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UX2000主動降噪藍牙耳罩耳機評測,低頻量感豐沛的活潑音色兼具合宜的降噪能力

2024.01.05 02:44PM
照片中提到了MO、MO、ハイブリッド,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產品設計、設計、產品

final繼公布品牌第一款藍牙耳罩耳機UX3000後,在2023年底推出第二款藍牙耳罩耳機UX2000,同時UX2000也在2024年初於台灣正式上市;雖從型號會認為UX2000的定位可能略遜於UX3000,不過畢竟兩者上市的時間有所落差,還未體驗前也不該妄下評論,在UX2000正式於台灣推出前,final提供final UX2000的奶油色供進行評測。

▲UX2000盒裝除了耳機以外,配件提供充電線與3.5mm類比線

▲左邊的UX2000放在ag WHP01K旁可看到沿用頭樑機構,但框體的設計截然不同

▲UX2000的框體設計顯然與WHP01K不同,UX2000採用一體式設計而非多片式外殼體

▲耳罩看起來類似,但左邊UX2000內側為平整人造皮革、WHP01K為網布

▲拆下耳罩差異更明顯,單體配置的深度、調音片的放置位置都不同

final UX2000的外型設計與機構大致延續UX3000,色調如同ZE3000與ZE2000的區別,UX2000並未使用粉末塗裝加工,而是採用消光止滑塗層,而是採用,於頭樑以及支架採用延續自ag WHP01K的造型,也保有可摺疊收納的機構,且值得注意的是final應該在後續有調整過模具,因為雖然看起來拆件與機構都一樣,但筆者手上的ag WHP01K在轉動框體支架與摺疊收納時會有些許素料摩擦聲,而UX2000的轉動相當平滑。

▲主要功能鍵位於右耳殼體後方

▲降噪切換按鍵位於右耳前方

但UX2000耳機腔體外殼的造型與UX3000、WHP01K截然不同,UX2000的殼體採用更為一體的設計,並未將側殼拆件,另外外側麥克風的造型也經過修改,使用圓形開孔構成而非UX3000的柵欄式開孔;同時UX2000的按鍵配置也不同於UX3000,所有的按鍵全部挪到右耳殼體,降噪切換鍵則位於靠前方的位置,會有這樣的變化則與晶片平台設計有關。

▲UX2000藍牙平台升級至藍牙5.3(註:盒裝標記5.3但日本官網為5.2,不排除外銷與日本國內版本晶片不同)

▲拉伸機構為塑料搭配金屬補強

由於final UX2000並非與final UX3000在相同的時間點問世,撇開物理技術不談,final UX2000的藍牙與降噪平台顯然就與UX3000不同;final UX2000並不支援aptX系列的編碼支援,僅支援主流的SBC與AAC,不過最大的不同點並非final UX2000使用新版的藍牙5.3晶片,而是UX2000的主動降噪功能也直接由藍牙晶片提供,而非UX3000時期使用獨立主動降噪晶片處理。

▲UX2000的有線模式位於右側,左側則為充電用的USB Type-C

可理解的是WHP01K與UX3000推出的2021年時期,當時僅有高階藍牙晶片平台才會支援混合式降噪功能,故此時期混合式主動降噪耳機多為高單價產品,當時可能顧及產品定位偏向入門,改以添加額外降噪晶片的方式實現功能,是故WHP01K與UX3000的藍牙按鍵是採用需要長按的「開關」,UX2000的降噪按鍵則是啟用藍牙當中降噪功能的短按「模式切換」。

▲UX2000插上3.5mm線材後會關閉藍牙平台,故有線模式下無法使用降噪

不過WHP01K與UX3000也因此有著相當奇特的設計、即降噪功能獨立於藍牙晶片系統之外,兩款產品皆可在不開啟藍牙功能的情況啟動降噪,但即便藍牙已經關閉也須手動關閉降噪,否則就會持續消耗電力。但有趣的是UX2000若插上3.5mm耳機線會強制關閉藍牙系統,此時也無法啟用主動降噪,但反而WHP01K與UX3000接上耳機線仍可啟用降噪功能。

▲UX2000可摺疊收納

在final品牌的命名方式,3000與2000往往並非真正的等級差異,而是進行調音的差異化,依照慣例冠上3000的產品會有較平衡的音色,而使用2000型號的產品則是較為活潑且重視低頻的呈現,筆者認為這是由於3000與2000系列的產品通常是作為開拓燒友入坑的主流價位產品,考慮到成本與消費者喜好的不同,索性以級距相近的物件提供差異化的聽感。

▲配戴感中規中矩

由於台灣並未推出UX3000,筆者僅能以手邊作為UX3000基礎的WHP01K做為參考組(註:據稱UX3000是沿用WHP01K組件進一步強化調音),筆者使用相同的線材以有線方式對比,相對之下UX2000的低頻量感與表達方式更為明顯,聲音的表現活潑許多,音色偏向中低頻的呈現感,人聲的位置偏向下盤,WHP01K的聲音表現則較為均衡、寬鬆與輕盈。

▲框體頂部帶有調音孔

另外若同樣以藍牙無線方式連接,若手邊的裝置能夠支援高通aptX編碼,筆者認為兩者在細節的表達也會有一定的差距,畢竟aptX編碼相對AAC能夠提供更完整的資訊,加上兩者調音差異,WHP01K的細節表現會更有優勢,但若同樣使用有線比較或是把編碼切換回AAC,筆者感覺兩者的差異並沒有使用藍牙來的明顯。

▲位於單體外支架中間的是作為內部收音的反饋收音麥克風

至於降噪表現,筆者認為UX2000與WHP01K兩者大致上在伯仲之間,耳罩的隔音能力相差不遠,對於噪音的處理方式也大同小異,筆者認為都是偏向日常級的環境降噪能力,大致上能處理辦公室、一般大眾運輸工具產生的不舒適感,不過若如飛機上的噪音消除,就不及市場上的頂級主動降噪耳機,但筆者認為UX2000的降噪能力已是對得起價位的表現。

▲轉軸與摺疊機構並不會像WHP01K一樣有惱人的摩擦聲,可能內部機構有所調整或模具經過修正

不過UX2000相對UX3000最大的優勢在於續航力,UX3000關閉降噪為30小時電力、啟用降噪會縮減至25小時,然而UX2000在關閉降噪下續航力長達60小時,即便啟用降噪仍是高於UX3000的45小時,一方面適合長途旅行使用,另一方面也可減少充電的頻率。

▲UX2000單就價格與表現相當出色,但作為音樂愛好者更希望final能推出更高級距的無線耳罩耳機

考慮到台灣並未引進UX3000,UX2000是喜愛final調音的消費者唯一可選的混合式降噪藍牙耳罩耳機,且價格相當親民;雖然不支援高音質編碼較為可惜一些,不過若是iOS用戶恐怕也不會特別在意,在聲音的呈現偏向低頻豐沛的活潑音色,同時可支援遊戲低延遲模式,對於偏好音樂低頻表現、觀看電影與手遊玩家都是相當適合的,不過筆者仍更期待哪天final可以推出一款更高階的UX系列藍牙主動降噪耳機,滿足final發燒友對音質的苛求。

final UX2000於2024年1月9日在台推出,建議售價3,9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