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這個名詞已經喊了十多年了,包括比爾蓋茲和祖克柏都在自己的住家建造全智慧化的房屋。但事實上現在每個人的家庭裡普遍使用智慧家庭的範圍還遠不如手機的應用,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搬新家添購新家電的過程中,我也嘗試讓家中的電子產品智慧化,走得是Google Home路線,想要透過Nest mini控制家裡所有的電器裝置。不走Apple HomeKit路線單純是因為過去已經習慣使用Nest mini了和Chromecast,就循著這條路線走下去。
Google智慧家庭Nest Mini開箱測試:周邊選擇是關鍵、中文化操作更順暢、當喇叭也不錯
產品的串接是第一道障礙
目前所有物聯網的產品再加裝後連接上通常設定的方式是,先讓裝置通電把裝置本身當作是一台無線基地台,透過下載App後以點對點WiFi連上該裝置後,再透過App設定該裝置要連上的無線網路,就能聯通該裝置。
在這個概念下我在連線LG乾衣機和小米智慧燈泡的時候都遇到困難,LG乾衣機連上後要輸入一組密碼,通用密碼是那個WiFi SSID的後四位英數號碼打二次,真的相當複雜。更複雜的是當我按造這樣的規定輸入密碼後,還是連不上乾衣機,會一直出現密碼錯誤的字樣,我到底哪裡打錯了呢?
弄很久後只好聯絡客服,客服的解法很簡單,要開始這台乾衣機的WiFi按鈕才能連上,果真輸入密碼後可連上了。雖然有道理但我真的不服氣,因為如果沒有長按某個神秘按鈕後開啟WiFi,為何我看得到乾衣機的WiFi呢?而且提示密碼錯誤就是一個不對的引導方向。
▲在連接LG乾衣機的過程中,雖然可以透過WiFi的方式掃描到乾衣機裝置,但輸入密碼後一直出現密碼錯誤的訊息,結果不是密碼錯誤,而是該乾衣機沒有開啟WiFi而產生誤導。
總之我設定好了,到了小米燈泡這邊我遇到一個頭大的問題,在米家App中有一堆小米「智能」燈泡選項,每個燈泡都好像又不像我買的那顆。終於找到外型很像的那顆後連線成功了,接著畫面提示我要更新韌體,韌體更新完畢後又連線失敗。重新設定的方式開燈關燈五次後重置,我照做失敗但隔天成功了。
心情很激動的我感慨這也太折磨人了,我已經很熟悉電子產品的科技編輯,如果是一般人那早會放棄這些裝置的智慧功能了。
各家智慧App和Google Home的連結是第二道障礙
要讓Nest mini能夠聲控所有的智慧家電,首先要裝Google助理,這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又不懂不是一樣的事情嗎?就是不一樣,接著你因為不同的智慧裝置裝有不同的智慧App,例如LG ThinQ和米家App,首先你要打開Google助理後串接這些App,例如我要串接米家App,這時候就要在Google助理中「登入」米家App,這樣Google助理就能知道米家App中有哪些智慧裝置,然後Nest mini呼叫時就能透過Google助理呼叫了。
當我串接完下一聲指令「啟動依布(我家掃地機器人的名稱)」,看著掃地機器人順利開掃時,我的心情是如此的激動,接著燈泡、電視、乾衣機也像魔法一樣都能聲控時,我以為我的智慧家庭完成了。
▲因為各家智慧家電的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App,Google為了讓自家的助手和Google Home串接這些智慧家電品牌,而透過了和各App SSO登入的方式來聯繫,搞懂了這個概念後就能將家裡的智慧裝置都做統整了。
只能下精準命令才能控制是第三道障礙
當你終於串接完所有智慧家電裝置後,一定會想要下各式各樣的指令,但事實上非常困難。指令如果說的不精準的話,Nestmini的回答就是「抱歉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回應。在如此辛苦才完成建置的狀態下,還要面對Google助手不懂我的意思,真的相當崩潰。
這激起我想要寫一個命令大全,我讓我全家人學習完怎麼下著些指令。但還在編寫之前就得到了「直接去按按鈕不就得了」的鐵板了。連下指令都要學習曲線,那還有人會想要用嗎?
