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台灣科技重要前進,首先是發射了首艘前往北極的無人探測船,這是海洋探索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合歡山鳶峰還設立了圓頂遠端天文觀測系統,進一步推動太空研究的界限。今年也見證了台灣碳權交易的引入,反映出國家對環境可持續性的承諾。
在醫療領域,台灣開發出拉曼光譜檢測平台,將中毒分析時間從四小時大幅縮短到半小時,這一突破對醫療診斷和病患照護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台灣第一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在法屬圭亞那順利升空,增強了國家在氣象領域的能力。
虛擬實境技術也取得了飛躍性進展,宏達電的VIVE Focus 3首度被用於太空,展現了VR在太空環境中的潛力。此外,3D列印技術為口腔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創造了咀嚼輔助器材,大幅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台灣的科技部門持續創新,中央大學與鴻海集團共同研製的「珍珠號」立方衛星就是一例。清華大學學生打造的自動平衡機車模型,展現了台灣年輕工程師的能力。最後,農藥所開發出的動物用藥質譜快檢技術,只需25分鐘即可完成檢測,為快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工具。
前情提要:
2023年台灣科技發展大記事(上):智慧無人電動車、低軌道衛星和人工智慧為發展主軸
2023年7月
合歡山上建立頂遠端天文觀測系統
在合歡山鳶峰設立圓頂遠端天文觀測系統今天啟用,觀測系統設有天文望遠鏡、數位太陽望遠鏡、冷卻式天文相機等設備,開放給觀星愛好者可360度觀測星空景觀。
▲上合歡山別忘了來鳶峰暗空公園看360度全方位觀測合歡山星空景觀。
7-11 24小時無人超商「X-STORE 7」進駐工研院
科技零售當道,統一超商與工研院合作打造全台首家24小時開張、沒有母店相鄰的無人超商「X-STORE 7」,透過影像追蹤、重量偵測以及AIoT等感測系統,進行人流熱點分析、掌握消費行為。
統一超商表示,目前累積7家科技店,持續以每年展店1家速度,朝獲利目標推進。
▲無人7-11「X-STORE 7」,透過AI、IoT等多重感測系統,進行人流熱點分析、掌握消費行為。
2023年8月
NVIDIA將在台灣設立物流中心和研發中心
經濟部成功爭取輝達物流中心在台落地,不僅帶動供應鏈商機,壯大台灣半導體生態系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國際大廠來台投資,強化經濟戰略。
台灣財政部、經濟部力爭輝達物流中心來台,並針對租稅問題協調,並已達成初步共識。財政部將視個案,從寬認定課稅所得額,比照境外電商,簡化所得計算公式,按核定適用淨利率、境內利潤貢獻程度,讓在台附加價值占比降低,稅負大幅減輕。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設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旨在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藉由建置交易平台導入市場機制,確保國家氣候變遷政策有效實行。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提供合法、公平且透明的「交易平台」,提供經濟誘因,激勵減碳或碳移除行為,進一步帶動低碳甚至負碳創新產業成長及發展。
▲台灣碳權交易所為台灣碳權交易唯一官方依法指定機構。(中央社製圖)
台灣首艘無人探測船前進北極冰壺探測
澎科大產學跨領域合作的台灣第一艘前往北極無人探測船,首度前往極地進行冰湖與峽灣水下地形與海床底質分類的掃描測繪,以了解冰河後退後的動態地形和水文變化。
無人探測船是澎科大副教授呂政豪研究團隊「海岸觀測與無人船聯合實驗室」量身打造的無人探測船,今年受波蘭哥白尼大學北極研究站邀請,經過32小時長途飛行抵達極區斯瓦巴德群島進行為期14天探勘研究。
▲台灣第一艘前往北極的無人探測船,了解冰河後退後的動態地形和水文變化。
2023年9月
台灣醫界開發出拉曼光譜檢測平台 分析中毒成因從四小時縮短到半個小時
去中毒檢測(包括農藥陶斯松中毒)透過實驗室可能都需要耗時4個小時以上,未來使用這款新開發的拉曼檢測儀器,只需不到半個小時,對於救治病患來說有相當大的幫助!
