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雨MIAD01 5G音樂手機快速體驗,像是個自帶4.4mm耳機孔音樂小尾巴的入門手機

2024.05.21 04:46PM
照片中提到了BALANCRO、MEENDRDP、MIAD,包含了功能手機、蘋果手機、功能手機、移動電話

先前中國新興音樂產品品牌水月雨宣布進軍手機市場、推出主打音樂播放功能的MIAD01 5G音樂手機時引起不少發燒友討論,不過考慮到台灣手機市場連中國品牌都不敢貿然引進全產品線,這類小眾市場的產品自然也不太有機會正式引進台灣;然而筆者一位覺得MIAD01價格對他來說可以當成玩具玩玩的朋友在中國上市後就透過轉運購買,前幾天也問筆者有無興趣試試看,就有機會可以一探這款話題性十足的產品。

先說結論,MIAD01的表現大概等同於初階的USB小尾巴,仍難以與相近價位(約新台幣萬元初)的專業播放機或行動式外接USB DAC抗衡,但在概念上以目前的手機市場現況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不過也許難以引起廣泛共鳴。

▲雖然頂部有著類似Walkman的高原線條,但並非為了安裝傳統音響級電容

筆者第一眼看到MIAD01的設計會聯想到致敬Sony高階Walkman播放機的機身線條,而MIAD01的圖案設計則近似福音戰士當中機體編號的風格;不過MIAD01機身採用塑料材質而非中高階播放機常見的金屬,畢竟考慮到當前消費者對於智慧手機的偏好,若手機因未使用發燒級播放機的設計概念變成金屬磚頭應該也不好接受。

▲搭載6.7吋OLED曲面螢幕

由於先前已經看到國外的快速拆解介紹,雖然MIAD01的外型相近於高階Walkman的頂部凸起設計,不過目的卻不盡相同;Walkman是為了容納傳統音響級電容選擇將機身凸起,但MIAD01則是為了堆疊獨立於系統主機板的音響子板與鏡頭才選擇這樣的造型;其中3.5mm耳機孔在外側,4.4mm耳機孔則偏機身中間;螢幕則搭配6.7吋120Hz曲面OLED螢幕(官方提到中國當地供應商應該就是天馬),符合當前新台幣萬元價位的主流Android機型基本規格。

由於這支MIAD01是中國銷售版本,自然也不會預載Google的GMS服務,不過香港版本似乎會安裝GMS,但不確定是取得Google官方認證或是如多數中國音樂播放機透過側載方式實現(註:取得GMS的裝置會需要安裝完整的Google服務,如Walkman也被迫安裝Google Maps),系統介面則是趨近原生,除了Google內檢的多媒體播放器以外,經過與朋友的確認本身就預載海貝音樂,從先前幾個官方社群的資訊MIAD01應該也是與海貝共同合作開發。

▲雖說4.4mm確實母座比3.5mm來的大但占用的厚度也沒有真的增加太多,鏡頭反而還是影響高度的關鍵

在核心規格方面,MIAD01使用的是聯發科的天璣7050平台,對照約略與高通Snapdrgaon 600系列屬相近的層級,都是偏向入門的5G平台,不過也因此在售價上也不至於太高,另外配有12GB RAM與256GB內建儲存,倒是比許多萬元級播放機的系統平台規格好上不少,電池容量為5,000mAh,且具備microSD擴充機能;另外搭配64MP主鏡頭與8MP超廣角,但感覺只套用比較基本的相機功能,相對類似價位與鏡頭規格的手機拍出來的效果很一般。

MIAD01主打音訊部分使用來自Cirrus Logic的雙Master HiFi DAC晶片(查了一下CS官網魅族手機似乎也有使用該產品線的晶片),由於水月雨官方沒提及使用的晶片,筆者從規格推測叫可能是整合DAC與耳機輸出的CS43131(猜錯就不負責了...),透過雙晶片平衡架構,可提供很漂亮的132dB動態範圍與-117dB訊噪比(官方CS43131單晶片為130dB動態範圍與-115dB訊噪比),輸出功率在平衡下為4Vrms,單端為2Vrms。

