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 6.7 吋動態島螢幕的 iPhone 15 Pro Max 、 iPhone 14 Pro Max 與 iPhone 15 Plus 該怎麼理性選,雖然挑手機需要的是衝動不是理性

2023.09.25 01:35PM
照片中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遊戲控制器、手機、設計

蘋果自 iPhone 14 世代開始將 iPhone 系列的螢幕尺寸簡化為 2 種類,隨著 iPhone 15 系列甫於 2023 年 9 月 22 日開賣,筆者以同樣為 6.7 吋的的 iPhone 15 Pro Max 、 iPhone 14 Pro Max 與 iPhone 15 Plus 三款產品進行分析,幫還在思索到底要不要「捏一下直上」的消費者從較為理性的角度分析,找出較適合的機型,不過畢竟一般消費者換手機更重視的是那股凌駕於理性的衝動,所以也是純供參考之用。

做為觀看正文前的參考,以同樣 256GB 規格, iPhone 15 Pro Max 零售價為 44,900 元, iPhone 14 Pro Max 為 39,388 元( 官方網路商店已下架,以 PCHome 報價做為參考價格), iPhone 15 Plus 為 32,900 元

適合偏好大螢幕但沒有專業攝影需求也非重度遊戲玩家的 iPhone 15 Plus

▲ iPhone 15 系列採用注色玻璃工藝的質感擺脫以往飛 Pro 的塑料感

由於蘋果近年逐漸擴大 iPhone 與 iPhone Pro 系列的差異,非 Pro 的機型定位在舞台上的光芒就逐漸被遮掩,尤其 iPhone 14 Plus 的市場反應不盡理想,也為 iPhone 15 Plus 蒙上一層陰影,不過 iPhone 15 Plus 也沒那麼不堪,首先從機身的質感來看,雖然 iPhone 15 Plus 仍為航太鋁合金機身,但機背玻璃使用全新的注色工藝,相較過往非 Pro 機型透亮的質感升級不少,視覺上擺脫以往較為塑料般的質感,當然重量也因為機身材質與鏡頭配置的關係是三款手機當中最輕的。

同時 iPhone 15 Plus 換上具動態島的 6.7 吋 Super Retina XDR Display ,與 Pro 機型有相同的動態島體驗,螢幕亮度規格也與 Pro 機型看齊,唯獨缺少 120Hz 與 Always On Display ,不過以一般影音觀賞與非重度遊戲使用也綽綽有餘;另外處理器則與 iPhone 14 Pro 系列看齊使用 A16 Bionic ,不過有線傳輸介面改用公規的 USB Type-C ,對長期握有 iPhone 的 Lightning 周邊的使用者可能會覺得麻煩,但以簡化纜線使用倒是利大於弊,尤其蘋果官方的充電器一側也早就換上 USB Type-C ,不過從官方給出的續航力數據, iPhone 15 Plus 的電池容量應該還是小於 Pro 系列。

▲現在 iPhone 15 系列也換上 48MP 主鏡頭,但與 Pro 系列的元件、光圈皆不同

另外 iPhone 15 Plus 在主鏡頭也升級到 48MP 元件,支援畫素合併與 48MP / 24MP 高解析模式,並有著比 Pro 系列略大的 f1.6 光圈,不過蘋果官方的說法是感光元件的尺寸仍小於 Pro 系列,故在畫質的細膩度與夜間拍攝的表現可能仍略遜 Pro 系列些許,另外就是不支援準專業工作流的 Pro 相機系統,但這部份僅對於需要拍攝專業短片的使用者有較明顯的差異;此外超廣角鏡頭的光圈略小於 Pro 機型,也是蘋果透過技術規格使新高階機(定義上的入門機為 SE 系列)不至於超過前一代頂級機的差異性設定。

看似沒有輸但戰未來顯得尷尬的 iPhone 14 Pro Max

▲ iPhone 14 Pro Max 成 Lightning 介面與不鏽鋼邊框機身最高峰機種

可以想見,每一代 iPhone 推出後都會有「當前買前一代旗艦正划算」的說法,且近年蘋果產品改朝換代都會有一票人表示「今年又沒甚麼進步」的論調,但如果仔細看 iPhone 15 Pro Max 與 iPhone 14 Pro Max 的差異恐怕會比想像中的還大,尤其如果以「戰未來」,筆者覺得現在購入 iPhone 14 Pro Max 略顯尷尬。嚴格來說 iPhone 14 Pro Max 沒有甚麼不好,只是從技術規格與價差,筆者會認為不如捏一下買 iPhone 15 Pro Max ,或是退一步省下一大筆錢選 iPhone 15 Plus 。

iPhone 14 Pro Max 比起 iPhone 15 Plus 的優點,在於螢幕支援 120Hz 自適應更新,有著準專業級但對一般消費者較無感的 Pro 相機系統,相機系統真正的關鍵差異在於具備原生 3 倍光學長焦鏡頭,然而同等級的 A16 Bionic 處理器、多了 39 克的重量差,還有末代 Lightning 旗艦機等等,都是值得作為近 7,000 元價差好好思考一下的;而補上 4,000 元選擇 iPhone 15 Pro Max ,則可換來新一代的應用處理器、更輕的機身、全新的 5 倍長焦鏡頭,同時若有專業影像工作流需求,除了達 10Gbps 的 USB Type-C 有線傳輸,還可透過外接 SSD 支援 4K 60fps 短片。

