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災日訂於每年9月21日辦理,2023年國家防災日將以地震災害為模擬情境,除了政府動員相關單位進行救災演練之外,上午9點21分全國各地民眾的手機也會收到防災測試簡訊,宣導民眾進行「趴下、掩護、穩住」之相關避難演練。國家防災日的舉辦目的為提升民眾的防災應變能力,民眾也可以參與防災日線上活動,或是檢查緊急避難包的物資是否充足,做好萬全的準備。以下介紹2023年國家防災日之演練項目,至於各項災害之防災應變資訊,可參考「消防防災館」。
上午9點21分地震速報測試、10點沿海海嘯警報測試
2023年國家防災日以地震為演練主題,將模擬新城斷層破裂,發生芮氏規模6.9的地震,其中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地區有大量建築物倒塌導致人命傷亡受困。於9月21日上午9點21分模擬地震發生時,中央氣象署將同步向全國人民發送警報訊息,而在當天上午10點整,沿海地區的民眾也將會收到海嘯警報簡訊。
配合地震發生時的災害演練,於9月21日上午10點59分至11點1分,有線電視頻道將自動切換至公視頻道播放災防訊息,至於無線電視頻道例如華視、台視、中視、華視、民視等也將同步接收公視頻道訊號。提醒民眾在收到警報時切勿驚慌,可配合警報自行演練「趴下、掩護、穩住」相關避難措施。
2023年國家防災日:
- 上午9點21分,向全國民眾發送地震之國家級警報。
- 上午10點,針對沿海地區民眾發送海嘯警報。
- 上午10點59分至11點1分,各電視台切換至公視頻道播放災防訊息。
- 內政部
▲國家防災日將發布2則演練訊息,其中9點21分之地震速報為全國發布,至於10點之海嘯警報是針對沿海地區民眾發布。圖片來源
緊急避難包該如何準備?地震、颱風防災包必需品
台灣位於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之高風險地區,民眾可以事先準備緊急避難包以備不時之需。緊急避難包裡的物品可以劃分為6大類,其中防災食物例如礦泉水、乾糧等,可以用成人每日500大卡熱量、72小時內飲水3公升為準備最低基準。其他種類的必備用品還有保暖衣物、藥品、工具、證件、金錢等,如果家中有嬰幼兒的話,還需另外準備奶粉、奶瓶等嬰幼兒用品。
緊急避難包的款式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不過建議樣式以雙肩後背為主,且體積不宜過大、重量不可過重,以不影響人員的移動為最大原則。建議可以選擇亮色與防水的款式,放置在家中或工作場所裡隨手可得的地方,旁邊另外放置鞋子、安全帽,避免逃生時腳底因碎石或玻璃割傷、或是頭部被物品擊中。
緊急避難包必備物品:
- 防災食品:飲用水(以3公升為宜)、餅乾、真空食品等乾糧。
- 保暖衣物:毛毯、輕便外套等。
- 證件影本:身分證、健保卡。
- 金錢:存摺影本與少許現金、備用鑰匙。
- 藥品:急救用品如紗布、繃帶等,以及個人緊急用藥。
- 工具:手電筒、哨子、粗棉手套。
- 嬰幼兒用品。
緊急避難包進階物品:
- 防災食品:3日份以上。
- 保暖衣物:小型睡袋、雨衣、暖暖包、換洗衣物。
- 生理用品:面紙、肥皂、溫度計、個人常備用藥。
- 工具:收音機、瑞士刀、打火機、電池、文具。
▲緊急避難包以3日份的糧食飲用水為宜,但如果背包太重,也可以先準備至少1日份的防災食物,再額外多準備進階版的防災包,等到狀況安穩下來後拿取進階避難包進入避難所長期生活。圖片來源
▲緊急避難包應每半年檢查1次,如果是家中有孩童或是老人家,建議考慮人員的負重與需求,準備個人專屬的緊急避難包。
賣場防災專區、國家防災日線上抽獎活動
響應國家防災日,自9月份起各大賣場、網路電商平台陸續設置「防災專區」,民眾可以前往專區選購防災用品與防災食品。本次推出防災專區的實體賣場包括小北百貨、大潤發、愛買、金玉堂、家樂福等,至於網路賣場包括Momo購物、東森購物、PChome、蝦皮、Yahoo奇摩購物等,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最後,鼓勵民眾落實防災觀念,政府單位也推出了一系列線上防災活動與抽獎禮品。即日起至10月31日登入「消防防災館」會員,上傳地震演練照片將可抽Dyson涼暖風扇,另外在9月30日前下載並登入「消防防災e點通」App,完成指定任務也可享有iPad抽獎機會。其他更詳細的資訊可參考消防防災館。
▲民眾前往消防防災館參與國家防災日線上活動,將可享有多項禮品的抽獎機會。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