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高效能運算與AI加速運算需要更強大的散熱能力,許多散熱技術廠商紛紛投入新散熱架構領域,其中浸沒式液冷是熱門的新形態高效能散熱技術;為了加速台灣資料中心先進散熱解決方案以及與國際規範接軌,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計畫支持下,工研院攜手Intel台灣分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並成立「高算力系統冷卻認證聯合實驗室」,希冀能提供台灣相關業者以國際級標準進行驗證。
用電效率(PUE)是全球衡量用電效率的指標,數值越接近1代表效率越佳,台灣國發會已在2017年提出希望政府資料中心能將PUE降至1.6,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已完成千瓦級以上資料中心先進解決方案,此次進一步攜手Intel成立高算力系統冷卻認證聯合實驗室,進一步協助台灣廠商進行驗證,並以國際驗證標準合乎國際規範需求。
▲工研院與Intel成立聯合實驗室,加速台灣產業發展國際合規的浸沒式液冷技術(圖片提供:工研院)
此聯合實驗室包括建置冷卻液特性檢測流程與平台,整合系統與材料開發驗證,未來將可供廠商進行實機的場域驗證,能夠進行材料特性檢測、伺服器零組件相容性與使用年限評估;尤其相較傳統資料中心使用的主動式散熱技術,浸沒式液冷散熱技術能直接將零組件的熱能傳導給冷卻液進行散熱,不需搭配主動散熱,同時能兼顧所有的元件,可降低達45%碳排放,當前工研院已投入單相浸沒式冷卻材料研發,不僅具備級低冷卻能源消耗的特性,同時也合乎歐盟不含氟化物的標準要求。
對於Intel而言,Intel所提倡的Open IP浸沒式液體冷卻技術已在台灣完成設計概念驗證,可提供新一代伺服器更出色的能源效率,但也需要實績驗證場域與檢測平台協助企業導入,借助此次共合作,將促進浸沒式冷卻技術開發與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