不過作為 Lightning 末代機皇的角度, iPhone 14 Pro Max 毫無疑問是最高峰作品,也同時是暫定不鏽鋼中框世代的終結機型,如果手邊還有一大票 Lightning 周邊暫時難以轉換且也不想搭配轉接器,而且手機也剛好壞掉,又偏好有三鏡頭配置,那 iPhone 14 Pro Max 確實也不差,而且至少蘋果對於手機的支援週期夠長,就看對於 4,000 元的價差觀感如何。

自 iPhone X 後的 iPhone 重要轉捩點的 iPhone 15 Pro Max

▲鈦合金較為輕盈,不過邊框的質感不若不鏽鋼光滑

蘋果 iPhone X 是蘋果終結掉自 iPhone 5 開始的渾圓世代的開始,也是第一款導入 Face ID 、不鏽鋼機身的機型,雖然乍看下 iPhone 15 Pro Max 與 iPhone 14 Pro Max 相似,不過筆者認為從機身材料、處理器架構、長焦相機等都可視為 iPhone 一個新世代的開始; iPhone 15 Pro 系列在機身首次採用鈦金屬,相較不鏽鋼最大的優勢是兼具強度與輕盈,同時未來在生產製程還能採用嶄新的 3D 列印(雖然目前 iPhone 15 Pro 系列並未使用),不過鈦金屬的表面質感特色不若不鏽鋼平滑明亮,對一些習慣不鏽鋼特性的使用者不見得會喜歡,另外鈦金屬也有容易染色的說法。

&

iPhone 15 Pro 系列搭載的 A17 Pro 處理器一改現行以 Bionic (仿生)結尾的命名方式,扣除蘋果並未明說的部分,最大的差異在於 A17 Pro 是第一款在 GPU 導入硬體光線追蹤的 A 系列處理器,同時 GPU 效能聲稱較 A16 Bionic 提升 20% ;覺得這些技術跟數字看起來很迷惘?或是覺得高通 Snapdragon 8 Gen 2 、聯發科天璣 9200 與三星 Exynos 2200 早有光線追蹤,沒關係,提最實際的層面就會知道 A17 Pro 重要在哪,先前在 WWDC 時蘋果宣布將與 CAPCOM 、小島工作室等合作將如惡靈古堡 4 Re 、惡靈古堡:村莊、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等搬上 MacOS ,現在隨著蘋果發表會與東京電玩展也進一步確認搭載 A17 Pro 的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將成唯二可遊玩這些 AAA 級移植遊戲的 iPhone ,這也是筆者提到如果是瘋狂遊戲迷不該省 4,000 元買 iPhone 14 Pro Max 的原因。

▲蘋果首度在長焦採用多重反射技術

另外,筆者雖暫時無法從 iPhone 15 Pro Max 的鏡頭規格判斷 48MP 主鏡頭模組是否與 iPhone 14 Pro Max 相同,然而全新的多重反射式 5 倍光學變焦則是蘋果全新的嘗試;基於反射式的長焦鏡頭並非新技術,不過蘋果選擇透過多次反射的方式將原本狹長的長焦光徑變成矩形,使機身內的機構不須有一道狹長的空間收納長焦模組,同時將整個長焦光學模組構成一個 3D 防手振模組,此外 iPhone 15 Pro Max 的長焦也首度搭配具全像素對焦的感光元件,也是此次 iPhone 15 Pro Max 的特色。

▲ iPhone 15 Pro 系列的 USB 不僅提升有線傳輸速度,搭配高速 SSD 可啟用 4K 60fps 的 ProRes 拍攝

同時 iPhone 15 全系列在人像攝影導入新一代人像照系統,即便不是使用人像模式拍攝,照片仍會存有景深資訊,後續可啟用軟體編修添加人像效果,但蘋果在官方比較表格並未於 iPhone 14 Pro 系列加入類似的敘述,目前暫時僅限 iPhone 15 全系列;同時作為專業內容創作工具, iPhone 15 Pro Max 的 ProRes 工作流又進一步具備兩項基於 USB Type-C 的優勢,一者是在資料傳輸時可透過 USB 3 10Gbps 的傳輸速度快速的將檔案傳出手機,此一項是可透過連接高速外接 SSD 啟用 4K 60fps ProRes 短片錄製,也使得 iPhone 15 Pro Max 可錄製更高幀率的專業影片格式。 

沒有絕對的對錯,擇你所愛才是重點

▲總之挑你看順眼的最重要

從理性技術與規格分析, iPhone 15 Pro Max 、 iPhone 14 Pro Max 與 iPhone 15 Plus 各有其特色,尤其現在手機用戶的換機週期延長,多半是由於手機毀損、不再被官方支援等因素而換機,相對幾年前消費者逐年換機的情況也比較少見,若問筆者三款當中會挑哪一款,筆者應該會選擇 iPhone 15 Plus 吧。主要的原因是筆者的手機使用習慣多以社群、影音為主,不會在手機上玩遊戲,另外除了沒有專業工作流的需求以外,多數拍照也少用到長焦(但 2 倍焦段的使用比重相當高),若追求畫質手邊還有一台 GR ,手機的攝影品質只要不要太離譜就好,此外也如筆者先前一直強調,為了三鏡頭而三鏡頭對實際使用的意義不大,筆者還寧可配一顆高品質的標準鏡頭與實用的超廣角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