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撿起了一個過去玩一下就棄坑的遊戲, 並且重新沈迷一次:歐洲卡車模擬 2 (後稱 ETS2). 真正認真開始玩,才發現原來這個遊戲的坑,是筆者遊戲史當中有史以來最深的一個坑,沒有之一。
為什麼呢?因為筆者剛開始入坑的時候,是用 XBox 有線遊戲手把開始玩美國卡車模擬(後稱 ATS)。當時雖然覺得開著卡車在美國大陸的高速公路奔馳還算愉快,讓人懷念起過去美國各處出差商務旅行時的時光。但是,妄想要靠著遊戲手把來控制車輛,精細的維持在車道中,不去刮到貨物,或是在轉彎的時候撞到隔壁車道停紅燈的小客車,真的是一件無限困難的事。經常是跑一趟賺 6000,沿路撞車的賠款就賠去 2700,油錢扣完有點小賺頭就很好了。
更何況,連結卡車的倒車入庫可不像是一般小客車,橫衝亂撞就了事。需要非常精細的操控方向盤、油門和煞車的。若是多倒個幾次車,煞車和換檔反覆操作幾次,卡車的氣瓶壓力就不足了。緊接著車輛的手煞車就自動拉起來,只能靜靜等待引擎幫氣瓶充氣才能繼續駕駛。
這樣的窘境,造成筆者三年前第一次入坑失敗,沒幾個星期就感覺遊戲太難而棄坑。直到前2個月,因為入手 Steamdeck 的關係,因為被標記成「非常適合 Steamdeck」,又把歐洲卡車模擬2(後稱 ETS2)撿起來試玩看看。
很明顯,Steamdeck 超高解析度的搖桿讓開卡車這件事變得好玩,搭配上歐洲各國差異甚大的風景,以及蜿蜒的山路,才再次感受到卡車駕駛的樂趣。筆者才發現,原來硬體的遊戲界面可以創造這麼大的差異。於是就開始鑽研遊戲硬體起來。
關於方向盤及方向燈雨刷綜合開關, 請參考前篇:
ETS2 歐洲卡車模擬 / ATS 美國卡車模擬 為什麼好玩?一定要買方向盤嗎?
下一個該買的是遊戲方向盤支架而不是其他設備
在買好方向盤及方向燈之後,下一個建議購買的週邊其實是方向盤固定支架。您可能會問,那麼手排檔怎麼辦?筆者建議還是晚點有預算時再買。因為一般平價方向盤附送的支架通常是假設玩家會把方向盤夾在桌上,加上市面上大多數的方向盤支架都是以賽車的操駕幾何來設計的,也就是座位非常低,方向盤非常高,駕駛開車時雙手平舉往前,腳也是平舉往前。然而,這樣的駕駛姿勢,跟卡車差異太多。一般卡車為了讓駕駛長途開車不會疲累,坐姿比較高,腳是往下踩,方向盤也是往前一點的下方才對。
因此,當我們購買方向盤固定支架的時候, 除了記得要預留手排檔位選擇器的安裝架之外, 也建議要買「X型方向盤支架」。這種支架完全張開的時候也是符合賽車的操駕姿勢,但是您可以選擇只張開一部分,使得方向盤的角度大幅改變成朝上的姿態。
也因為大多數低階腳踏板的用料是以塑膠為主, 追求輕量化及降低成本, 如果不是特別找個防滑軟墊來安裝, 開車時踏板會一直滑來滑去, 尤其是緊急煞車的時候, 煞車踏板經常就噴掉, 造成車禍發生。很影響開車時的沈浸感。因此,將踏板安裝在方向盤支架上固定好,將會讓開車樂趣大增。
另外, 針對油門煞車離合器踏板, 稍微改裝一下, 可以用角鐵或是其餘鐵件調整踏板角度, 使其安裝角度較斜, 讓踏板的操作從 「往前踩」 改成 「往下踩」。筆者自己的方向盤支架除了角度調整之外,還加裝較高的輪子方便移動。不玩遊戲時,可以隨時推去一邊收好。
一旦安裝角度喬好,方向盤面相對朝上,踏板的角度正確且穩固,駕駛的樂趣將大幅提昇。考慮到方向盤支架含運費還不及2500,這真的是一筆很划算的投資。
▲這是筆者方向盤和踏板的安裝角度,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方向盤略為朝上,而踏板則是往前傾斜,讓腳踩上去的時候是「往下踩」而不是「往前踩」。
排檔器和排檔桿要一起買!
