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在2023年推出第一款為混音後製設計的背開放式耳機MDR-MV1,除了提供不同於MDR-CD900ST/MDR-7506、MDR-M1ST等封閉式監聽耳機的開放設計以外,MDR-MV1最重要的目的即是作為Sony全新專業錄音技術360VME(360 Virtual Mixing Environment /360虛擬混音環境)的重要搭配工具;光聽Sony與360VME,可能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是與360 Reality Audio相關的技術,但360VME的目的不僅止於製作360 Reality Audio,而是用以改變混音產業的工作模式,為專業混音與後製提供更多製造彈性,甚至在Covid-19疫情期間也如及時雨般使許多大製作的電影配樂得以順利進行。
以耳機取代多聲道監聽喇叭的創新技術
▲耳機不像喇叭還有環境繞射,以往很難透過耳機進行環繞與多聲道混音與錄音
無論是環繞音效或是360空間音效、沉浸式音效,皆是以搭配多聲道揚聲器的播放為目的,故空間混音與後製時都需要在精心設計的空間搭配多聲道揚聲器才能進行,畢竟採用左右耳隔離的耳機與透過直射與直射聲音的喇叭的效果截然不同,且根據Bose創辦人Amar Bose表示,在舞台環境僅有20%的聲音來自直射、約80%的聲音都是來自反射,造成難以透過耳機進行精確的空間混音與後製,這也侷限以空間音訊為主的專業音業製作者需在特定空間才能作業。
▲最初的350VME需透過一套搭配DSP的耳機系統,對一般音樂工程人員門檻較高
360VME則是透過科學研究的方式,使耳機也能如多聲道喇叭般的提供360度空間定位,最初是在疫情期間透過一套高單價、複雜的360VME系統執行,當時的360VME系統包括專用的開放式耳機與一台DSP(數位訊號處理器),使用者在混音的過程須透過DSP進行音場空間調整,整套系統有一定的體積且造價不菲,較難以推廣360VME技術;不過現在360VME有了成本更低、更方便的模式,就是透過指定的耳機搭配空間定義檔案。
以HRTF原理為基礎為耳機提供空間定義檔
▲在指定錄音室建立個人檔案時需在耳朵配戴量測儀器
實際執行的方式是透過Sony在日本(MIL Studio)與北美(洛杉磯Gold Diggers Studio、紐約The Hit Factory)共三座專業空間進行音訊校正並獲取定義檔案;混音師與錄音師須坐在配置多聲道喇叭的空間,並在耳朵配戴獨特的收音麥克風,首先會先進行一輪以多聲道喇叭的發聲並記錄資訊,而後再度戴上耳機(目前可選擇MDR-MV1、MDR-Z1R與MDR-Z7M2三款,但MDR-MV1仍是首選),重新收錄耳機聆聽到的聲音資訊,最後再產生基礎的空間定義檔案。
▲HRTF是理解聲音在不同距離的衰退情形以及耳朵接收來自不同方向聲音的情況為基礎(圖片來源:Sony)
360VME的基礎原理是利用HRTF(頭部相關傳遞函數)的方式作為原理基礎,是透過數據分析與研究獲取來自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聲音在耳朵時繼聽到的音量與實際在耳朵收取到的頻率,由於不同的耳型會產生不同的情況,故在進行評量時需要在耳朵搭配特殊的麥克風收入耳朵聽到的頻率並進行對照,最後產生基本的空間定義檔;畢竟麥克風安置的位置還有人耳實際形狀都會有些差異,故完成基本設定檔後,仍可與工作人員持續交叉對照現場多聲道喇叭與耳機聽到的差異,使耳機與多聲道喇叭呈現的效果一致。
▲透過360VME,音響工程人員只要帶著筆電與耳機即可進行作業
360VME可透過耳機取代喇叭進行多聲道與空間混音、後製是相當重要的音樂工程突破,因為這代表專業音響工程人員不再需要透過專業工作空間與多聲道喇叭即可進行與專業錄音室環境一致的空間錄音,且透過精確的空間定義檔案,使耳機能夠聽到的聲音的空間定位相同,無論是呈現龐大氣勢的空間感,或是感受帶有深度與距離變化的聲音細節,都能夠以安裝360VME軟體與定義檔的筆記型電腦搭配耳機進行處理。
專業混音與後製人員不再被綁死在工作室
▲只需耳機即可獲得與專業錄音室相同的空間效果,是360VME足以顛覆音樂產業的殺手鐧
雖然360VME的處理工程與一般消費者較為遙遠,然而透過360VME後製的音訊內容卻早已出現在娛樂產業,如疫情期間出品的魔鬼剋星未來世、蜘蛛人無家日、猛毒2:血蜘蛛等電影的音效與配樂處理都是透過360VME進行,這些專業音響工程人員不須承擔風險頻繁前往工作室,即透過360VME技術在居家環境完成處理。不過目前360VME先推出MacOS版,Windows PC環境的專業音樂人仍須待2024年才會獲得PC版。
▲MDR-MV1仍是Sony最推薦搭配360VME的監聽耳機
此外,360 Reality Audio空間音訊技術也是建立在相近的原理,利用音訊檔案中針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添加Meta檔案,使聲音能夠呈現360度的空間感,同時也由於是基於Meta資訊而非固定資訊,基於360 Reality Audio規格的音訊能適用於耳機與喇叭,只要透過訊源進行解碼即可套用到播放設備;不過不同於專業流程需要較為嚴謹的360VME,360 Reality Audio並不需要精準的定位,故在耳機只利用拍攝耳朵的外型照片套用大數據的空間定義,不需進行複雜的額外量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