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look公布台灣詐騙調查,逾六成台灣人至少每週遇到一次、電話與簡訊仍是最大宗

2023.11.28 03:33PM
照片中提到了6:37、+886 911-414、訊息,跟科莫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5G、蜂窩網絡、欺詐罪、電信

以Whoscall、美玉姨等防詐騙服務廣受消費者所知的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走著瞧)與全球防詐集團GASA近期在台灣舉辦亞洲防詐高峰會,同時公布首部「亞洲詐騙調查報告」,囊括亞洲11地區、近2萬受訪者,其中包括以台灣超過5千份樣本調查結果,平均來說,台灣有6成民眾每週至少會遇上一次詐騙行為,同時在傳統的電話詐騙、簡訊詐騙以外,數位詐騙也正快速攀升,並且盜用個資是詐騙最主要的行為,同時有3成民眾受騙的原因是來自對於不明確的內容抱持賭一把的「賭博心態」。

15%以上的民眾天天都會收到詐騙資訊

▲多數的民眾都曾遭遇詐騙

在普查當中,僅有1.3%台灣受訪民眾表示從未收過詐騙,並有超過2成的民眾每週都會收到多次的詐騙相關資訊,更有16.8%民眾指稱天天都會收到詐騙資訊;雖然收到詐騙資訊不代表上當,但也是不勝其擾,詐騙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包括數位廣告、通訊軟體、Email、電話與詐騙。

電話與簡訊等老方法仍是詐騙最大宗

▲電話與簡訊詐騙的比例仍遠高於其它方式,不過數位詐騙也逐漸崛起

近期數位詐騙手段如社群、通訊軟體與數位廣告正慢慢崛起,其中透過社群方式的詐騙也將近35%,但簡訊詐騙與電話詐騙仍是最主要的手段,受訪民眾皆表示收到的詐騙方式電話與簡訊仍占五成比重,尤其近期詐騙集團簡訊詐騙改以小額的生活必要支出如水電費等方式,由於金額往往不高,許多使用者不疑有他而受騙上當。

Facebook、LINE為數位詐騙主要手段

▲Facebook與LINE是台灣數位詐騙最主要的手段

數位詐騙包括社群、數位廣告與電子郵件等手段,在台灣則由於LINE有超過9成使用率、Facebook也達到85%,故透過這兩項社群與通訊服務的詐騙手法是台灣數位詐騙的最大宗手法,然而使用率相對較低的Facebook反而較LINE有更多詐騙案例;近期詐騙集團的數位詐騙又以投資詐騙為最熱門手法,透過社群服務、簡訊等引用分析師、名人肖像與文案,將受害者引導至LINE或個人對話,至於年輕族群愛用的Instgram則興起以AI或盜用圖片經營假帳號交友的方式進行詐騙,至於蝦皮則是詐騙集團經營個人賣家帳號以網路購物的方式進行詐騙。

盜用個資、假帳單為主要詐騙內容

▲盜用個資、假帳單仍是詐騙的主要模式

根據分析,盜用個資、信用卡或銀行仍是目前詐騙最主要的類型,其次是近期迅速攀升的帳單繳款詐騙,緊跟在後則是購物詐騙、投資詐騙以及偽裝成政府機關與銀行的詐騙。若擴大到整個亞洲,個資盜用在日本、馬來西亞、香港和新加坡也是主要的詐騙方式,至於泰國、菲律賓、中國則以購物詐騙最為嚴重,韓國、印尼、越南則以投資詐騙為主。

賭一把心態是多數台灣受害者受騙原因

▲許多台灣受害者雖然無法辨識真偽但仍決定賭一把導致上當

分析受害者情況,台灣詐騙受害者最主要的受騙原因在於「賭博心態」,由於無法分辨內容真偽,索性姑且相信內容導致上當,其次則是缺乏防詐的相關知識導致受騙,接著就是貪小便宜的心態誤信詐騙給出的假優惠或高利潤的投資報酬率,後續就是過度相信冒用友人/家人身分與未能辨識出詐騙行為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