假設方向燈綜合開關,方向盤支架都買好了。下一個增加沈浸感的設備,自然就是排檔器和卡車排檔桿了。
排檔器如果沒有什麼特殊要求的話,筆者建議的是「藤原手排」,它的換檔磅數較其他遊戲用的換檔器高出許多,這樣搭配上卡車排檔頭比較不會因為力矩拉長而感覺換檔太鬆,而缺乏換檔該有的手感。
至於卡車排檔頭,為什麼是絕對必要的東西呢?
重型卡車因為引擎轉速並不高,極限轉速 2,800 RPM 經常就是極限了,最省油的轉速區間一般是在 1,000 RPM - 1,500 RPM 之間,於是為了讓車輛持續在這 500 RPM 的區間內加速,多幾個檔位對於加速,爬坡,甚至偶爾輕度越野情況,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檔位。
因為大多 ETS2 / ATS 裡的卡車都是 10 檔,12 檔。甚至一些高級車型搭配 18 檔變速箱。如果不是使用卡車排檔頭,那兩個切換按鈕要用方向盤或鍵盤上的按鈕替代,沈浸感就少了許多。
相反的,用卡車排檔桿上的 Ranger / Splitter 按鈕切換高低檔,H / L 半檔,可以最大程度的在排檔上增加沈浸感。對於不是很擅長開手排車的讀者,可以考慮晚點再買三踏板或是先暫時關閉離合器踏板,因為離合器操作錯誤可是會熄火的。在熟悉離合器操作之前,先暫時當作自家卡車都是搭配自手排變速箱。一旦用過手排檔控制,真的是有那種回不去的感覺。
雖然需要花一點時間適應跟轎車相差甚大的操作方式,但是一旦習慣了之後,真的感覺那種一次把檔位換到的感覺很舒爽。例如筆者開重卡空車時會直接 2L 檔起步,然後跳 3L 檔,4L 檔、5L、6H、8H,上閘道的時候直接退 5H 檔。載非常的重,如超過 11 噸的貨物時,則會用 C1 檔起步,然後 1L、2L、3L、4L、5L、6L、7L、7H、8L、8H,上閘道時退 4L 。如果是用換檔撥桿來操作,真的會弄到手抽筋。
▲現代卡車的手排變速箱有許多檔位,靠著高低檔和 H / L 半檔切換撥桿操作。
▲藤原手排是國內玩家相當喜歡的手排變速器,建議搭配 7 速擋板,把容易誤操作而且用不到的第 8 速給擋起來。
三踏板盡量買有點重量的,比較像在開卡車!
最後,在真正開始自己開始利用 SIMHUB 以及 Arduino 客製化整組卡車儀錶控制總成,成為高階設備玩家之前,筆者建議讀者若是要繼續升級,還是買機械感十足的 SIMSONN 或是 SIMJACK 三踏板。
這兩家的踏板其實沒有太多差異。除了字樣之外,感覺就像是同一家的產品。
這兩家的踏板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調整的阻力,以及可以額外增加油壓桿。強力推薦直接裝上兩隻油壓桿。這樣子不管是煞車或是油門都很有開車時候的「腳感」。當然啦,不是那麼追求腳感,也可以直接上 Trustmaster T3PA / T-LCM,或是直接 Logitech G923 的三踏板加減用。只是,筆者裝上油壓三踏板之後,真的會覺得回不太去。感覺之前用的踏板就是個玩具。要不要入坑,就看讀者自己的想法而定了。
另外,如果有一雙比較不常用,要退役的平底鞋,非常建議您開車的時候穿上襪子,穿上平底鞋。甚至來一雙舒服的真皮駕駛手套。相信我,這樣的沈浸感也差異很大。絕對比穿襪子或是光腳開車來的好很多。
▲ Simsonn / Simjack 三踏板都有加裝油壓桿的選項。如果預算不是這麼緊,真的建議一次攻頂。搭配底板、兩隻油壓桿都上。筆者這樣買並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