畢竟當天只是很臨時的跟朋友閒聊,手邊多數的耳機都放在公司的情況下,筆者就只攜帶放在家裡的Sony MDR-MV1與基於Oyaide 102SSC的4.4mm耳機線作為對照組;筆者的感覺是沒辦法把MDR-MV1應有的低頻處理好,低頻較為鬆散,也沒有在高階播放機的下潛感,不過也許是受惠新世代晶片的自動阻抗匹配,音量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以前曲面螢幕是旗艦機的象徵,現在已經快成中價位機種標配

當換上朋友攜帶的3萬元等級多單體混合入耳式耳機(抱歉因為現在耳機品牌太多一時忘了是哪個品牌的哪個產品),雖然聲音的完整性比搭配入耳式耳機出色許多,低頻聽起來也相對正常,但高頻的延伸感似乎有些受到抑制,感覺多少限制了高階耳機的潛力,不過音量部分當然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須刻意切到較大音量就已經很充裕。朋友有提到靈敏度較高的入耳式耳機似乎接單端輸出會有些許干擾問題,但當天朋友也沒攜帶額外的線材(畢竟對燒友都有4.4mm自然不會想接單端),也無從比較起。

這樣的驅動表現令筆者想到一些平價的USB小尾巴,但MIAD01相對USB小尾巴有其優點在,首先是不須外接多一條線或一個裝置,此外由於系統與海貝整合,相較同價位無法搭配app進行精密音量微調的小尾巴,搭配靈敏度偏高與阻抗較低的入耳式耳機時也比較不會遇到光是一格聆聽音量就過高的情況,MIAD01至少在搭配不同特性耳機的自動匹配的音量與微調都是沒太大問題的。

隨著多數智慧手機品牌不再於手機搭載耳機孔,對聲音較為重視的發燒友普遍轉向獨立的音樂播放器或外接行動USB DAC,現在很難看到品牌特別強調搭配高階DAC(或是即便有搭配也是輕描淡寫),更不用說還搭載4.4mm端子,即便是連音樂技術資源理論上最豐富的Sony Xperia手機也僅著墨在線路設計,並未強調使用來自Walkman的晶片。

▲鏡頭規格雖然在同價位常見,但拍起來的照片就不及專業手機品牌調校出來的成果...

不過MIAD01的結構令筆者想起數年前Onkyo與Pioneer播放機的做法,當時它們選擇不涉及較陌生的Android系統主板設計,而是選擇系統代工廠提供的公板設計,再搭配自行開發設計的音響線路板,藉此降低整體開發成本;只是筆者的感覺是水月雨在MIAD01的音訊子板設計還是沒有達到更發燒的表現,也許是雨水月雨設定MIAD01旨在提供便利性的設備有關。

雖然從一個已經購買獨立音樂播放機的使用者的角度,MIAD01無異於搭配一條入門價位的USB小尾巴,不過換個方向,水月雨也沒說過MIAD01是為了滿足挑剔的發燒友而來,而是一款價格門檻不高,提供比普遍手機未有的音響級DAC晶片與實體耳機孔的產物,雖然筆者認為其表現也許僅能滿足初燒級耳機的需要,但換個方向對於發燒友外出,想使用自己的高階耳機時,至少不用換線或是搭配轉接頭即可直接使用4.4mm連接器聆聽。

▲能在這個多數消費者在乎便利性高於音質的年代推出音樂手機是勇氣可嘉,不過卻也顯得定位尷尬

能在這個多數消費者轉向無線耳機、發燒友則偏好獨立播放機的年代推出主打音樂功能的手機,筆者認為水月雨的勇氣是值得稱讚的,畢竟雖然規格普通,但價格也控制在相當便宜的2,499人民幣,略高於海貝R5 II在中國的2,298人民幣,比起蘋果iPhone SE在中國的3,499人民幣還低,對於想嘗鮮的消費者應該是可接受的範圍,撇除音質比普通手機好一些不談,拍照品質不及同樣採用天璣7050的其它中國品牌手機,算是MIAD01在體驗上的硬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