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無線藍牙耳機領域裡,除了iPhone使用者可能會直接選擇AirPods以外,Sony的真無線耳機應該是許多人的選擇之一。Sony真無線耳機最有名的產品就是以降噪效果出色的WF-1000XM5為主,但其實光從2022年末到現在,我們就評測過五款Sony真無線耳機,而且除了降噪以外,各款耳機都有它的特色,包括電競、通透性和CP值高好入手等特性。
到底要選哪一款Sony真無線耳機呢?可以先看本篇文章的推薦懶人包,再進入單篇詳細評測文章來深入了解,為自己在購買前做好最完整的功課:
Sony WF-1000XM5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體積更小、降噪效果更好、音質更加出色
Sony WF-1000XM系列就是Sony真無線耳機的代表作,現在已經進展到Sony WF-1000XM5,採用全新晶片與設計,強調以更小巧的體積帶來更出色的音質、更優異的降噪能力,同時也為首波原生支援 LE Audio 的真無線耳機產品。
WF-1000XM5 的調音與 WF-1000XM4 略有不同,以預設的標準音色,相較之下 WF-1000XM4 的中頻比較單薄、低頻量感明顯偏多與轟,而 WF-1000XM5 的中頻較為飽滿,但反而低頻量感減少但下潛表現提升,雖然整體仍不脫 Sony 當前消費級耳機的三頻曲線,不過對比前兩代超量的預設低頻, WF-1000XM5 預設調音更為平衡。
另外,筆者也嘗試使用全新的簡易個人化 EQ 功能,筆者預想的使用情境是希望在辦公室環境使用,以不影響工作為前提提供舒適而悅耳的背景音樂為原則。WF-1000XM5 不僅解決配戴性的問題,同時也在微縮化的同時使音質表現也更為提升。
▲Sony WF-1000XM5評測文不只是單評XM5系列,連上一代XM4都拿來做比較,當然不可錯過!
價格:7,990元
電池續航力:音樂播放降噪開啟8小時(關閉12小時)、通話降噪開啟6小時(關閉7小時)。
重量:單耳5.9g。
防水等級:IPX4(防噴水)。
獨特特點:體積更小、高降噪效果、支援LE Audio。
Sony InZone Buds電競真無線耳機:喜歡PS5的朋友這個風格就對了
Sony InZone Buds採用獨特的2.4GHz搭配藍牙LC3編碼的無線雙模技術,InZone Buds的機構設計為全新開發,尺寸更小且更為俐落,外型與觸感也令人聯想到宛如PlayStation 5風格。
真無線耳機由於尺寸限制往往不能搭載大容量的電池,故InZone Buds的解決辦法是採用稱為「低功耗處理器L1」的平台,藉由低功耗處理器L1帶來兩項好處,其一是在關閉主動降噪並以2.4GHz收發器連接的情境可提供長達12小時的續航力,在啟用降噪功能的情況借助低功耗的降噪演算仍具備長達11小時的續航力
InZone Buds還結合Sony於空間音訊的專業,能夠透過在手機安裝360 Spitial Soud Personalizer拍攝耳型後,將資料透過Sony帳號同步到PC的專用軟體INZONE Hub,藉此啟用360 Spitial Sound for Gaming功能,使遊戲的音訊能有更精確的定位與空間感;同時INZONE Hub也提供包括電力、聲音定義的個人化、按鍵功能、遊戲與語音通話的音量比重、麥克風音量、降噪模式等設定。
▲Sony InZone Buds電競真無線耳機評測,集Sony聲學技術專為電競需求而生的獨特產品
價格:6,190元。
電池續航力:音樂播放降噪開啟18小時(關閉24小時)。
重量:單耳5.9g。
防水等級:IPX4(防噴水)。
獨特特點:USB接收器2.4GHz傳聲;INZONE Hub遊戲聲音、通訊軟體、通話的音量權重調整;少數電競用無線耳機。
Sony WF-C700N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評測:有品牌的入門款就選這個
WF-C700N 的耳機設計保有與 WF-C500 相近的輪廓,也同樣採用圓形的實體按鍵,不過外型的線條感稍稍向 LinkBuds S 靠攏,同時亦有酷似 LinkBuds S 的外部麥克風抗風網罩,且相較沒有主動降噪功能的 WF-C500 ,重量還自 5.4 克減少為 4.6 克,開啟主動降噪的續航力亦與 WF-C500 相當,但 WF-C700N 關閉降噪後可達 7.5 小時電力。
