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產品名稱前面冠上i字已經是消費者所熟悉的命名方式,例如iMac、iPhone、iMessenger皆是如此,不少想跟風的品牌也會刻意採用類似的方式蹭蘋果的名氣,然而為蘋果奠定使用i作為產品命名原則基礎的廣告公司行銷總監Ken Segall在接受Wired採訪時表示,當年採用i為產品命名也象徵蘋果在當時的品牌策略,然而隨著蘋果品牌策略已經不同,他認為蘋果是時候拿掉以i命名的產品方式進行品牌重塑,藉此象徵蘋果持續創新,Ken Segall認為他雖無法預期賈伯斯還在的今日的蘋果是甚麼樣子,但賈伯斯絕對不會擔憂放棄i字命名這檔事。
▲雖然i字命名幾乎與蘋果產品畫上等號,但命名原則難以受保護
Ken Segall是在賈伯斯時代被任命為負責蘋果廣告的創意總監,他在26年前說服賈伯斯使用iMac作為全新的電腦名稱,而非使用原本公司內部想使用的MacMan,也開啟蘋果長達26年為產品冠上i的命名方式;之所以選擇i字是反應當時蘋果以individual、internet、information、inspiration 等的品牌策略;然而他認為隨著時空情境改變,i字已經不再具有當年的意義,蘋果是時候選擇新方式象徵蘋果產品的進化、設計改變與新技術。
他提到由於i字已經等同於蘋果的子品牌識別,會有行銷專家認為不再使用i字是不智之舉,但Ken Segall指出以i為命名的方式無法受到保護,同時也大舉被許多標榜IoT萬物互聯的公司使用與吃豆腐,對於以創新為命脈的蘋果已經造成問題。在Wired的文章另外訪問到包括品牌代理商Forge Coop的合夥人Ashwinn Krishnaswamy與Battenhall紐約辦事處的負責人Anton Perreau,雙方認為在蘋果品牌忠誠度的加持下,不會因為蘋果產品拿掉i字而賣不掉。
▲蘋果近期新產品已默默的不再使用容易預期的i字前綴
另外Anton Perreau還指出蘋果實際上已經慢慢的調整產品命名方式,例如Apple Watch與Apple Vision Pro皆不再使用i字,且從Apple TV與Apple Watch曾一度可能稱為iTV與iWatch就有端倪,以象徵蘋果正慢慢的在新產品採用不同的命名方式;他補充道i字幾乎可視為賈伯斯時代的象徵,但蘋果也未明確指出它們放棄以i命名,只是顯露出蘋果已經試圖調整命名方式,但仍不敢貿然取放棄既有的產品命名,但藉由不再使用容易預測的i前綴命名減少被吃豆腐或被專利蟑螂襲擊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