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矮紅光軸65%無線電競鍵盤評測,矮光軸纖薄流利兼具薄膜與機械式鍵盤特色

2024.01.26 03:02PM

華碩在2024年CES公布隸屬ROG Falchion緊湊配置電競鍵盤的新成員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延續Falchion電競鍵盤系列採用65%配置的特色,但採用RX矮光軸,使得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更為纖薄、好攜帶,且除了Windows環境以外,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亦支援MacOS環境,也使這款鍵盤能夠用於區分文書平台與遊戲平台的跨平台使用者。

▲盒裝內容

▲上方為此次評測的Falchion RX LP矮光軸,下方為傳統機械軸的Falchion Ace

▲並列比較即可感受軸體不同產生的高度差

雖然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同樣採用65%緊湊配置,並透過按鍵排列方式將尺寸縮減至接近60%配置,僅有30.6公分寬;框體設計與先前使用標準機械軸的其它ROG Falchion成員不同,或許是為了進一步追求纖薄設計以及增加視覺效果與可視性,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在頂部多了一道光效設計,並將位於左側的多功能觸控板轉移到左上頂部,並帶有一顆可在四種功能之間切換的按鍵。

▲Falchion RX LP上方的光帶不僅具有光效,同時也可對應觸控板操作

▲可切換三種連接模式、中間撥桿可切換Windows與Mac配置

▲底版為非透明,底下帶有減振材質

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的線材連接埠是偏右上側,並無藏線設計,而ROG Omni收發器可收納在頂部,對於有攜帶鍵盤外出使用的玩家能直接進行收納;另外保護蓋採用白色,外型則依循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的角度斜切,並將電競之眼標誌融入斜紋,同時也可作為鍵盤的底座使用;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也同樣具備三段角度調整,且搭配護蓋使用也不會產生干涉或是影響功能。

▲多功能觸控板改為頂部

▲按鍵可切換觸控板功能,包括音量、選曲、鍵盤光亮度與一組自定義功能

▲帶有定位點便於盲控

就使用過ROG Falchion Ace的筆者而言,多功能觸控板位置變更至頂部不僅可以避免誤觸,在將護蓋作為底座使用時,同時新增觸控板的功能切換鍵,除了預設的音量、選曲、鍵盤亮度等三項功能還可自定義一項常用功能,同時可自頂部的燈效看到目前對應的功能,使用上也更為直觀,同時操作觸控板時,鍵帽上方的光帶也會隨觸控方向變化,使用戶更直觀確認是否正確觸發觸控板。不過由於上方光帶也同樣作為充電時的電量顯示,以有線模式連接到電腦後,關機情況下則由於視同充電中,光帶中央Rebublic of Gamers字體會持續亮綠燈,筆者是覺得是感到稍微困擾的地方。

▲鍵盤底部的斜紋同樣藏有電競之眼

▲可調三段高度

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支援2.4GHz、藍牙與有線三模,其2.4GHz使用的是基於SPEEDNOVA技術的華碩ROG Omni收發器,能夠以單一收發器與其它支援SPEEDNOVA技術的華碩周邊產品連接使用,且相較藍牙具備更低的延遲;另外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內建有記憶體,可記錄6組包括5種自訂配置的設定檔,並具備100%防鬼鍵與N-Key不衝突。

▲採用ABS鍵帽,注音也會透光

▲最右側的功能鍵包括常用的Del

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的按鍵配置則與其它ROG Falchion家族成員相同,最右側由上至下分別為Ins、Del、Page Up與Page Down,對筆者而言其配置視相較另一種為Home、Page Up、Page Down、End更方便一些,畢竟筆者使用Del鍵的機率遠比Home或End鍵來的高;雖說現在中高階鍵盤都可透過軟體定義按鍵功能,但若預設配置就符合使用習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 

▲採用矮光軸

▲光軸的RGB燈位於中央,比起傳統MX結構機械軸發光更平均

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使用的ROG RX矮型光學鍵軸,是結合矮軸與光軸兩項特色的機械軸,具備短驅動點與行程,筆者此次測試的版本為具線性觸發特質的矮紅光軸,僅有1.0mm驅動點,初始阻力為40gf、總阻力為55gf,若更偏好傳統機械式鍵盤手感,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還有驅動點更長、具敲擊感的矮青光軸可供選擇。

▲RX軸觸發更快速且沒有機械軸金屬磨耗問題,同時四個邊角安裝按鍵也比採用十字軸心的傳統機械軸更穩固

光軸的特色就是利用光遮斷特性取代傳統機械軸的電觸發訊號,訊號的觸發反應更為靈敏,且理論上由於不具金屬相互摩擦的接觸行為,光軸耐用性也相對傳統機械軸更高;另一個優點是光軸由於並非由中央的十字軸心底下的接點觸發,RGB LED可安裝於軸心中央,鍵帽也能更更均勻的受光。

▲Falchion RX LP在底下還有兩層矽膠吸音泡棉

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為了進一步降低不必要的敲擊聲與回音,在面板底下還有兩層整合式矽膠吸音泡棉,使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在敲擊使用的聲響盡可能降低,而鍵帽除了是使用ABS材質以外,還在按鍵表面施加UV硬塗層,可進一步減少手指與鍵帽接觸留下的油汙,另外比較特殊的是除了按鍵的英文字體外,注音符號也會透光。

▲矮光軸結合短行程與機械軸的觸發手感,是在纖薄與手感折衷的軸體

至於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的使用手感,筆者會形容為更為線性的高階剪刀腳鍵盤;由於短行程的特性,矮紅光軸的觸發手感與高階薄膜鍵盤或剪刀腳鍵盤有那麼點相似,不過由於按鍵的仍是由彈簧支撐而非彈性軟膠材質,按鍵觸發的手感更為俐落,反應更為靈敏,同時鍵帽由四邊平均支撐,快速敲擊時也不會有薄膜或剪刀腳結構在特定方向出現偏斜或軟腳的情況。

▲一段高度

▲兩段高度

▲放在底座立起支架也不會干涉

筆者認為,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是適合偏好類似薄膜或剪刀腳結構鍵盤等短行程觸發特質,但又不滿足一般矮式鍵盤軟調性觸發手感或反應速度不及機械式鍵盤的用戶;矮光軸不僅有著低矮且短的觸發行程,但又兼具機械軸流暢的手感與光軸獨有的靈敏度;而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的65%配置也能在縮減鍵盤尺寸與保有完整基礎功能取得平衡,畢竟連方向鍵都需要靠組合鍵的60%,或更激進的45%,恐怕對一般使用者更難接受。

▲矮光軸有著薄膜與剪刀腳低矮特性,但也保有機械鍵的手感與光軸獨有的高反應速度

此外,ROG Falchion RX Low Profile雖然許多功能都需要靠組合鍵實現,但除了只要搭配Fn組合鍵就可達到完整鍵盤、多媒體與巨集功能以外,多功能觸控板也進一步提供額外的可操控性,且較傳統機械軸更纖薄的尺寸,也比起其它ROG Falchion成員更適合外出攜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