WF-C700N 的配戴感相當輕盈,畢竟 WF-C700N 等同於 WF-C500 輪廓的再縮小版本,相較收音麥克風配置更複雜的 LinkBuds S 與 WF-1000XM4 更為舒適WF-C700N 也具備與 app 連接提供多項個人化使用的功能,包括透過手機定位與姿勢偵測自動切換個人設定檔。
▲Sony WF-C700N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評測,具 Sony 特色調音的日常實用級降噪真無線耳機。
價格:3,490元。
電池續航力:7.5小時(關閉主動降噪)。
重量:單耳4.6g。
防水等級:IPX4(防噴水)。
獨特特點:便宜但該有主動降噪和軟體設定都有。
Sony LinkBuds真無線耳機長期評測:戴上耳機卻還可以聽到整個世界的聲音
不同於市面上多數強調開放感的真無線耳機實質上仍為具一定遮蔽性質的半開放設計, LinkBuds 大膽使用 Sony 獨立開發的新單體,實現虛實合一的開放通透聽感
LinkBuds 透過中央的開孔,使得耳孔多數的範圍都是通透的,多數的外界聲音能猶如未佩戴耳機一樣傳遞到耳內,同時耳孔內完全沒有異物感,能夠保有耳孔不因密閉產生額外的壓力,來自 LinkBuds 的音樂或是通話聲可自然的與外界聲融合。
喜歡在居家辦公、洗衣曬衣、整理房間還有在不適合使用喇叭聽音樂的深夜使用 LinkBuds ,因為 LinkBuds 不僅相較一般入耳式耳機能夠舒適的聆聽,也不會像立體聲喇叭需要在特定的位置才有最佳的聽感,更重要的是透過 LinkBuds 的開放性,筆者仍就可聽見像是熱水壺煮好水的音效、洗衣機洗完的通知聲或是錯誤聲等,不用擔心因為隔音太好錯過了些事情。
▲Sony LinkBuds 真無線耳機長期評測,截至目前為止最開放通透的真無線耳機
價格:3,450-3,990元。
電池續航力:5.5小時。
重量:單耳5.9g。
防水等級:IPX4(防噴水)。
獨特特點:全通透可以聽到外在的環境音。
Sony LinkBuds S WF-L900N 真無線耳機評測:小還可以再小的無線耳機
LinkBuds S 的外殼體使用汽車回收塑料再製而成, LinkBuds 外殼體還有一層消光色漆,不像 LinkBuds 表面有許多細小的斑點,同時 LinkBuds S 還將 Sony 標誌以刻印方式藏於頂端,僅在內側印刷耳機型號、電池規格與左右耳等,藉由簡單的幾何球型結合圓柱體的外觀設計呈現簡約的風格。
到底 LinkBuds S 有多小巧?如果光看照片可能還難以感受,不過只要與 WF-1000XM4 、 LinkBuds 放在一起,即可感受 LinkBuds S 的小巧尺寸,內側與外耳接觸的面積也更為縮小,尤其配戴後相較明顯突出耳外的 WF-1000XM4 , LinkBuds S 幾乎是與耳朵服貼。
降噪部分,筆者認為在重度噪音環境下,當代旗艦 WF-1000XM4 由於耳塞的密閉性輔以單體能夠發出的抵銷波音域較廣, WF-1000XM4 的降噪性能仍高於 LinkBuds S ;但如果是以日常使用環境,如在辦公室、房間或是逛街、搭乘公車或捷運時, LinkBuds S 已經優於多數價位相近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尤其在戶外環境, LinkBuds S 受到風噪干擾的情況也優於前一代旗艦 WF-1000XM3 。
▲Sony LinkBuds S WF-L900N 真無線耳機評測,配戴更舒適、音質與降噪能力媲美上一代旗鑑真無線表現
價格:4,490元。
電池續航力:8.5小時(打開降噪功能)
重量:單耳4.8g。
防水等級:IPX4(防噴水)。
獨特特點:很小很貼合耳朵。
除了真無線耳機以外,智慧型手錶和手機我們都有推薦:
2024耳罩式耳機懶人包:配戴舒適性、降噪功能、電競使用和性價比都在考量範圍
2023年智慧型手錶評測懶人包:售價、電池續航力以及每款手錶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