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在技術大會上強調,透過開源與軟硬體整合,將加速企業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打破傳統軟硬體障礙,推動 AI 應用普及。
針對當前企業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需求,Red Hat亞太地區企業銷售副總裁Daniel Aw認為在當前以軟體定義加速運算成長的情況下,透過開源及軟硬體整合形式加快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將會變成主流方式。
如同此次Red Hat在技術大會中強調與諸多業者整合,並且透過開源形式讓開發者、企業能更容易在任何位置佈署人工智慧,Daniel Aw說明Red Hat當前提供服務就是讓開發者、企業能以更簡單、快速方式推出人工智慧應用服務,同時也能輕易地移轉到其他位置。
不過,Daniel Aw表示並非代表硬體會成為人工智慧佈署應用的限制,而是企業本身應該先了解自身需要建立什麼樣的人工智慧應用服務,從而在現有資源選擇最佳建置、佈署平台。
以當前人工智慧應用市場發展來看,除了多數業者自行提出人工智慧技術、公有雲業者提出人工智慧佈署應用方案等資源,已經能讓企業可針對不同需求選擇合適方案佈署人工智慧,而Red Hat扮演角色則是協助企業打破傳統軟體與硬體之間隔閡,透過開源方式讓企業能更容易投入人工智慧應用發展,同時也能在佈署應用上有更多選擇。
藉由與三星記憶體業務合作為例,在許多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背後驅動的硬體設備都會使用記憶體模組,一旦企業有針對特定人工智慧運算需求時,不僅可能會採用客製化處理器架構設計,連帶地也會讓記憶體模組設計有所不同。
因此,Red Hat去年底與三星合作以CXL標準打造的記憶體模組,藉此對應其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3平台環境,讓企業能在此平台環境以更具彈性形式佈署各類應用服務與人工智慧應用內容。
若是建構在閉源環境,或是僅針對特定應用需求建置的軟硬體架構,對企業而言在佈署人工智慧等應用服務相對就會有不少限制,同時也可能伴隨產生更多管理維護成本,進而導致無法以更快速度推動各類應用服務發展。
Daniel Aw表示,過去開源運算並不普及,因此市場多半採閉源運算架構形式運作,而雖然閉源運算在特定領域仍有其必要性 (例如涉及數據安全、隱私維護等情形),但相比開源運算發展速度就會緩慢許多,因此目前開始有越來越多發展項目轉向開源架構,並且透過眾人力量推動加速成長。
以Red Hat的發展理念聚焦在開源情況下,希望持續透過與眾人合作推動各類運算型態發展,其中自然也包含當前主流的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