為助醫師辨識病患所中毒物以便治療,長庚、馬偕醫院、清大、台大結合分析化學與奈米科技,開發「拉曼光譜檢測平台」,僅需30分鐘就能測出50種藥物毒物,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研究團隊以便宜材料濾紙,利用半導體鍍膜製程製成晶片,可增強檢測訊號強度達兆倍,彷彿「可以輕易聽見分子的聲音」。
國衛院使用無人車進到下水道撲滅病媒蚊
國衛院利用改裝無人地面車輛系統調查高雄市下水道斑蚊生態,且以殺蟲劑噴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有斑蚊出現蹤跡的溝渠,證實能有效降低病媒蚊孳生,有望協助防治登革熱。
▲國衛院利用改裝無人地面車輛系統調查高雄市下水道斑蚊生態,且以殺蟲劑噴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有斑蚊出現蹤跡的溝渠,證實能有效降低病媒蚊孳生。
中山大學發現奈米結構光觸媒可減碳 將二氧化碳轉換成一氧化碳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最新研究發現,奈米結構光觸媒的轉化應用有助減少碳排,李炫錫以石墨氮化碳(g-C3N4)/三元金屬硫化物硫化銅錫(Cu2SnS3)奈米結構作為光觸媒,利用碳銅(Cu-C)與氮銅(Cu-N)雙鍵結加乘作用的功能,有效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
2023年10月
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順利升空
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9日於法屬圭亞那順利升空,預計上午10時30分衛星進入軌道;發射後約680分鐘,衛星將第一次通過台灣、與台灣地面站首次通聯。回顧24年前台灣首顆升空的人造衛星福衛一號,讓台灣從衛星資料接收國,升級為全球第33個擁有衛星的國家,更為今年開始「年年有衛星發射」打下基礎。
▲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在法屬圭亞那順利升空,並於台灣時間9日上午10時31分順利入軌。圖為獵風者3D模型。
台電首度開賣小額綠電 最小採買額度為1萬度
台電首度開賣小額綠電,預計年底前釋出自建綠電約5000萬度,首批1000萬度將於10月底上架,並依1萬度、5萬度不同數量及年期共有6種組合,於經濟部綠電媒合平台公開標售,明年開始轉供。
數位部推出「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台」
數位部今天上午舉行「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台啟動記者會」,總統蔡英文親自蒞臨,宣布啟動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台,象徵政府打詐決心,強調政府打詐絕不會鬆懈。她也現場示範發送111簡訊給參加的媒體朋友,展現簡訊發送功能。
到12月試營運迄今共發送逾332萬則簡訊。數位部今天表示,預計2024年1月首週111短碼服務上架到共同供應契約,開放台水、台電、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採購服務。
▲只有透過此平台的政府機關,才可用111短碼發送簡訊,達到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效果,避免民眾被假冒政府機關的簡訊所騙。
2023年11月
台灣腦庫揭牌成立,捐贈大腦成逝去後生命延續的新選項
台灣腦庫成立,捐贈大腦提供醫學研究,成為台灣人逝去後,生命延續的新選項,跟著中央社記者開箱被國衛院長司徒惠康形容為延續生命光輝的醫學寶庫,台灣醫學研究最後、最重要的拼圖。
宏達電VIVE Focus 3虛擬現實頭盔送至太空
宏達電今天宣布,聯手XRHealth和Nord-Space Aps,將旗下VR虛擬實境頭顯裝置VIVE Focus 3送至太空,為預定11月8日發射升空的太空人,排解任務期間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也是VR頭顯裝置首度加入太空任務。