▲目前語音下達智慧家電最麻煩的第二件事是,每個指令都要相當精準,否則裝置無法理解。例如我下達「OK Google烘乾掃拖機器人的拖布」,只能得到「抱歉我沒能聽懂」的回應。在現階段使用者可能覺得相當麻煩,但當LLM大型語言模型導入後,我們任意下指令家電都能聽懂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小米掃拖機器人X10+開箱評測心得:自動洗拖布與集塵、旋轉式拖布更乾淨
深夜的智慧家庭仍然迎接曙光
雖然我遇到了那麼多的困難才能憋腳地使用我家的智慧家庭裝置,但當我一邊打稿一邊嫌掃地機器人很吵的時候,只要喊一聲「暫停依布」掃地機器人就回家、不用拿起手機打開App或者是走到機器人把按鈕按下還是很方便的。
雖然我將剛洗好的衣服拿進智慧乾衣機中,按鈕就在我眼前,不需要特別用聲控啟動的方式。但智慧乾衣機的意義在於將機器功能程式化,旋鈕上沒有的乾衣功能,都能透過App下載新的乾衣程序,這就像是特斯拉智慧汽車可以透過OTA的方式更新功能,說不定有一天就有「烘乾寵物」的功能可以下載,縱使設定困難我仍然願意完成。
▲因為LG乾衣機有智慧聯網的功能,所以當有新的衣服材質的話,可以直接下載該材質的乾衣行程,讓家電真正的彈性智慧化。
期待大型語言模型的導入
▲微軟透過ChatGPT先理解人們下的指令,再由GPT自行編寫機器人任務程式,完成了機器人可以理解人類模糊指令的做法。
ChatGPT面世不到一年時間裡,我們突然習慣了不論我們怎麼問帶有大語言模型的人工智慧,都能得到回答。那我就非常期待大語言模型導入Nestmini和各家智慧家電App的時刻,這樣我們說模糊的指令語音裝置都能理解反應了。
先前微軟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應用在無人機中,他讓ChatGPT理解我們在說什麼,在自己撰寫無人機應用程式並馬上應用。所以當我們說「無人機不要撞到室內的擺設」,ChatGPT就理解並開始撰寫該無人機不會撞到室內擺設物的無人機程式,某方面實踐產品真正的智慧化。
如果這條路線可行的話,那哪一天我後命令「依步請跳個舞後再清掃主臥室」這個指令就能輕鬆實現了!
Apple和Google不投投入可能是賺得錢不夠多
走了超過10個年頭,在這次建立新住家智慧家電的過程中,依然感受智慧家庭還是如此難用三個面相:
1.產品設定還是非常麻煩
2.智慧家庭中樞例如Nest mini要串接不同智慧家庭產品也相當困難
3.需要精準語音才能下達命令
以上每個步驟一但遇到困難不能執行,就會讓使用者快速放棄智慧家電的使用,而將好處拋開在外。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型的導入將有機會解決問題3,問題1和2依然是實踐使用者體驗的問題,這點不能說Google和Apple沒有再努力,不夠努力的關鍵我認為是這塊收入其實沒有想像中多,所以大公司的投入也就少。
期待在人工智慧破解3.的時候,讓兩大巨頭能夠回頭把1.和2.的標準建立的更簡單容易串接,體驗到智慧家電讓生產力提升的美好享受!
13 則回應
統一的話~~就沒有利潤了啊~~
家電廠牌都想用自己的生態系~~
LG有自己的~~Panasonic也想有自己的~~
apple也要搞自己的~~
github.com/luxontw/dl-iot-assistant
目前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就是了
除此之外產品價格昂貴也是個大問題,例如智慧型開關價格是傳統開關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3房兩廳兩衛兩陽台的住宅光是電燈開關就要花掉好幾萬,透天厝更是輕易超過10萬(只是電燈開關啊喂),不是真的很有愛誰會去花這個錢啊?
講難聽點,這些廠商就是沒那個本事還想獨佔整塊餅,搞到大家都沒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