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數學之間存在著深刻的聯繫,看似南轅北轍卻又息息相關。從古希臘時期開始,音樂與數學即被視為同源,在畢達哥拉斯的畢氏音程(Pythagorean interval)音樂理論可見端倪。時至今日,仍有諸多跨界人才擅長兼賢數理與音樂,如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他在芝加哥大學學習數學和哲學;天文學先驅和天王星發現者威廉·赫歇爾,他也有大量的音樂作品。
數學與音樂的關聯,最為明顯者在於符號、對稱性、抽象思維,以及定量推理的共通要求。音樂的本質亦離不開分數與比率的支撐,因此音樂有助於數學教學。換句話說,將數字視為音符、節奏與拍速,便能化數學為音樂。
土耳其安塔利亞貝萊克大學軟體工程系研究員Ayça Akın 博士研究數據顯示,不論以聆聽欣賞、演奏練習或將音樂融入課程的方式,皆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其中以將音樂貫穿數學課為最有成效,高達73%的學生數學能力獲得提升。尤其對年幼學子而言,從小培養音樂與數學的連結更為重要。
音樂不僅能增進對數學的理解,更能緩解數字焦慮情緒,讓對數字恐懼的孩子能以輕鬆趣味的方式學習數學。具體而言,將音樂融入數學課的做法包括:隨不同節奏的歌曲打拍子、嘗試數學製作樂器等,靈活運用音樂元素傳授數理概念。
數學與音樂的關係已被多方驗證,善用音樂作為學習數學的有效載體,必能發揮事半功倍之效。這裡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