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美隆大學的機器人研究所的 Padmanabha 開發了一種穿戴式裝置,能夠客觀地測量抓癢的強度。靈感來自於一篇有關穿戴式裝置的研究文章。這種裝置可以檢測人們抓癢時在皮膚上造成刮痕的時間長短,但卻無法測量造成刮痕的強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了一種穿戴式裝置,可以戴在手指上,就像一枚戒指一樣。這個裝置利用加速規來測量手指的運動。為了測量高頻振動,尤其是與刮擦有關的振動,研究人員還加入了接觸式麥克風。這種麥克風無法偵測聲音,而是透過固體物體(例如手指)感應高頻振動。
這些志願者在具有壓力感測器的平板電腦時佩戴了這一裝置。然後由電腦估算了刮壓的強度(以毫瓦為單位)。演算法將感測器的原始數據與電腦估算的刮壓強度相關聯,再轉化為皮膚科醫生在實際診斷中使用的0-10等級。
透過收集志願者的測試數據可以幫助正在研究新藥物,並需要準確評估其搔癢影響的研究人員來說將非常有用。然而,而在臨床醫學中因為醫生直接詢問患者就可以了所以相關的應用就比較有限。此研究成果被發表在《通訊醫學》雜誌上。這項創新的裝置有望協助科學家更好的評估止癢藥物的效能。這裡看更多。
3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