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受到歐盟統一充電介面法案的壓力、或是蘋果自身也不再想為行之有年的 Lightning 規格與技術進行改版,蘋果在 2023 年將 iPhone 15 系列全面轉換到 USB Type-C 介面,同時又由於 USB Type-C 複雜的版本規格與標示,看似又不像蘋果透過 MFI 規範認證產品,使得許多早已習慣 Lightning 介面的消費者人心惶惶,然而蘋果從 Lightning 轉換到 USB Type-C 這件事並沒有那麼可怕、尤其是原本在添購周邊就會稍加留意的消費者,只要選擇的是通過認證且採用雙頭 USB Type-C 的線材多半都可正常使用,但另一方面如果都是習慣貪小便宜的消費者,確實是該留心。
怕甚麼,蘋果本身就是導入 USB Type-C 的先驅
▲蘋果是第一家在筆電採用 USB Type-C 的品牌,不過採用的是 Thunderbolt 規範
雖然 iPhone 是最晚採用 USB Type-C 的智慧手機,然而若從電子產品的發展,蘋果的 MacBook 卻是 PC 市場採用 USB Type-C 的先驅、雖然主要是依循 Thunderbolt 規範,故蘋果對 USB Type-C 的熟悉程度絕對不會比較差;當時蘋果為了使 Intel 平台的 MacBook Air 更為輕薄,率先使用基於 USB Type-C 的 Thunderbolt 3 介面,使機身厚度得以較使用 USB Type-A 機型縮減,同時又可透過單一纜線提供資料傳輸、充電與影像輸出。
且端看蘋果現在的裝置產品布局,也僅剩下 iPhone 是採用 Lightning (即便推出 iPhone 15 後還繼續銷售 Lightning 的 iPhone 14 與 iPhone SE ) ,包括 Mac 、 MacBook 、 iPad 等都已換上 USB Type-C 介面, USB type-C 對於原本就已經使用新一代蘋果生態系的使用者不該陌生,且倘若 USB Type-C 有根本上的問題,蘋果也不可能一路使用到現在。
USB Type-C 是甚麼、跟 USB 3.0 又是甚麼關係
對於許多使用者而言, USB Type-C 與 USB 版本的關係經常會搞得一頭霧水,以定義而言, USB Type-C 是一種介面,而 USB 版本則是內部傳輸的技術規格,但相信這種解釋方式還是難以理解,用更白話一點的類比, USB Type-C 是家電插頭的設計,而 USB 版本則是電壓,就如同使用美規雙 P 插頭的台灣、日本與美國的電壓都不同, USB Type-C 也同樣被使用在多種規格版本,包括 USB 2.0 ( Hi-Speed USB )、 USB 3 、 USB 4 、 Thunderbolt 等等。
USB Type-C 介面的設計是在蘋果推出 Lightning 之後,旨在提供更小型化、不必擔心正反插的新式介面,作為取代 microUSB 的小型通用傳輸介面;雖然 USB Type-C 推出的時間點已是 USB 3.0 問世之後,不過畢竟 USB 向來相當強調版本向下相容,自然 USB Type-C 的介面也能用於 USB 2.0 。另外,也由於 Lightning 的另一頭採用 USB Type-A 與 USB Type-C , Lightning 在與裝置的溝通協議也同樣支援 USB 2.0 ( 480Mbps )規範,不過最後也僅停留在相容 USB 2.0 的性能,所以 MFI 的 Lightning 線很威嗎?說穿了不過確保最低符合 480Mbps 傳輸性能罷了。
不過由於 USB Type-C 被 USB 產業視為後續大一統的多功能介面,除了 USB 傳統應用的數據傳輸以外,也作為影像傳輸與充電介面,而 USB-IF 雖然在定義上提供影像傳輸的選擇性功能,但至今多數的 USB Type-C 影像傳輸是透過 DisplayPort Alt Mode ( DP 相容模式),透過 DisplayPort 的訊號規範模式進行傳輸,再以 DP 訊號或轉換為 HDMI 等訊號;充電部分則主要因應如智慧手機等小型電子產品需求制訂 USB Power Delievery ( USB PD )充電規範,後續擴大到輕薄筆記型電腦,未來則進一步擴展到各種小型電子產品與電競筆電、小家電等
USB 傳輸線沒有 MFI 很可怕?但實際上還是有規範可循
▲ USB 組織重新調整品牌商標,現在透過傳輸速度與充電規格標示
對以往蘋果 iPhone 的使用者,對於改採用 USB Type-C 最大的隱憂除了 USB 規格的複雜以外,另一個就是看似不像 Lightning 產品具有 MFI 認證;不過實際上 USB 規範雖是開放的通用標準,但管理組織 USB-IF 仍制定有詳細的檢驗規範與認證標章,只是對一般消費者可能比較陌生。且即便 USB 是開放標準,但認證標誌仍不能自行掛上,若未經過認證雖可遊走在遊戲規則邊緣的「聲稱」符合標準,但一旦擅自掛上標誌就是違法了;另外,由於 USB-IF 自 USB 3.2 20Gbps 後的線材認證是針對兩端都是 USB Type-C 的線材,故若一端是 USB Type-A 、一端是 USB Type-A 的線材就要多加留意,因為 USB 20Gbps 以及以上傳輸速度的線材規範僅限採用 USB Type-C ,故若在非雙頭 USB Type-C 線材標有 20Gbps 以及以上的線材幾乎可肯定是非法標示。
