Sennheiser的4Pin Mini-XLR插頭選擇較少,Sony的3.5mm TRRS插頭品質參差不齊
作為鎖定專業音響工程人員使用需求的Sennheiser HD 490 PRO與Sony MDR-MV1皆在結構設計有著相近的理念,即是簡單、堅固、好維護,不過在進一步結合不同的技術,也各自展現屬於德國與日本對於這些理念的不同呈現方式。HD 490 PRO使用兩邊皆可入線、帶有卡榫的公規4 PIN Mini-XLR作為換線結構,而MDR-MV1雖使用更易取得且選擇眾多的3.5mm四極端子,不過帶有專屬螺紋卡扣,僅有少數第三方線材與插頭提供卡扣。
▲HD 490 PRO並未沿用其它耳機結構,但類似於HD 600系列
Sennheiser HD 490 PRO的結構可說是出自HD 600家族的變化,但拿掉對於錄音室使用不必要的華奢點綴,以裸露的彎曲金屬片作為頭樑的主體,塑料製的大面積支架、框體則未施加華麗的漆料,同時搭配帶有卡扣的雙邊公規4Pin Mini-XLR連接器提供可拆卸的線材設計,耳罩、頭樑襯墊為能夠快拆的卡扣結構與魔鬼氈,同時取下頭樑襯墊即可看到左右耳機單體連接的機內線,即便配件耗損或發生意外狀況也能輕鬆修復。
▲MDR-MV1將MDR-1的結構與MDR-CD900ST的經典設計結合
Sony MDR-MV1可視為自Sony MDR-1系列與MDR-CD900ST系列的融合體,以塑料作為主機構、並在頭帶拉伸處由金屬補強,同時使用帶卡扣的3.5mm四極端子,藉由取消耳罩支架可折疊的機構增加耐用度,並具備大面積的減壓頭帶內襯設計,只是頭帶內襯就沒有快拆設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MDR-MV1為了開闊的空間表達力,側殼體開孔部分自側面延伸至框體邊緣,為了使開孔殼體兼具纖薄與耐用,故MDR-MV1的側殼是輕量化的鋁合金而非塑料。
減少長時間聆聽壓力殊途同歸,但調音仍有德、日差異
▲HD 490 PRO採用背面開放結構,側邊未開孔
作為鎖定專業監聽需求的產品,Sennheiser HD 490 PRO與Sony MDR-MV1都設法在調音減少聆聽的壓力,皆是希望除了提供豐富的資訊、正確的三頻以外,也要能夠使專業用戶能在長時間使用;然而在工程團隊對於聲音的概念不同,即便都是採用背開放設計,旨在用於後製、混音使用,最終帶有日系與德系特性的調音仍展現在兩款產品。
▲MDR-MV1的開孔延伸到側邊,並使用薄型金屬作為框體
Sennheiser HD 490 PRO建立在有那麼些品牌識別特色的中性偏溫潤,聲音的調性柔和,但已擺脫上個世紀帶有朦朧感的解析,整體音場稍稍後靠不壓迫,低頻表達感不強烈也稱不上風沛,然而點到為止的表達方式不至於無法辨識;不過HD 490 PRO搭配不同耳罩的特性差異相當明顯,若使用絨布耳罩整體音場縮小前靠、低頻變多但柔和,著重在容易聽到音樂的各種資訊;如搭配編織布耳罩,則音場進一步遼闊、聲音的定位明確,低頻變得較為收斂。
▲HD 490 PRO的頭帶襯墊可獨立拆下替換,MDR-MV1頭帶襯墊似乎與頭帶合一
Sony MDR-MV1則是有著近代Sony高階耳機的特質,可視為奠定在MDR-1之後的現代化Sony調音特性,屬於較為明亮、透明的風格,但比起消費級產品進一步更為理性、低染味;然而即便MDR-MV1已經特別為了能長時間使用設法降低音壓,不過在一定的音量之後對一部分使用者仍會覺得尖銳(但筆者是屬於可接受的一派);此外MDR-MV1雖然音場比起MDR-M1ST大了許多,但筆者覺得整體空間則介於HD 490 PRO兩種耳罩之間,不過人聲更為前靠。
▲搭配絨布耳罩的HD 490 PRO反而令筆者想到Sony封閉式監聽耳機MDR-M1ST前靠但低頻較為鬆散的風格
單論聆聽的壓力,顯然HD 490 PRO較能夠以偏大的音量長時間聆聽,中高頻較為明亮的MDR-MV1在偏高音量時則會由於細節資訊過多造成聆聽的壓力,以筆者的解釋,HD 490 PRO的調性相對和緩,而MDR-MV1的聲音則較有侵略性,不過兩者相對新一代消費級鑑賞耳機的聆聽壓力都是較少的。
兩者皆為出色的開放式監聽耳機,取決在對音色的喜好
▲HD 490 PRO聲音相對柔和、輕鬆不過售價較高
無論是Sennheiser HD 490 PRO或是Sony MDR-MV1,兩者作為提供精確空間定位的監聽耳機皆相當稱職,無論自設計的可靠性、可維護性或是中性並著重可久聽的調音走向,皆可滿足後製與混音工作需求,較為關鍵的差異仍回歸到使用習慣與偏好的音色。
▲MDR-MV1聲音明亮速度感強,但頭帶的可維護性較差
若是有右側入線偏好與需求,希望能因應混音的空間呈現或後製追求完整的資訊細節改變聲音呈現方式,以及對於較為柔和、中頻稍顯凹陷的調音有所偏好,則HD 490 PRO是較為合適的選擇;若追求兼具準確空間定位與完整細節,以及喜歡較有速度感、相對明亮乾淨的調音,MDR-MV1較符合這樣的需求。
▲筆者以NW-WM1AM2的高增益3.5mm端子為比較基準,HD490 PRO的45格音量聽感約略為30格的MDR-MV1
▲兩款產品都是出色的開放監聽耳機,但撇除價差調音將會是重要的抉擇關鍵
另外作為一項參考的比較,以Sony NW-WM1AM2 Walkman播放機設定為高增益的的3.5mm單端輸出為連接端子,Sennheiser HD 490 PRO與Sony MDR-MV1皆搭配原廠線材(MDR-MV1搭配原廠6.3mm轉3.5mm),MDR-MV1約略在30格即為筆者平常慣用的聆聽音量,而HD 490 PRO則約需45格左右才達到接近的聆聽音量,算是反應在兩者略有差異的靈敏度與阻抗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