▲宏達電HTC宣布,攜手XRHealth和Nord-Space Aps,將旗下VR頭顯裝置VIVE Focus 3送上太空,為太空人排解任務期間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
台灣首創AI胰臟癌偵測系統 取得美國食藥署FDA認定「突破性醫材」
台大團隊打造世界首創的人工智慧(AI)胰臟癌輔助偵測系統,可分析電腦斷層影像(CT)有無胰臟癌並指出腫瘤位置,經全國資料集驗證正確率超過9成,尤其針對不易察覺的小於2公分早期胰臟癌,其敏感度可高達86.4%。,除近期將在台大醫院提供自費服務,現已成功取得美國FDA「突破性醫材」認定,將積極準備美國醫材取證,進攻國際市場。
▲圖為醫師使用AI輔助工具,藍色區塊為AI判讀電腦斷層後的結果,橘色區域為胰臟,紅色區塊疑似為腫瘤。(圖取自MeDA Lab網頁medalab.ai)
下一個中央大學與鴻海集團共同研製的立方衛星「珍珠號」
中央大學與鴻海集團共同研製的立方衛星「珍珠號」,於11月12日凌晨搭載SpaceX獵鷹9號發射成功,將執行1年的寬頻通訊實驗與太空環境探測任務,讓太空科技邁向新里程。
此次發射成功的「珍珠號」,包括PEARL-1C和PEARL-1H等2個立方衛星,C與H分別代表中央大學與鴻海科技集團的開頭縮寫,這2個立方衛星也是國內現階段使用最大的立方衛星本體。
▲鴻海「珍珠號」低軌衛星組裝測試
口腔癌病人的咀嚼福音:3D列印口顎彌補物
台灣每年約有1萬人罹患口腔癌,逾6成需口顎重建手術,術後可能造成臉部歪斜、進食功能減損及口齒障礙。工研院與高雄榮總今天發表全國首創的3D列印口顎彌補物臨床試驗成果,經逾5億次測試,人體試驗成功改善口腔癌病人的容貌與咀嚼功能,造福口腔癌重建病友。
▲工研院與高雄榮總22日舉行記者會,發表全國首創的3D列印口顎彌補物臨床試驗成果,目前完成的9例個案中,所有植入物皆無鬆脫,超過半數口腔癌患者能開始咀嚼食物。
新北市導入MR系統 可以快速找到人孔設施
過去維護管理雨水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時,常須用金屬探測器等器械尋找人孔,但新北水利局應用混合實境(MR)技術後,5分鐘左右就能找到人孔設施,也應用在抽水站操作訓練。
▲新北市水利局表示,全市下水道總長度逾3000公里,導入MR系統後,可有效降低查找人孔等設施時間,讓雨水、污水下水道維護更加有效率。
2023年12月
暨南大學設南投最大太陽能場 每年可發1000萬度電
暨南大學與能源公司合作,在建築物屋頂建置太陽能板,除發電也解決漏水問題並加強隔熱,太陽能發電建置完成後,估每年約發1000萬度電,相當3000個家庭年用電量。
▲暨南國際大學擁有148公頃校地,很適合裝設太陽能板。
AI翻譯逐漸進入我們生活 觀光署在松山機場和野柳遊客中心設置AI智慧櫃檯
AI翻譯愈來愈強大時,不止台灣未來在全世界各地旅遊都會更加方便。除了松山機場和野柳遊客中心,之後在13個重要旅遊景點都會設置AI智慧櫃檯,可提供英語、日語和韓語即時語音翻譯服務。
為了迎接國外旅客,不讓語言成為旅遊障礙,交通部觀光署今天說,在松山機場、野柳遊客中心設置AI智慧櫃檯,可提供即時翻譯服務,未來轄下13個國家風景區都會陸續評估設置。
▲AI翻譯的應用逐漸普及到社會層面。
清大學生打造自動平衡機車模型
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團隊打造不會倒地的自動平衡機車模型,不僅在靜止及低速前進狀態可自動保持平衡,甚至還可倒退行駛,並可在無人駕駛下使用遠端遙控。
目前自動平衡機車的研究多以前輪控制的單轉向設計,或加裝高速旋轉的圓盤飛輪來控制平衡為主。清大學生團隊嘗試以前輪加後輪控制的雙轉向設計來打造自動平衡機車模型。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大學部學生打造不會倒地的自動平衡機車模型,在靜止及低速前進狀態可自動保持平衡,甚至還能倒退行駛,並可在無人駕駛下使用遠端遙控。
農藥所開發出動物用藥質譜快檢技術 只需25分鐘
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發表全球獨家動物用藥質譜快檢技術,動物用藥質譜快檢的萃取套組能快速完成萃取淨化,與其中耗材吸附劑(針筒下方處)的開發有關,萃取技術已取得7國發明專利,在國際有20年專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