▲纜線有其標示方式,未標註傳輸速度即為 480Mbps 的基礎型 Hi-Speed USB 規範線材
筆者也不諱言,以往的 USB 規格版本命名過於複雜,別說是消費者,甚至連技術從業者也會混淆;但 USB-IF 在最新的 USB4 2.0 規範公布後,重新針對命名原則與識別,現在僅以傳輸性能與允許的充電功率作為標示,現在消費者能更輕易從盒裝與線材的圖案分辨性能與規格;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合規線材僅標示 USB PD 充電功率、缺乏傳輸速度標示,這並非代表線材非合規,而是該款線材在資料傳輸僅符合 USB 2.0 ( Hi-Speed USB )規格層級,已是在 USB4 線材認證規範以外的性能,簡單舉例來說若蘋果盒裝的 USB Type-C 通過 USB-IF 規範,即會採用這樣標示方式。
適合 iPhone 的 USB Type-C 線材很難選嗎?其實一點也不
▲擔心無法合規,就選擇認證產品吧
由於 USB Type-C 線材規格繁多,加上蘋果 iPhone 15 Pro 系列還支援 10Gbps 有線傳輸,搞的許多準用戶還沒拿到手機就彷彿得了規格選擇焦慮症,但其實這些擔心多半是多餘的,嚴格來說除了要「發揮」 iPhone 15 Pro 系列的 10Gbps 規格以外,只是要「能夠正常使用」的 USB Type-C 並沒有那麼難選。
因為 iPhone 15 與 iPhone 15 Plus 的 USB 介面受限於晶片停留在等同 480Gbps 的 USB 2.0 ,現在很難有 USB Type-C 線材連 USB 2.0 合規都辦不到,只要不要選擇來路不明的線材(例如貪小便宜從夜市或網購購買的來路不明超低價線材),都能正常達到 iPhone 15 系列的標準傳輸性能;至於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雖然支援 10 Gbps ,但由於 USB 的向下相容規範,即便購買未達 10Gbps 的線材最糟糕的情況也不過是被限制在線材的頻寬上限,對一般使用者若以前的 iPhone 有線傳輸速度都能夠忍受,最糟糕的情況也就是與先前機種的有線傳輸相當。
若端看 iPhone 15 系列與 iPhone 15 Pro 系列的規格,會發現在充電項目僅提及需為官方 20W 充電器,雖然蘋果並未明確指出功率組合,但若以現行的 USB Type-C 採用的 USB PD 規格為 USB PD 2.0 規範之後,筆者推測 iPhone 15 全系列的充電組合很可能是設定在 USB PD 的 18W 規範(考慮到 PD 建議的 27W 以下僅限 5V 與 9V 規格,較有可能是 9V 2A 的組合),換言之只要是可安全通過 3A 電流規範的 USB 3.0 與 USB PD 2.0 以上以上、雙頭都是 USB Type-C 合規線材都可達到這樣的規格。然而若選擇一端是 USB Type-A 、一端 USB Type-C 線材就可能無法合規。
倘若要支援全功能的非蘋果官方線材、請選擇 USB 10Gbps 認證與 Thunderbolt 4 認證線材
如果是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的使用者,又希望能夠一條線實現最高充電效率、最高傳輸速度與影音傳輸需求,但又不想購買蘋果官方線材,筆者則建議直接從兩大類線材著手,一者是 10Gbps 認證線材,另一款則是 Thunderbolt 4 認證線材,尤其是 Thunderbolt 4 線材絕對是合乎規格且甚至支援更高規格。
▲ Thunderbolt 認證線材意味著具備完整 USB 4 功能要求,包括標準功能與選擇功能
由於 Intel 將 Thunderbolt 技術物理層提供給 USB-IF ,當前 Thunderbolt 4 與 USB 4 保有基礎的互通性,主要的區別在於 Thunderbolt 4 規範將 USB 4 的許多選配規格列為認證所需的標準,意即取得 Thunderbolt 4 認證的線材勢必也等同為最高規格的 USB 4 線材,雖然對規格最高等同 USB 3 10Gbps 的 iPhone 15 系列仍是殺雞焉用牛刀,不過畢竟市面上敢掛上 Thunderbolt 標誌的線材很難是未經認證,且扣除網拍、也比較不會出現在如夜市、雜貨賣場等通路,自然買到未認證的假線材的機率就更低。
不過最終只要不貪小便宜購買來入不明的線材,從值得信賴的管道購買合規認證線材,可正常使用於 iPhone 15 系列的 USB Type-C 線材的選擇並不會比 Mac 、 MacBook 來的嚴苛,畢竟 PC 級產品不僅充電功率更高,且傳輸介面早已大於 10Gbps 以上,要能發揮性能的線材自然就比起用於手機的更高一階。
1 則回應