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我在新年的時候就發表了,只是我忘了發在鍵談坊上Orz,剛剛因為回信,所以想起來了,就趕緊來補一下:
之前個人寫了一篇「數 字鍵盤(20%鍵盤)最佳化配置思考」,非常感謝讀者的回應,對 於20%鍵盤提供了許多不同角度的看法。顯然在讀者的回應當中,習慣依然是最重要的一環。當 然,可程化按鍵,更應該是一個重點。後來我也花了一點時間,在習慣與最佳化的天平上,想出以「FN」來做解決的方案。我想這應該是目前我個人所能想到能夠 兼顧習慣與最佳化的做法了。
上圖是NmLk燈亮時,所能夠按的定義,黑色的部分是直接按,而藍色的部分是要加按FN才可以 有效果(與筆電的FN按法是一樣的意思)。同樣的,如果有廠商對於這樣的配置有興趣的話,不需要有什麼顧忌,可以直接拿去用。
鍵位的配置原本是想說能不動到就不動到,因此+號、Enter這兩個按鍵,我都沒有 切成小鍵。不過為了要加FN的位置,因此0這個鍵位,還是要切開。至於以前的設計是按下NmLk鍵後,變成編輯按鍵,個人改成直 接配合FN即可按出,這樣在使用Excel編輯時,就不需要用切換的方式來處理。
不談韌體的改變,僅談硬體部分的話,除了追加四個按鍵之外,就是將0這個大鍵,切分兩個小鍵,其他的就完全沒有動到了。
而編輯功能的按鍵,個人也盡量依照原始的位置來排,由於加入了Fn以及逗號,因此動 到了↓、Del的位置(不過事實上,不管Del要不要移,↓是一定會移到5這個位置,因5這個位置就是導引鍵(有小凸起),是很重要的位置。
當 然,個人所設計的方式,可能有些人認為不適合,那麼,當NmLk燈滅的時候,就統統轉為可程式化按鍵(跳轉後可看圖),需要什麼樣定義的按鍵就自己來。就 可以解決特定需求的問題。
底下是20%鍵盤設計的重點說明(有些之前的文章一樣,但我直接將原本的以及修正的整合起來):
一、追加四個按鍵:
標準鍵盤原本的數字鍵區按鍵數量,個人認為不足。但一般鍵盤上面是燈號區,有足夠空間再塞鍵位。也就是說,如果追加四個按鍵,仍然可以做出與標準鍵盤同樣 長度的鍵盤。簡單來說,加上四個按鍵,仍可以保持原來要設計的體積,不會有大小上的變化。(多出的四個按鍵,在這邊個人以淺灰標示,僅提醒用,不代表比較 重要)
二、NmLk獨立:
能夠與電腦上原本的NmLk不同步。如此就可以避免啟動NmLk時,筆電無法同時打字的問題了。
三、追加小算盤快速鍵:
會用到電腦的數字鍵區,最主要的是Excel,但這是屬於比較專業的部分。不過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若要用到數字,除了描述運用之外,使用小算盤的頻率相 當高,因此設計一個快速鍵。
四、追加ESC:
承上,若使用小算盤,但沒有常用的歸零設計是很奇怪的,因此還需要ESC按鍵。
五、追加「Tab、=、BS」四個按鍵:
Excel中會有這三個按鍵需求。
六、NmLk的位置移動
事實上,NmLk很重要,不能沒有它,但他是屬於不常用按鍵。因此將這個按鍵往上移較不重要的位置。而原本位置採用Tab鍵。
七、追加逗號:
在描述數字的時候會有這樣的需求,例如1,000,000。雖然Excel中不需要,但用純文字檔、Word甚或是部落客寫手,就有機會用 到。
八、將↓鍵移至數字5的位置
其實數字5這個地方,是整個鍵盤中最重要的位置,因為具有導引鍵的設計(就是那個有圓圓的小突起 設計),但原始設計是空的,而下鍵還要更費力氣往下按,因此往上一格,既可以卡到最重要的位置,又可以更省力氣。
九、追加特定快速鍵:
其實個人認為加或不加,影響並不是那麼大。但若真的會用到的話,個人認為追加實用的快速鍵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就追加了三個快速鍵,配合減號、加號、 Enter的配置,以FN的方式,可以按出小聲、大聲、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